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权

- 姓名:朱权
- 别名:字臞仙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378年5月27日
- 逝世日期:1448年
- 民族族群:
朱权(1378年5月27日-1448年),明初文学家、曲学专家。字臞仙,号涵虚子、丹丘先生,自号大明奇士。明宗室,明太祖第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封为宁王。二十六年就藩大宁(今内蒙古宁城西)建文元年(1399),被削护卫。“靖难”兵起,为燕王朱棣所执,遂从。永乐元年(1403),改封南昌。朱权有材略,多智数,好文学、医学,尤善北曲。日与文学之士相往还,留心史籍,诸子百家、释老卜筮家诸作均有涉猎。卒谥献,人称宁献王。
著有杂剧12种,今仅存《大罗天》、《私奔相如》等二种。其所著《太和正音谱》不仅保留了许多戏曲史料和曲谱,也是我国第一部戏曲理论专著。撰有《琴阮启蒙》、《臞仙神隐书》、《神奇秘谱》、《太和正音谱》、《乾坤生意》、《寿域神方》、《诗谱》、《文谱》、《异域志》、《采芝吟》等此外,还有史学著作《汉唐秘史》、《通鉴博论》,曲学专著《务头集韵》、《琼林雅韵》等,堪称著作等身、涉及领域极为广泛的著名学者,在宗室中尤为佼佼者。生平事略见《明史·本传》卷一一七、《国朝献征录》卷一、《列朝诗集小传·乾集》下。
朱权又是茶文化史上著名的茶学专家。朱权撰有《茶谱》,已著录,参见《茶谱》条。其《臞仙神隐》4卷,仅有格致丛书本传世,书中保存了大量明初茶文化史料,均为亲身体验的独家记载,极为可贵。《神隐》著录了明初作者喜爱的茶具,多据其本人茶事实践中喜爱的茶具予以总结。如述茶灶,“古用铜铸”,野外则“只宜瓦炉”茶磨,以青礞石为之,有化痰妙用茶碾,“用铁为之”,“愈小愈佳”茶臼,主张用檀木制造,其有诗云:“松下捣茶惊鹤梦”茶匙,以竹为之,更佳茶瓯,“可用黑瓷,大忌青白处、饶之器”茶瓶,“瓦者最清”。均有独到见解,颇有神韵,既不同于皇家的豪华气派,也不同于一般流品,唯以益茶,即有助于茶的色香味充分发挥而匠心独运,选择使用。其述兰膏茶、脑子茶、杞菊茶、枸杞茶、擂茶的制法均自出心裁,别具一格,清幽可闻。其《摘茶》条述茶叶炒制焙干以箬叶包裹贮藏,合蔡襄《茶录》所云藏茶之法。其《试茶》条记采嫩芽现制后即临泉旋烹,自然会“不类常味”。其《收茶子》条又述茶子的采收、收藏、防冻之法,与五代韩鄂《四时纂要》所记方法如出一辙。这些均证明朱权乃是精熟茶事、稔于典故又事事实践的茶学专家,其著述远非附弄风雅的耳食之徒可比。可惜,朱权在茶文化史上的地位长期被人忽视,他是明代一流的茶学权威。
猜你喜欢的书
秃头旅馆的七把钥匙
作家马吉为了寻找新的创作灵感而远离了喧嚣的城市,在最寒冷的日子里来到了冬季停业。一片死寂的秃头旅馆,打算孤身一人在这荒凉可怖的环境中生活一段时间。然而,他错了,他非但不是孤身一人,还有风度的绅士、迷人的小姐、居高位的市长、失意的商人竞争先恐后出现在秃头旅馆,最后,死神也来了……
人类命运攸关的时刻
没有一个艺术家平日一天二十四小时始终是艺术家的,艺术家创造的重要的一切,恒久的一切,总是只在罕有的充满灵感的时刻完成的。我们视为古往今来最伟大的诗人和表演家的历史亦复如此,她绝不是不息的创造者。在这歌德敬畏地称之为“上帝神秘的作坊”的历史里,平淡无奇、无足轻重之事多如牛毛。这里,玄妙莫测、令人难忘的时刻至为罕见,此种情形,在艺术上、生活上也是随处皆然。她往往仅仅作为编年史家,漠然而不懈地罗列一个个事实,一环又一环地套上那纵贯数千年的巨大链条。因为绷紧链条也要有准备的时间,真正的事件均有待于发展。
全后汉文
《全后汉文》是清人严可均所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之一集,106卷,是一部后汉文章总集。其对于研究后汉一代的历史、文化、文学的重要价值,已为学界广泛肯定。
杨氏易传
南宋杨简撰。二十卷。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刘日升、陈道亨刻本。此书前十九卷解说《周易》经传,第二十卷皆泛论《易》学之语。全书大旨,乃以心性之学解《易》,与王宗传《童溪易传》并为宋代“援禅入《易》”之代表作。《四库全书提要》指出:“朱彝尊《经义考》载《慈湖易集》十卷、又《已易》一卷,书名、卷数皆与此本不合;所载《自序》一篇,与此本卷首题语相同,而无其前数行,亦为小异。
反离骚
辞赋。西汉扬雄作。《汉书》见载。或称《反骚》。《汉书·扬雄传》引其“自序”言:扬雄每读屈原文“未尝不流涕……乃作书,往往摭《离骚》文而反之。自㟭山投诸江流以吊屈原,名曰《反离骚》。又旁《离骚》作重一篇,名曰《广骚》。又旁《惜诵》以下至《怀沙》一卷,名曰《畔牢愁》。”后两篇已佚,《反离骚》独存。此文为扬雄早期之作品,写于阳朔元年(前24)尚居蜀时。文章模拟《离骚》之形式及词汇,表明了作者对屈原之态度:一方面同情屈原遭遇之不幸,受浊世陷害,为佞人小臣所谗。另一方面又批评屈原,谴责其未及早发觉楚王之昏暗,自丧芬芳,终于“投江而死”。扬雄认为:“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遇不遇命也,何必湛身哉!”(《汉书·扬雄传》)作者给屈原提个代称,说他是“湘累”。《汉书》颜师古注引李奇曰:“诸不以罪死曰累……屈原赴湘死,故曰湘累也。”扬雄虽承认屈原“竭忠诚以侍君”,但他早该“知众嫭之嫉妒兮,何必扬累之蛾眉”。故作者主张屈原当与“神龙之渊潜”一般,“俟庆云而将举”。对屈原最后决定自杀,作者说:“蹠彭咸之所遗”(投江而死),这是“弃由聃之所珍”。由为许由,聃为老子,皆为古代隐士。作者谴责屈原投江而死,不如二人隐德自珍,全身远祸,这些都反映了他思想的局限性。《反离骚》艺术成就不高,刘勰说“极思功寡”(《文心雕龙·哀吊》),诚为实论。
胜饮编
郎廷极撰。郎廷极字紫衡、又字紫垣,号北轩,汉军镶黄旗广宁 (今辽宁北镇)人,是山东巡抚郎永清之子,自幼聪颖,十九岁时开始步入宦途,初任江苏江宁府同知,1705年授江西巡抚,任期达七年之多。他长期任江西巡抚并十分关注景德镇瓷业,致使制成一种被人称之为“郎窑”的瓷器。由十他十分热心于瓷业,遂将自己的文集定名为《陶人心语》。著有《集唐要法》一卷、《文庙从祀先贤先儒考》一卷、《师友诗传录》、《北轩集》等。《胜饮编》是一部杂纂之作,是杂辑有关经史书籍中以酒为内容的语句,汇辑成编,取“不饮而胜于饮”之意,以定书名。书凡十八卷,依次为“良时”、“胜地”、“名人”、“韵事”、“德量”、“功效”、“著撰”、“政令”、“制造”、“出产”、“名号”、“器具”、“箴规”、“疵累”、“雅言”、“杂记”、“正喻”、“借喻”。每卷内各有子目。杂录历代有关酒的人物、故事、物品、习俗、著作等,内容颇丰。有《粤雅堂丛书》及《笔记小说大观》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