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据

- 姓名:薛据
- 别名:
- 性别:男
- 朝代:南宋
- 出生地: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薛据(生卒年不详),南宋辑佚学家。字叔容,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其父薛疑之为杨时弟子,因家学渊源,有志于学。淳祐间,台省交荐,赐出身,官至浙东提举常平。撰《天保采薇末议》2卷,又采诸子百家、稗官纬纪之书,辑成《孔子集语》20卷,摭拾古今辅相经略开济之业迹,为《宅揆成鉴》22卷。景定元年(1260),刘克庄等上之于朝,诏付秘书省。
薛据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范文正集
原名《丹阳集》,一名《范文正公文集》。诗文别集。北宋范仲淹(989—1052)撰。二十卷,别集四卷,补编五卷。仲淹字希文,幼二岁而孤,母改嫁朱氏,从其姓,名说,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举大中祥符进士,始还姓更名。晏殊荐为秘阁校理。曾官吏部员外郎、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参政知事。任职时,正直敢言,察民疾苦。曾同富弼、欧阳修等向仁宗建议改革官制、重视农桑等十事。因被谗,于赴颖州途中病死。谥文正,世称范文正公。是编元祐四年(1089)成书,苏轼为之序。含赋二卷,诗三卷,议、颂、记、书五卷,祭文、碑铭、墓表等五卷,表状五卷。计收诗赋二百六十八首,杂文百六十五篇。《别集》四卷,乃綦焕于淳熙十三年(1186)校定旧刻时续辑,含诗一卷,赋二卷,序一卷。计收诗文三十七篇。《补编》五卷,为清康熙中仲淹裔孙能濬搜辑,收奏议、序等一卷,制词一卷,题跋一卷,碑记、祭文二卷。仲淹工于诗、词、散文,其作品多有丰富政治内容。著名的《岳阳楼记》,抒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抱负,文中多用四言,杂以排偶,铺叙藻饰,写景壮丽,为历代传诵。其词赋亦境界壮阔,风格苍凉,突破了唐末五代词之绮靡风气。有《四库全书》本,《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四部丛刊》影明本(题名作《范文正公文集》)。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
陈寅恪先生所作《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共两篇,第一篇是冯著上册的审查报告,作于1930年,第二篇为冯著下册而作,时间是1933年。两篇文章拢共三千字,但内容极精要,涉及中国思想史、文化史和中国历史研究的许多重大问题,可以视做寅恪先生治中国学问的思想纲要和心得总结。就中包含的学术观念和方法论,不仅“可以转移一时之风气”,而且能“示来者以轨则”! 。
怡堂散记
医话。清许豫和撰。二卷。豫和有《小儿诸热辨》已著录。是书乃就平日所集读书心得、诊治杂记整理而成。刊行于乾隆五十年(1785)。约三万言。卷上论述风痰、惊风发搐、发热不退、吐泻、时痢等儿科证治,并附医案三十余则,以惊风、温热证治为多,对妇科等成人疾病亦有论述。并论医家必读全经始知治法、诊治杂言等。卷下载秋伤于湿辨、肝藏魂肺藏魄、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等篇阐述医理。所论与临证密切结合,遵《内经》、《伤寒论》之经旨,对儿科证治尤多阐发。有嘉庆二年(1797)刊本,同治十一年(1872)重刊《许氏幼科七种》本。
推求师意
医论。明戴思恭 (1324—1405)撰,汪机编。二卷。思恭有 《秘传证治要诀》 已著录。本书所论均本于其师朱震亨之意,予以推求阐发,发其未竟之意,故名。成书于正统八年 (1443)。卷上有论述消渴、喉痛、疝、肠痈等二十七种病证,卷下有论述大风、痛风、内伤、小儿脉、安胎、恶阻等三十一种病证。包括内、外、喉、妇、儿科之病证。对各类病证的病因、病机、治法的论述,均本于朱氏之意,参以己见,予以发挥。对朱氏临证以“阳有余阴不足”立论,而重在养阴的学术观点,分析透彻。对后来汪机的 “营卫论”有一定影响。本书世无传本,嘉靖中汪氏于歙县得其本而抄录,予以编次,并提书名。由其门人陈桷校刊。有嘉靖十三年 (1534) 陈桷刊 《汪石山医书七种》本。
持咒仙人飞钵仪轨
持呪仙人飞鉢仪轨,一卷,唐不空拔出,尾题飞鉢仪轨,日本道觉题记,龙肝题记。
度诸佛境界智光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法林菩提光明宫殿,大功德所造,能令见者生大欢喜。无量功德莲华之像师子高座,佛在其上,正遍知意清净,无等正行,到诸佛等法心无障碍,到不退法,不舍无边佛事,安住不可思议,向无相法,三世平等,身满世界知法无疑,一切智身智慧无量,诸大菩萨之所受持,已到诸佛无等禅那,究竟满足得解脱智,大慈大悲转于法轮,究竟无边有色身。 及余比丘众六万二千,其名曰:舍利弗、摩诃目揵连、摩诃迦葉、阿[少/兔]楼驮、须菩提、迦旃延、摩诃劫宾那、离婆多、难陀、那提迦葉、伽耶迦葉、分那弥多罗尼子、伽梵钵底、周利般特、蹋腊骠末利至、迦提罗尼伽、准陀、摩诃俱絺罗、罗睺罗、阿难陀,如是等六万二千众,一切定一切行,等入诸法性,无住无依,度诸烦恼,入佛法界,随从一法,向一切智,不舍一切智道,乐一切智不退,已到毗婆舍那第一波罗蜜,已生诸方便境界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