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璐

戴璐
  • 姓名:戴璐
  • 别名:字敏夫,号菔塘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浙江归安(今湖州)人
  • 出生日期:1739
  • 逝世日期:1806
  • 民族族群:

戴璐(1739-1806),清诗文家。字敏夫,号菔塘,又号吟梅居士。浙江归安(今湖州)人。 乾隆二十五年(1760)举人,二十八年进士。历官工部主事、郎中,湖广道御史,给事中,鸿胪、 光禄、太常三寺少卿,太仆寺卿。博闻强识,能 承其家学。居京四十年,贤士大夫多与相交。所作诗“风华典丽”(《湖州府志》),袁树以为“音节近唐人”(袁枚《随园诗话》)。著有《秋树山房集》、《石鼓斋杂记》、《秋树山房诗稿》、《藤阴杂记》及《吴兴诗话》。生平事迹见姚鼐《太仆寺卿戴公墓志铭》、《两浙轩续录》。

戴璐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古清凉传

古清凉传

二卷,唐释慧祥撰,约成书于调露元年(679)以后,为一部最早记载佛教圣地五台山(清凉山)的史传。以作者亲身见闻记述了该山的命名、地理环境、名胜古迹、高僧信士登临、佛菩萨显化故事等,可看作一部五台山导游书。后来有北宋僧延一予以扩充,撰成《广清凉传》。《华严经·菩萨住处品》:“东北方,有菩萨住处,名清凉山。过去有菩萨,常于中住;彼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有一万菩萨,常为说法。”中国佛教徒认为山西五台山即为文殊师利菩萨所在的清凉山。

隋唐佛教史稿

隋唐佛教史稿

汤用彤著。原为作者于二十年代末至三十年代初在中央大学及北京大学授课讲义,后由汤一介整理校定,1982年中华书局出版。全书五章,分别为“隋唐佛教势力之消长”、“隋唐传译之情形”,“隋唐佛教撰述”、“隋唐之宗派”、“隋唐佛教之传布”。书末附有隋唐佛教大事年表和五代、宋元明佛教事略。书中叙述了隋唐时期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情况,注意佛教的发展与社会政治之关系。并详细叙述了隋唐时期佛经的翻译、中国僧人的著述以及各宗派的发展情况。还将隋唐佛教与魏晋佛教作了比较研究,归纳出隋唐佛教具有统一性、国际性、自主性、系统性四个特点。收入《汤用彤论著集》之二。

三事忠告

三事忠告

《牧民忠告》、《风宪忠告》及《庙堂忠告》三书之合称。元张养浩撰。《牧民忠告》系任县令时著,二卷,分拜命、上任、听讼、御下、宣化、慎狱、救荒、事长、受代、居闲十章。《风宪忠告》为任御史时著,一卷,分自律、示教、询访、按行、审录、荐举、纠弹、奏对、临难、全节十篇。《庙堂忠告》为任参议中书省事时著,分修身、用贤、重民、远虑、调变、任怨、分谤、应变、献纳、退休十篇。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黄士宏合三书为《为政忠告》,有《四部丛刊三编》本。宣德六年(1431)李骥重刻,改名《三事忠告》,有《贷园丛书》本。

珍席放谈

珍席放谈

宋代笔记。2卷。高晦叟著。高晦叟仕履无可考。此书所记为朝廷典章制度沿革损益,及士大夫遗闻轶事。上自宋太祖,下及宋哲宗时事。有关时政议论,倾向王安石。所记名流轶事,往往为本传所未祥,可补史文之阙。今本系清人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分为上下二卷。有《四库全书》本、《函海》本、 《榕园丛书》本等。

周易参同契释疑

周易参同契释疑

周易参同契释疑(原题俞琰),宋末元初学者俞琰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书摘录《参同契》诸版本中异字异词或词句颠倒之处,相互参校考释,判明正误。所校诸版本除彭晓、朱熹、张伯端、詹谷、刘永年、王保义、陈致虚等人注本之外,亦有不标出外之佚本。大抵贬彭晓而推崇朱熹。

四分律搜玄录

四分律搜玄录

四分律搜玄录,二十卷,唐志鸿撰述,澄观序,内题搜玄录,解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录,存卷一、二,附残册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