俞蛟

俞蛟
  • 姓名:俞蛟
  • 别名:字清源,又字六爱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浙江山阴人
  • 出生日期:公元1751年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俞蛟(1751-?),字清源,又字六爱,号梦厂居士,浙江山阴人,生于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卒年不详。善诗文辞,能书,工画山水,与陈纫兰为书画友。俞蛟一生仕途坎坷,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他四十二岁时以监生任兴宁县典史,长期充任幕僚和佐杂小吏。生平足迹所到,北至直隶南达两广、桂林,交游见闻颇广。工文笔善绘画,性格豪爽素负才名,时人以“畸人”目之。


著有《春明丛说》上下两卷、《乡曲枝辞》上下两卷、《游踪选胜》1卷、《临清寇略》1卷、《读画闲评》1卷、《齐东妄言》上下两卷、《潮嘉风月》1卷。其中《春明丛说》、《乡曲枝辞》和《齐东妄言》主要是一些志怪故事,分别记叙了清都北京及故乡山阴等地的民间传说,内容多含神怪迷信。《游踪选胜》收有12篇游记,所记均是作者平生所曾游历之地。《临清寇略》则是记作者乾隆三十九年路过山东临清,遇上清水教教首王伦领导的农民起义,被困于危城中30日的亲身经历,详细叙述了这次起义的全过程,具有史料价值。《读画闲评》记叙了清代31位画家的事迹,并对他们分别加以品评,由于作者本人也擅丹青,故能深入地“别其宗派,论其优劣”提供了乾嘉时代极有价值的画史资料。《潮嘉风月》专述广东潮州、梅县一带的船民生活,其中用极大的篇幅记载妓女生涯,形象地展示了妓女、嫖客、鸨母之间的关系,可用作研究当时社会面貌的参考材料。这部笔记的一个特点就是文笔十分典雅古朴,在清人众多的笔记小说中独树一格,因此很受后人的喜爱。

猜你喜欢的书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

汉扬雄撰,晋郭璞解。汉时成书的《方言》集录了先秦、汉代方言,划分了方言区。璞研习音韵文字学问,“少玩雅训,旁味方言,复为之解。”给《方言》文字详加注音,随文注解,补充了大量的晋代地方方言。从而使得《方言解》成为一定历史阶段语言发展的重要资料。

橐籥子

橐籥子

橐籥子,撰人不详。似出于唐宋间。南宋《秘目》着录「橐笞子金石真宰通微论一卷」,疑即此书。今本收入《正统道藏》太清部,附《阴丹内篇》。本书言内丹法诀,分作五章:第一〈三道明真反本〉,宣称人若能以金玉填补骨髓枯竭,则可返老还童,长生久视。 第二〈五行建位泉石〉,谓金丹之道不离元气、五才,元气即水银、五才即五金,五金即黑铅。又称制伏众石乃作道之本,为丹之源。 第三〈八卦系象指明〉,以日时、月象、八卦、五行、五味、五色、雌雄等相配成图,以明金丹之道。 第四〈四序刚柔成岁〉,以四时之气运行成岁比喻炼丹火候,指示阴阳升降。 第五〈九一道备无为〉,宣称「金丹九转,必备五常,实由阴阳之所生,乃悉天地以奉之」。全篇词旨隐晦,大略以外丹术语论述内丹药物、火候。内容主要为讲天道、阴阳、五行、八卦、消息之理,以証金丹之道。认为八卦之精,系象于月,此道至大,并以月象结合卦象作六图,寓长生之道于其中。所附《阴丹内篇》以易理说解丹道。认为阳亦有阴,故坎卦内阳外阴;阴亦有阳,故离卦外阳内阴。阴丹之诀,唯采阳炼阴,销去群阴,而为纯阳之人。此书实为借易学讲解内丹之道,可作研究道教内丹学的参考材料。

星学大成

星学大成

古代星命术书。明万民英撰。三十卷。分门别类编取旧时星学家言:其一曰星曜图列;其二曰观星节要、官度主用十二位论;其三曰诸家限例、琴堂虚实;其四曰耶律秘诀;其五至其七曰仙城望斗、三辰通载;其八曰总龟紫府珍藏星经杂著;其九曰碧玉真经、邓史乔拗;其十曰光矞渊微、星曜格局。是古代星命术的集大成之作。收入《四库全书》。

保德州志

保德州志

山西地方志。清王克昌修,殷梦高纂。《保德州志》康熙四十九年 (1710)刻本。全书十二卷首一卷,首有序文、凡例、姓氏、地图、原序跋,为: 卷一因革: 建置、星野、疆域、城垣、公署、学校、街衢、都里、坊表、市集、津梁、冢墓附漏泽园;卷二形胜:形势、山川、墩寨、古迹、名胜、庙祠、寺观、祠宇、往鉴;卷三风土:风尚、礼仪、岁时、土产、祥异;卷四田赋:地粮、丁徭、税课、匠户、起解、存留附顺治十六年以后保德所丁徭起存等项;卷五圣泽:巡幸、宸翰、漕汛、蠲赈、武功、庙筭、旌表、貤封、爵命、赠恤、袭荫、养老;卷六官师:官制、名宦、职名、宪泽、署官、裁官、杂职、社师附乡约、流寓;卷七选举:荐辟、进士、举人、岁贡、恩拔、例贡、儒官、吏员、武进士、武举、武官、耆宾; 卷八人物: 孝子、忠臣、乡贤、列女、节妇、义士、技术。卷九保德所:保德营;卷十至卷十二艺文:奏疏、公移、传、赞、说、记、神道碑、墓表、墓志、祭文附杂文、诗、词、歌、赋。此编基本承袭旧志,唯增圣泽一门,合为十门。此志精审详备,义例清晰,为明代《保德州志》定本。

朝鲜佛教通史

朝鲜佛教通史

凡二册。朝鲜李能和着。大正七年(1918)刊行。记述朝鲜佛教沿革等。全书分三编。上编以编年体记述,列记高句丽时代(372~668)、百济时代(384~660)、新罗时代(528~935)、高丽时代(936~1392)、朝鲜时代(1392~1910)、朝鲜总督府时代(1911~1916),并述奉恩寺等三十一寺之寺法、寺乘、宗旨、灯规、主职、寺格等。中编记述宗派,计分三宝源流、印支渊源罗丽流、特书临济宗之渊源、朝鲜禅宗临济嫡派。其中,三宝源流分为释迦如来应化记实、三藏结集诸论纷披、传译经论撰述章疏三项;印支渊源罗丽流记述俱舍、成实、三论、摄论、涅槃、天台、法相、地论、真言、净土、律、华严、禅等十三宗;特书临济宗之渊源,记述七佛、释迦牟尼佛、第一祖迦叶尊者乃至平山处林等五十九位祖师;朝鲜禅宗临济嫡派则记太古普愚以下至青梅印悟等十四师。下编有杂项二百品题,论述出西域三千年历史乃至中央学林是选佛场等二○四项;并载录水月缘(观音圣像感化禹性海)、牧牛歌(成佛道僧渡李无能)等短篇宗教小说。本书记述明晰,并详其典据,为了解朝鲜佛教全貌之珍贵参考文献。

一切如来乌瑟腻沙最胜总持经

一切如来乌瑟腻沙最胜总持经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无量寿佛于极乐国为观自在菩萨说咒,及说成就法。能令众生生于极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