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悦

桑悦
  • 姓名:桑悦
  • 别名:字民怿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常熟(今属江苏)人
  • 出生日期:1447
  • 逝世日期:1513
  • 民族族群:

桑悦(1447—1513)明代学者、诗文作家。字民怿。常熟(今属江苏)人。他敢为大言,铨次古人,以孟轲自况。成化元年(1465)中举,次年参加会试落选,授泰和训导,李东阳曾有诗作赠其出京。在赴任途中,他迂道涞水,拜访文洪,同游黄金台。后迁长沙通判,又调柳州。会外艰,归遂不出。居家益任诞,褐衣楚制,往来郡邑间。阎秀卿《二科志》将他列为“狂简”之首。


他善文文气跌宕起伏过渡自然无生涩感。如《独坐轩记》尽管篇幅不长有顺接处.有逆扑处,时而奇波矗起时而急转直下.显得摇曳多姿、活泼生动。黄宗羲对他的散文给予较高的评价:“先生不剿袭古文而自能为古文可谓大作手矣。”(《明文授读》)他也爱作赋。据记载,他在北京时,见高丽使臣市本朝的两都赋而无有心窃耻之,曾自作《两都赋》一篇。他所作的《听秋赋》、《登楼赋》都是较有情韵的作品。他的诗利钝杂陈其中有一些较有情趣的创作。有的山水诗形象地把握住描写对象的特点如《过十二矶》:“乱石危矶急濑声扁舟泛泛水中萍。月当秋夜十分白天到遐荒一倍青。引路哨船鸣鼓吹前山军堡出旗旌。回头便有开怀处无数峰峦列翠屏。"有的赠友诗也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特征,如《赠萧时清》:“十里螺湖如掌平开门正挹沧浪清。偶逢道士赠丹诀闲课山童抄酒经。昼长燕子飞入户,春尽树阴铺满庭。近来闻说有奇事卖药修琴曾到城。”他在《跋唐诗品汇》中说:“并陈(子昂)、李(白)、杜(甫)、韩(愈)之意,又不如阮籍《咏怀诗》、汉古诗数十首。”他着意仿《咏怀诗》,作《感怀诗》54章模拟过甚缺少 个性特色。著有《思玄集》16卷、《太仓州志》8卷。

桑悦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太上说酆都拔苦愈乐妙经

太上说酆都拔苦愈乐妙经

太上说酆都拔苦愈乐妙经,撰人不详。盖系唐宋道流之作。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经文不足二百余字,谓拔苦愈乐天尊在酆都为众生演说《酆都普济妙经》,普度地狱受罪穷魂获生朱陵,上登仙境。

神相铁关刀

神相铁关刀

相术书。假托宋陈抟撰。山阴梧冈山人订。为近世坊间流行的相书之一。为江湖术士所习用。《神相铁关刀》涵盖了相学的四大类基本内容:一是基础类,包括十三部位、流年运气、五星六曜、五岳四渎等;二是综合类,包括精神、气象、骨肉、声音等;三是意义类,具体论述人生大事、生死祸福、逐年吉凶等;四是官纹类,即分别从头面部位、五官、四肢以及痣、纹等方面来讨论人的命运休咎、穷通吉凶。《神相铁关刀》不仅从上述方面对人的命相进行了详细论述,它的独特贡献还在于提出了“结穴相法”这一全新的相术学说。

汇评三国志演义

汇评三国志演义

汇评三国志演义,正文以毛伦、毛岗宗改评本为底本。批语包含了毛评本、李贽评本、李渔评本、钟伯敬评本等各评本的批语。批语汇评参考陈曦钟等《三国演义汇评本》等书。

敕封天后志

敕封天后志

《敕封天后志》是清代莆田人林清标于乾隆年间编纂成书的。它分上下两卷,是第一部关于妈祖信仰的系统完整的学术著作,其中大量内容是记述妈祖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保护神的神迹,并且具体而生动,引人入胜。妈祖庇护在海上航行的使节、客商、水手、船民的内容,非常丰富,其中许多生动的传说故事,很有魅力,蕴含着各个历史阶段的国家海事活动和所从属的社会历史文化。这本书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影响深远。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莆田城区举人林霈,东渡台湾任凤山县教官。当时台湾府到处兴建天后宫,可谓盛况空前。因为林霈是海神妈祖的后裔侄孙,对“祖姑”极为崇拜,他也想到台湾弘扬妈祖的神迹,但苦于没有史料,于是,写信请他的父亲林清标(清乾隆六年辛丑科举人,壬戍会试副榜,官惠安县儒学教谕),编写《天后志》,向台湾同胞介绍海神天后的生平史迹。林清标不负其望,深入实地,考察、搜集天后的生平事迹。他根据康熙年间册封琉球国的副使妈祖裔侄林麟?所写的《天妃显圣录》和历代正史,编撰了《天后志》上下两卷,名曰《敕封天后志》,刊行于世,在闽台广为传播。

呻吟语

呻吟语

思想杂著。六卷。明吕坤撰。初刻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吕坤,字叔简,号新吾。生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卒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今河南宁陵人。明代哲学家。万历进士。三十八岁始官,历任户部主事、陕西左、右布政使、左、右佥都御史、刑部左、右侍郎。后辞官归乡著述二十余年。为明中叶反理学的先驱者之一。《呻吟语》是他的主要哲学著作。全书共六卷,二千零七十二条。前三卷为内篇,后三卷为外篇。为古代道德修养名著。提出善与恶均是人的本性,“义理之性有善有恶,气质之性有善有恶,气质亦天命于人而与生俱生者,不谓之性可乎?”(《性命》)认为“道者,天下古今公共之理,人人都有分底”,“非圣人之言所能限”,“非圣人之制所能尽”(《道体》)。书中所论涉及到 “性命”、“伦理”、“修身”、“问学”、“天地”、“治道”、“人情”等方面,多为应时治世之理。

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决

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决

亦称《大乘百法明门论钞》。佛典注疏。唐昙旷撰。一卷。敦煌遗书藏本。现知有伯2077号等多号。本书是对《大乘百法明门论记》的论释,主要阐述其中难点及未尽义理。可视为《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记》的姊妹篇。书前有昙旷自序,撰于大历九年(774)六月初一日,详述本人经历和著述情况等。本书未为中国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出土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