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权

朱权
  • 姓名:朱权
  • 别名:字臞仙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378年5月27日
  • 逝世日期:1448年
  • 民族族群:

朱权(1378年5月27日-1448年),明初文学家、曲学专家。字臞仙,号涵虚子、丹丘先生,自号大明奇士。明宗室,明太祖第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封为宁王。二十六年就藩大宁(今内蒙古宁城西)建文元年(1399),被削护卫。“靖难”兵起,为燕王朱棣所执,遂从。永乐元年(1403),改封南昌。朱权有材略,多智数,好文学、医学,尤善北曲。日与文学之士相往还,留心史籍,诸子百家、释老卜筮家诸作均有涉猎。卒谥献,人称宁献王。


著有杂剧12种,今仅存《大罗天》、《私奔相如》等二种。其所著《太和正音谱》不仅保留了许多戏曲史料和曲谱,也是我国第一部戏曲理论专著。撰有《琴阮启蒙》、《臞仙神隐书》、《神奇秘谱》、《太和正音谱》、《乾坤生意》、《寿域神方》、《诗谱》、《文谱》、《异域志》、《采芝吟》等此外,还有史学著作《汉唐秘史》、《通鉴博论》,曲学专著《务头集韵》、《琼林雅韵》等,堪称著作等身、涉及领域极为广泛的著名学者,在宗室中尤为佼佼者。生平事略见《明史·本传》卷一一七、《国朝献征录》卷一、《列朝诗集小传·乾集》下。


朱权又是茶文化史上著名的茶学专家。朱权撰有《茶谱》,已著录,参见《茶谱》条。其《臞仙神隐》4卷,仅有格致丛书本传世,书中保存了大量明初茶文化史料,均为亲身体验的独家记载,极为可贵。《神隐》著录了明初作者喜爱的茶具,多据其本人茶事实践中喜爱的茶具予以总结。如述茶灶,“古用铜铸”,野外则“只宜瓦炉”茶磨,以青礞石为之,有化痰妙用茶碾,“用铁为之”,“愈小愈佳”茶臼,主张用檀木制造,其有诗云:“松下捣茶惊鹤梦”茶匙,以竹为之,更佳茶瓯,“可用黑瓷,大忌青白处、饶之器”茶瓶,“瓦者最清”。均有独到见解,颇有神韵,既不同于皇家的豪华气派,也不同于一般流品,唯以益茶,即有助于茶的色香味充分发挥而匠心独运,选择使用。其述兰膏茶、脑子茶、杞菊茶、枸杞茶、擂茶的制法均自出心裁,别具一格,清幽可闻。其《摘茶》条述茶叶炒制焙干以箬叶包裹贮藏,合蔡襄《茶录》所云藏茶之法。其《试茶》条记采嫩芽现制后即临泉旋烹,自然会“不类常味”。其《收茶子》条又述茶子的采收、收藏、防冻之法,与五代韩鄂《四时纂要》所记方法如出一辙。这些均证明朱权乃是精熟茶事、稔于典故又事事实践的茶学专家,其著述远非附弄风雅的耳食之徒可比。可惜,朱权在茶文化史上的地位长期被人忽视,他是明代一流的茶学权威。

猜你喜欢的书

骨董十三说

骨董十三说

一卷。明董其昌撰。是编首言“骨董”字义,进论其本义、类别及其见识与杂说,实为骨董概说书。若以内容而别,可分十七则。系董氏临平湖(在浙江余杭县临平山东南)舟行途中所撰,天启元年 (1621) 成编。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杨文斌刊行。有 《静园丛书》本、《美术丛书》本。

清代学术概论

清代学术概论

清末思想家、政治家梁启超总结清代学术源流的著作。全书不列章节,分为33部分。主要记述清代前半期之 “考证学” 与后半后期 “今文学” 。前半期又分为启蒙期与全盛期; 后半期又分为蜕分期与衰落期。认为启蒙期运动之代表人物为顾炎武、胡渭、阎若璩。他们力矫王守仁学派空虚之弊,教学者摆脱宋明理学之羁绊,直接反求之于古经。有1921年商务印书馆排印本。作者以进化发展的观点,以思潮与人物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概述了从明末到20世纪初200多年间学术思想的发展。书中把清代学术思想的发展划分为四个时期。明末清初为启蒙期,代表人物有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颜元、阎若璩、胡渭等,学术特色在于批判宋明理学的空疏无用,倡导贵创、博证、致用的新学风。

黄庭内景玉经注

黄庭内景玉经注

金刘处玄注。刘处玄、金时人,北七真之一。述坎离铅汞之术。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八十卷。清纳兰性德(1655—1685)编。相传其稿出自陆元辅,性德死后,徐乾学刻入《九经解》,才取性德的名字。性德原作成德,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十四年(1675)进士。官至乾清门侍卫。有《纳兰词》,《通志堂集》等。此书将宋代陈友文《大易集义》,方闻一《大易粹言》二书合编为一。陈友文书本六十四卷,所收集的诸儒之说共十八家,加之没有姓名者两家。《粹言》原书七十卷,所收集的前人《易》说共七家。用二书校对,除却重复者以外,《集义》、《粹言》引用的实际上至多只有十一家。《粹言》有《系辞》、《说卦》、《序卦》、《杂卦》。而《集义》则到上经下经为止,故所引未能全备。性德从十一家书中择取其论《系辞》各传,补充所缺内容,与《粹言》合为一编。又删去繁复芜杂之处,勘成此书。今《粹言》尚有传本,《集义》则流播较少,幸赖此书而存其大概。书中理数并陈,不专主一说,宋儒微义,实际已略备于此。李衡删房审权之书,俞琰钞李心传之说,并以取精撷要,有胜原编。此书之作,其功劳亦相差不远。收入《四库全书》,有通志堂本。

尊胜佛顶修瑜伽法轨仪

尊胜佛顶修瑜伽法轨仪

凡二卷。唐代善无畏译。说明念诵尊胜陀罗尼之仪则。又称尊胜佛顶真言修瑜伽法轨仪。略称尊胜仪轨。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本书凡十二品,内容包括除灾、增益等四种念诵法、净法界三摩地法、五轮三摩地法、护身结界法之金刚三昧耶与降三世明王之印真言、尊胜陀罗尼、尊胜曼荼罗及大坛曼荼罗之画法等。于其中,第六尊胜佛顶修瑜伽本尊真言品所说之三十四种成就法,与若那所译佛顶尊胜陀罗尼别法所说三十八法之前三十四法、佛顶尊胜陀罗尼真言中第三念诵尊胜别行法之说皆相同。依近代学者之说,此三十四成就法可能为后世所增窜者;又本书或为喜无畏所撰集,一般以为善无畏所译,似应存疑。另有一说,谓善无畏即是喜无畏。此外,本书之传于日本者,或题为‘尊胜佛顶真言修瑜伽经’,或题为‘尊胜佛顶修瑜伽仪轨’,其内容均雷同。

分别布施经

分别布施经

一卷,赵宋施护译。为中阿含瞿昙弥经之别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