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布罗斯·比尔斯

- 姓名:安布罗斯·比尔斯
- 别名:
- 性别:男
- 国籍:美国
- 出生地:俄亥俄州
- 出生日期:1842年6月24日
- 逝世日期:1913年或之后
- 民族族群:
安布罗斯·葛温奈特·比尔斯(英语:Ambrose Gwinnett Bierce;1842年6月24日-1913年或之后)美国小说家。生于俄亥俄州一个农民家庭。他参加过南北战争。战后,几乎是全靠自学成材的。他开始从事新闻事业,当记者和编辑。他在旧金山当专栏作家时写的文章,不仅情趣横溢、语言辛辣,而且多是暴露私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伪善和愚蠢行为的。在十九世纪末叶和二十世纪初叶,他在美国新闻界是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比尔斯文学方面的成就主要是短篇小说,也写了一些诗歌。短篇小说集《士兵和平民的故事》(1891),翌年再版时改名为《在生活中间》,汇集了他的短篇小说的精华,他在其中的一些篇中熟练地运用了悬念和巧合等写作手法。他后来的作品还有《这样的事会发生吗?》(1893)和《魔鬼的词典》(1911)等。从某种意义上讲,比尔斯是一个奥斯卡·王尔德式的人物,受欧洲放荡不羁的艺术家的影响,作品阴冷奇谲,反映了他的愤世嫉俗的人生态度,内容涉及的面较窄,缺乏深度,称不上是一位大作家。但作为一个敢于讥讽时弊的记者和短篇小说家,他在美国文学史上还应当占有一定的地位。
安布罗斯·比尔斯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直隶河渠志
山水志。清陈仪撰。一卷。仪有《陈学士文钞》已著录。是编乃其经理营田时所作。实为陈氏所撰《(雍正)畿辅通志》之《河渠志》。 《四库全书提要》所收《直隶河渠志》即此书。记事止于雍正八年,约一万四千字。书中详记渤海、海河、卫河、白河、淀河、东淀、永定河、清河、会同河、千里长堤、滹沱河、还乡河、七里海等二十六条直隶水系,述其地理位置、脉络原委及诸水水患、治理情况。所载着重当时形势,略于沿革考证,尤详陈治河利病,提出治直隶之水,以扩达海之口,和减入口之水的主张。颇具水利史料价值。有《畿辅河道水利丛书》本。
绘事备考
八卷。清王毓贤撰。王毓贤生卒年不详,字星聚,镶红旗汉军三韩 (今内蒙古喀喇沁旗)人。官湖广按察使,一说贵州布政使。陈鼎 《留溪外传》记狱吏汪金章事,曾提及王毓贤,称其勤于吏治,案无留牍。可见其颇有吏才。但王毓贤公余之暇,亦作书画,留心赏鉴,此书即是康熙三十年(1691)官按察史时所作。此书内容是论画及记画人。卷一总论,有画法、笔意、赏识、优劣、楷模、服饰、藏弃、道释、人物、蕃族、龙鱼、兽畜、草虫、花鸟、疏果、墨竹、宫室、山水、制作装潢、格式等二十一目。大都撮录以往诸家。卷二至卷八则取古来画家姓名、事迹,按时代排列,从轩辕至隋为一卷,唐为一卷,北宋为一卷,因其家数繁多,所以卷中又分上、中、下三子卷。南宋一卷。辽、金、元为一卷。明一卷。总为八卷,合子卷之数,实为十卷。所记体例是:每人各立小传,以诸书所载传世名迹附于其人之后。基本是以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夏文彦《图绘宝鉴》为蓝本,增广其所未备,搜辑颇详。此书虽仿张、夏二家之旧例,但书中因时类叙,一览可知,又削除繁冗,易于寻讨,所以虽多取于旧文,仍不可视为递相重复之作。较之前代李嗣真、释彦宗、刘道淳之流的时代混淆、难于核查者,实胜一筹。当然,此书亦有数处失误,如辽代常思言,画品人品并高,见于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中,以往诸书皆无其名,此书亦缺载,是其不该之漏。还有,明代画家仅据韩昂《图绘宝鉴续编》至正德年间而止,嘉靖以后王毓贤本可续添而不续添,是为不该缺而缺。此书主要版本有:康熙年间刊本、康熙金阊大雅堂刊本。
金箓解坛仪
金箓解坛仪,原不题撰人。从内容文辞看应出于宋代,盖亦为北宋杨杰、张商英等人改编修定金箓斋仪之一。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此仪用于金箓斋即将完毕时,解散坛席、言功宣奏。其行仪节次有礼师存念、宣五方神咒、鸣法鼓、请称法位、礼方、忏悔、三启、宣表、回将牒、焚化、十二愿、存神烧香等。
丰收
短篇小说。叶紫著。写于1933年5月。初载1933年6月《无名文艺月刊》创刊号。收入短篇小说集《丰收》(1935年8月上海容光书店初版)。它是叶紫的处女作和代表作。作品主人公云普叔是个勤劳淳朴、安贫知命的农民。在连年兵灾天旱中,老父幼儿饥饿惨死,卖屋卖女,一家人挣扎在死亡线上。但他毫无怨尤,相信勤耕可换得温饱,不分日夜地带领全家抗旱防洪,终于盼到一个罕见的丰收年。谁知谷价猛跌,地主豪绅乘机重利盘剥,反动政府用各种苛捐杂税敲榨勒索,到手的丰收果实终被劫掠一空。血泪现实使他开始醒悟,认识到只有支持儿子去参加抗租斗争才是生路。小说真实地反映旧中国农村的悲惨景象,揭示了残酷的阶级压迫和剥削必然导致农民的迅速觉醒和反抗。作品以深刻的思想力量和动人的艺术形象鲜明地揭示了:农民如果要摆脱地主的剥削和压迫,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组织起来进行斗争的唯一途径。鲁迅曾将《丰收》收入他主编的《奴隶丛书》,并为之作序。茅盾也撰文指出它“展开了农事的全场面”,“是一篇精心结构的佳作”。(茅盾《几种纯文艺的刊物》)
嘉靖以来首辅传
八卷。明王世贞 (1526—1590)撰。王世贞,字元美,自号凤洲,弇州山人,太仓 (今江苏省太仓县)人。明嘉靖年间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其学问渊博,为明前七子之首,主持文坛二十年之久,主张文必西汉,诗必盛唐,大历以后书勿读。一生著述丰富,有《弇山堂别集》、《弇州山人四部稿》等。《嘉靖以来首辅传》记载明世宗、穆宗、神宗三朝阁臣事迹。明太祖罢设丞相,至嘉靖始委政内阁,内阁为实际的执政机构,其首辅(首揆),即首席大学士,于政尤为重要。《嘉靖以来首辅传》所记从杨廷和到申时行都以首辅为主,间附其他阁臣事迹,故名。该书记录详细可信、次第得当,从中可见明中后期的官制和政治情况,足与正史相参证,为明代重要史料。该书现存有明万历四十五年茅元仪刻本,收《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清张海鹏《借月山房汇抄》本,1920年上海博古斋影印清张氏嘉庆刻本,《四库全书总目》载有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四分律拾毗尼义钞科
四分律拾毘尼义钞科,一卷,宋元照录,内题拾毘尼义钞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