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宁

- 姓名:蒲宁
- 全名:伊凡·亚历克塞维奇·蒲宁
- 性别:男
- 国籍:俄国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870年10月10日
- 逝世日期:1953年11月8日
- 民族族群:
伊凡·亚历克塞维奇·蒲宁(Иван Алексеевич Бунин,1870年10月10日~1953年11月8日),俄国作家。生在沃罗涅什一个破落贵族家庭,无力读完中学,不得不自力谋生,当过校对员、统计员和图书馆员。1887年发表第一首诗《在纳德松的坟头》,1891年出版第一部作品《诗集》。早期的诗歌以描写乡村自然景色见长,情调哀惋,意境幽深。诗集《露天集》(1898)曾得到高尔基的好评,《落叶集》(1901)荣获普希金奖金。早期的小说篇幅短小,也多以贫穷落后的乡村生活为题材。1899年结识高尔基,并且为他主持的“知识”出版社撰稿,从此开始创作的繁荣时期。先后写了《安东诺夫斯克苹果》(1900)、 《松林》(1901)、 《新路》(1901)、《黑土》(1904)等短篇小说和《旱溪》 (1911)、 《乡村》(1910)等中篇小说。1905年革命失败后,蒲宁离开了进步文学界,1909年被选为俄国科学院名誉院士。斯托雷平反动时期出国旅行,扩大了创作题材,在《旧金山来的先生》(1915)、《兄弟们》(1914)等小说中揭露了资本主义文明和殖民主义的罪恶。蒲宁对十月革命采取了敌对态度,于1920年逃亡法国。30多年的流亡生涯中,写了200多篇短篇小说和自传体长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1930),以及大量回忆录作品。这个时期的创作多以死亡和悲剧性爱情为主题,情调悲凉,表现了由于失去年华和远离故国而产生的绝望情绪。其中有些作品显示了作家高超的艺术技巧,如《米佳的爱情》(1925)、《骑兵掌旗官叶拉庚的事业》(1927)、《幽暗的林间小径》(1943)等。蒲宁于193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最后以83岁高龄客死异乡。
蒲宁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太上三元法
全称《太上大道三元品诫谢罪上法》。道教书。记载三元日谢罪条例。据《唐六典》卷四“祠部郎中”:“(道士有)三元斋: 正月十五日天官为上元,七月十五日地官为中元,十月十五日水官为下元,皆法身自忏愆罪焉。”收入《道藏》第一百九十二册。
孟祥英翻身
现代短篇小说。赵树理著。华北新华书店1945年3月初版,列入“晋冀鲁豫边区文艺创作小丛书”,内收《序》1篇。1946年9月华中新华书店再版,列入“大众文库”,改收《作者的话》1篇。作品是根据抗战时期的真人真事写成的。小说描写孟祥英9岁时死了爹娘,长大嫁到牛家,忍受着婆婆和丈夫蛮横的压迫和残酷的摧残,满肚子苦水“没伸冤的机会”,曾经“两次寻死,都没得死了”。1942年,村里来了工作员组织妇救会,因她“说话把得住理”,被推选当上了主任,经过曲折的斗争,终于获得新生。孟祥英响应政府号召,克服困难,带领妇女采野菜度荒,工作成绩突出,被选为劳动英雄。作者在《序》中写道,这篇作品本来准备写成“生产度荒英雄孟祥英传”,“可是得到的材料,不是孟祥英怎样生产度荒”,而是她“怎样从旧势力压迫下解放出来”,因此就写成了“一个人从不英雄怎样变成英雄”。
鹿樵纪闻
三卷。原题娄东梅村野史撰。《鹿樵纪闻》记南明福王、唐王、鲁王、桂王诸事以及李自成、张献忠农民起义等节。卷上记福王、史可法、黄得功、高杰等事迹,及嘉定之屠、马阮始末等。卷中记唐王、鲁王、郑成功、张煌言、张献忠等事迹,及日本乞师,沙定洲之乱等。卷下记桂王、孙可望、李定国、张名振、瞿式耜、何腾蛟、李自成、吴三桂等事迹。书用记事本末体。每卷先列诸王,后列当日时事,类分为41篇,均有小标题。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疏
简称《法界无差别论疏》。佛典注疏。唐法藏撰。一卷。是古印度坚慧造、唐提云般若等译《大乘法界无差别论》的注释书。设十门:教起所因、明藏所摄、显教分齐、教所被机、能诠教体、所诠宗趣、释论题目、造论缘起、传译由致、随文解释。在“显教分齐门”中,法藏认为:现今之圣教“通大小乘及诸权实,总有四宗”,此论与《起信论》、《宝性论》等同属第四宗,即“如来藏缘起宗”。在造论缘起门中,法藏认为:坚慧菩萨“造究竟一乘《宝性论》及《法界无差别论》等,皆于大乘捨权归实,显实究竟之说矣”。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
大方广曼殊室利经
全一卷。唐代不空译。又称佛说大方广曼殊室利经观自在多罗菩萨仪轨经、观自在菩萨授记经、多罗菩萨仪轨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本经乃大本文殊经中观音授记经之一部分,共分四品。内容叙述自观音普现色身、授记、右瞳中出现多罗菩萨、讲说功德、陀罗尼等,及观音曼荼罗、护摩、灌顶、供养、大咒、一髻罗刹陀罗尼等。
萨钵多酥哩逾捺野经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说劫尽七日出时相状,警人精进,早求解脱,中阿含七日经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