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复正

- 姓名:陈复正
- 别名:字飞霞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惠州府(今广东惠阳县)人
- 出生日期:1690
- 逝世日期:1751年
- 民族族群:
陈复正(1690~1751年),清代医家及道士。字飞霞,惠州府(今广东惠阳县)人。少时学易象、程朱之说,后曾在罗浮山修道。因自幼禀亏多病,乃留心医术,对《内经》、《神农本草经》等古典医籍,十分推崇,曾“瓢笠云游”,行医四十余载,救危济贫,对儿科尤有所长。以前人论述为基础,搜集当世民间验方,结合个人经验,编成《幼幼集成》(1750年),对儿科诸证,论述较详,且简明易懂,重视辨证论治,并对儿科证治的一些理论问题,提出个人见解,指出时医流弊,如小儿发热,不细察病源,统归为“惊风”等等。在治疗上重视培植小儿正气和保护脾胃生生之气,指出时人误信一般称“小儿为纯阳之体”之说,滥用寒凉,损伤小儿脾胃之贻害。书中记述不少验方,如鸦胆子治冷痢久痢等。并倡用各种适宜小儿体质的外治法,如刮痧、引痰、针挑、按摩、热敷、贴药、艾火、炙、磁锋砭法等,并采取敷、搽、涂、吹、密导等简便效捷的方法对儿科疗法做了很好的总结。对小儿指纹诊断概括为“沉浮分表里。”
陈复正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不安之书
《不安之书》(又名《惶然录》)是费尔南多·佩索阿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在华语市场上失落已久的经典之作。它是曾经长期散佚的作品,多为“仿日记”片断体,由众多研究专家搜集整理而成。本书是最完整的中文译本,也将打开一扇我们窥见他浩淼哲学宇宙的大门。佩索阿在散文和诗歌中几乎不使用本名,而是通过“异名者”的身份进行写作。在其他的作品中,这些“异名者”甚至有自己的传记、个性、政治观点和文学追求。佩索阿穿梭在数十位“异名者”之间,不断变换随笔的立场,其中以会计身份出场的“贝尔纳多·索阿雷斯”与他本人最为接近,也在最大程度上呈现了他对生活、对命运、对世界的深刻认知,以及一个濒于崩溃的灵魂的自我启示。
康熙秀水县志
十卷,清任之鼎修,范正辂纂。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刻乾隆印本。首有康熙二十四年吴源起、康熙二十三年范正辂、康熙二十四年杜臻序。秀水县,明宣德五年(1430)析嘉兴县地置秀水县,治今浙江嘉兴市。明、清与嘉兴县同为嘉兴府治。1912年与嘉兴县合并设置嘉禾县。卷一建置沿革、分野、山川、方域(附乡都)、城池、坊巷、市镇、桥梁、塘堰;卷二公廨、学校、祠祀、仓廒、驿递、坊表、寺观;卷三户口、田赋(附贡课)、兵政、盐政、岬政、物产、风俗;卷四官师、科甲、荐举、贡举、武举、封荫、乡饮、舍选、橡史;卷五帝纪、妃御、名宦、名臣、先达、儒林;卷六文苑、材武、孝义、隐逸、列女、侨寓;卷七翰墨、仙释、方伎、古迹、丘墓、祥异、佚事;卷八赋、诗、诗余;卷九序、记;卷十记、杂文、典籍。秀水县志仅存两部,一系明万历二十四年(1614)刻李培修、黄洪宪等纂十卷本,次即此康熙二十四年刻本及其后印本。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上海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十五馆与台北故宫博物院及日本内阁文库等有藏。
吕思勉国文课
《吕思勉国文课》分为六册,以短小精悍的课文讲古诗寓言、历史百科、山川人文,让我们近距离感受中国语文之美。其内容注重“寓教于乐”,用简洁流畅、轻松有趣的文字,启发学生“发表思想之能力”;其取材广阔,涵盖古今中外,包罗自然人文,以达到“授以切于实用之文字”的目的。
离峰老人集
离峰老人集,金朝全真派道士于道显撰。二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书乃于道显诗集,共收诗四百二十余首。诗词内容大致劝人看破名利爱欲,遁入玄门学道修仙,使心念清静,惜气凝神。如〈示人〉诗云:「为佛为仙在寸心,可能尘世废光阴,蹉跎望道期程远,迤逦劳生岁月深。已醉利名浓似酒,不将神气惜如金。琴心三叠胎仙舞,欲作玄门座右箴。」可见其宗教思想与全真诸祖师真人相同。
金刚经纂
敦煌遗书藏本。作者不详。一卷。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启请八大金刚与持诵功德文;第二部分叙述天历元年北山县刘姓女子入冥故事;第三部分为“玄奘法师十斋日”、“玄奘法师十二月礼佛日”以及持诵功德文。本文献是中国民间佛教的产物,反映了功德思想的实际流传形态,而“十斋日”、“十二礼日”等对研究民间实际宗教活动有重要参考意义。历代经录未予著录,历代大藏经亦未收,仅存于敦煌遗书中。
文殊师利根本一字陀罗尼经
具名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一字陀罗尼经,一卷,唐宝思惟译,与义净译之一字咒王经同本,是一字文殊法之本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