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原冬嗣

- 姓名:藤原冬嗣
- 别名:
- 性别:男
- 国籍:日本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775
- 逝世日期:826年
- 民族族群:
藤原冬嗣(775-826年),是平安时代初期的公卿、诗人,藤原北家右大臣内麻吕次子。他才华横溢,文武兼备,宽容待人,被誉为器局温强、识量弘雅。他曾担任过左大臣和最高官位太政大臣,被尊称为闲院大臣。他还是一位优秀的将领和诗人,被誉为平安时代的文化名人。
延历末,历左右卫士尉。大同中,叙五位下,为春宫亮,兼侍从,进从四位下中务大辅。弘仁初,始置藏人头,冬嗣与巨势野足同为头。历兼春宫大夫、式部大辅,进从四位上,拜参议,迁兼左卫门督,复为春宫大夫。岁馀,遭父丧职去。顷之,起复本官,叙正四位下,兼左近卫大将。帝尝幸其第,饮讌赋诗,驩甚,进冬嗣从三位,授妻藤原美都子从五位下。寻兼近江守,为权中纳言,兼陆奥出羽按察使,转大纳言。十二年,拜右大臣,仍兼大将,累进正二位。天长初,上意见三条。一日:「择良吏。臣闻:『登贤委任,为化之大方;审官授才,经国之要务。』今诸国牧宰,或欲祟修治化,树之风声,则拘於法律,不得驰骛。郡国弥瘁,职此之由。伏望,妙简清公美才,以任诸国守介。其新除守介,则特赐引见,劝谕冶方,因加赏赐。既而政绩有著,加增宠爵。公卿有阙,随即擢用。又反经制宜,勤不为已者,将从宽恕,无拘文法。」二曰:「遣巡察使。古者分遣八使,巡行风俗,考牧宰之治否,问人民之疾苦。所以宣风展义,举善弹违。望量遣使者,考其治否。」三曰:「顺时令。人主发施号令,必奉天时。十二月得其时,则阴阳和而终始成也。伏望政化所施,不违时令。则风雨庆候,灾害不生。」帝嘉纳焉。进左大臣。三年,薨,时年五十二。赠正一位,称闲院大臣。
冬嗣置施药院,收养亲族贫乏者。又置劝学院,教授子弟。拆封户一千户,及买田给之。薨后,民欠输纳,院禀不继。承和中,子良房与族人绪嗣等,上书诉之。诏依所请。冬嗣尝奉敕撰弘仁格,及内里式。又监修国史,未成而薨。文德帝即位,以外祖父,追赠太政大臣。夫人美都子正一位。诏曰:「贵德重亲,前王之令图;悼往饰终,有国之通典。朕外祖父左大臣正一位藤原朝臣,风标秀上,器宇凝深。德为时宗,位居朝栋,至忠报国,世异名新。遗爱在人,身徂德盛。外祖母尚侍从三位藤原氏,自家刑国,以孝率忠,嫔规缛於采苹,母则贤於大似。春花早落,翫流芳而有馀;石火不留,继残焰而仍照。朕寓形苫壤,沃思鼎湖。至哀之馀,怀夫亲懿。况国宪有恒,祟班攸归。宜加宠章,式光拱木。」子长良、良房、良相、良门、良仁、良世。良房自有传。
藤原冬嗣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红楼梦魇
古典文学研究专著,张爱玲著。台湾皇冠杂志社1977年出版。本书内容有:《红楼梦未完》、《红楼梦插曲之一——高鹗,袭人与畹君》、《初详红楼梦——论全抄本》、《二详红楼梦——甲戍本与庚辰本的年份》、《三详红楼梦——是创作不是自传》、《四详红楼梦——改写与遗稿》、《五详红楼梦——旧时真本》、书前冠有作者的《自序》。
登记
短篇小说。赵树理著。初载《说说唱唱》1950年第6期。小说写的是农村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主的故事。艾艾与小晚、燕燕与小进是两对自由恋爱的青年,他们的婚姻遭到村公所民事主任、区政府王助理员及老一辈农民的反对。他们勇敢地同自私自利的封建残余、新政权中的官僚主义及家长的包办婚姻作斗争。在新的婚姻法的支持下,这两对青年终于取得了婚姻的自由。作品通过艾艾与其母亲小飞娥的婚姻对比,鲜明地展示了两代妇女在婚姻恋爱问题上的不同命运,赞扬了新社会妇女的精神面貌。作品用讲故事的手法,以罗汉钱作为情节发展线索,环环紧扣,引人入胜,结尾富有喜剧色彩,具有浓厚的民族生活气息。曾以《罗汉钱》为名改编成多种戏曲。
扬州十日记
《扬州十日记》是明末王秀楚所写关于清兵在扬州屠城的一本约八千字左右的史书。明弘光元年四月(清顺治二年,1645年(乙酉年)),南明兵部尚书史可法督率扬州军民抗御清军的守卫战失败以后,清军对扬州城内的人民展开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当时的幸存者王秀楚所著《扬州十日记》中记载屠杀共持续十日,故史称此事件为“扬州十日”,此劫扬州死难八十万人。清代列入禁毁书目。
三国典略
唐丘悦撰。三十卷,一作二十卷。以关中、邺都、江南为三国区域,分别记述起自西魏,迄于北周事迹,并兼及东魏、北齐、梁、陈四朝。宋代已仅存前十九卷。后散佚。
释氏蒙求
凡二卷。清代灵操撰。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八册。仿后唐李翰所编蒙求一书,以四言韵语记述汉魏以来佛教高僧之事迹,以利童蒙记诵。卷上为‘摩腾入汉,僧会来吴,慧则石瓮,宝意铜壶’以下共一一八句,卷下‘琳祐会郊,可育面壁,法开善医,昙迁妙易’以下共九十六句。卷末附跋述其旨趣,志在勉诱后进童儒,继承圣贤行迹。
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圆集要义释论
三宝尊菩萨造 大域龙菩萨造本论 宋 施护等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