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塞

黑塞
  • 姓名:黑塞
  • 全名:赫尔曼·黑塞
  • 性别:
  • 国籍:德语
  • 出生地:卡尔夫市
  • 出生日期:1877年7月2日
  • 逝世日期:1962年8月9日
  • 民族族群:

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年7月2日~1962年8月9日),现代德语作家。1877年生于德国西南部符腾堡州的卡尔夫市。父亲是德国人,母亲是法籍瑞士人。父母和外祖父都是虔诚的新教徒,并曾长期在印度传教。黑塞是在具有浓厚宗教色彩和东方精神的环境中长大的。少年时期,黑塞不堪忍受僵化的经院式教育,中途辍学,先后当过工厂学徒,书店店员。他对文学怀有浓厚的兴趣,刻苦自学,并开始写作。1899年底发表一些作品.但没有引起注意,直到1904年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德》的出版才一举成功。1912年黑塞定居瑞士。他发表了许多抗议暴力、战争和法西斯的言论,受到德国的攻击和德国官方的仇恨,他的著作部分为纳粹分子查禁,部分为战争毁掉,希特勒倒台以后,他在德国才得到了公正的评价。黑塞的言行赢得了年轻一代的追随,并得到罗曼·罗兰的友谊。1923年.黑塞放弃德国国籍.取得瑞士国籍。1946年9月,为表彰黑塞继承了歌德的伟大精神,他被授予“歌德奖金”,11月,“由于他的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并为崇高的人道主义和高尚风格提供了范例”,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金。1947年被聘为瑞士伯尔尼大学名誉校长。1950年获拉贝奖金。1955年获得德国图书和平奖。1962年8月8日去世。黑塞自认为他最具特色的作品是:诗歌选集版(苏黎世,1942);小说有《克努尔普》、《德米安》、《席特哈尔塔》、《荒原狼》、《纳齐斯和歌德蒙德》、《东方之旅》、《玻璃球游戏》、《回忆录》;政论集《战争与和平》。黑塞的小说大多以青年为描写对象,反映他们的生活、苦闷彷徨与探索。西方世界的社会危机、社会动乱、战争苦闷和个人命运的坎坷,引起他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的怀疑和对宗教虔诚的动摇,导致他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对立。他的思想受哲学家柏拉图、斯宾诺莎、叔本华和尼采和历史学家J·布克哈特的影响,但这些人的影响都不及印度和中国哲学对他的影响大,他思想的核心是人道主义,为了追求美好的人道世界,他迷信过印度的认命哲学,信奉过中国的儒家和道家思想,一生崇拜黑格尔的辩证法。他敢于面对残酷的现实,正视坎坷的人生,鼓励人们在彷徨和苦闷中治愈内心的创伤,勇敢地承受生活的压力和社会的堕落,努力追求美好的世界。黑塞被人称为德国“浪漫派的最后一位骑士”,他的作品是“浪漫派的田园绿洲”,他是当今世界上拥有最多读者的现代德语作家。

猜你喜欢的书

万历永安县志

万历永安县志

郡邑有志,备史采也。史,公是非、示劝惩、昭治忽,纪往诏来,垂当年得失之镜,风励人心之大机也。或谓:志,史之流也。余以天下之史,必合郡邑之志,而通采以成之,是可以易言哉!仲尼作《春秋》,因鲁史旧文笔削其义,而天下之乱臣贼子惧。故曰:知我罪我,其惟《春秋》。又曰:吾志在《春秋》。盖位不在,而道在。焉以空言而托诸行事,将以为是非之权衡,劝惩之轨范?所系以适于治之大端也。三代以还,班、马且有遗论,是岂可以易言哉!

月季花谱

月季花谱

清代月季专著。作者自署评花馆主,真实姓名及生平不详,仅知为江苏人。成书年代亦不详。全书分为浇灌、培壅、养胎、修剪、避寒、扦插、下籽、去虫、品种共9目,品种一节列举吴下月季著名品种名称55个,并记载有栽培技术。

元辰章醮立成历

元辰章醮立成历

元辰章醮立成历,撰人不详。从内容看,似出于唐宋间。《新唐书‧艺文志》着录「元辰章三卷」,《通志‧艺文略》着录「元辰章用二卷」,疑即此书。今本二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书内容为禳灾算命术。上卷载上章禳灾醮仪,内有坛图、元辰章坛四门符、章信及醮法等。下卷载推算吉凶和消灾之法,内列举六十甲子日历和神名,可以根据某人出生年、月、日、时(即生辰八字),以干支、五行相生相克原理,推算所遇凶灾及解消之法。例如某人本命为甲子神,按历推算所遇恶神为庚辰神,应请子神丙寅神消除,并请合神己丑神来保护,此外本篇又载消五音灾法、消五鬼绝命灾法、慰喻五藏法、课四时请等,皆为推算灾祸和消灾养生之法。

梅磵诗话

梅磵诗话

诗话。元韦居安撰。三卷。居安身世未详。此篇分上、中、 下卷, 三万余字。杂记唐宋以来诗坛人事,或评论、考证诗篇。诸多不名于诗坛之诗人,赖此以传;所录诗句,虽一鳞半爪,亦多精彩,无所偏颇,深得诗话之体。此编出现于诗歌寂岑之元代,尤足珍贵。全书评议宋人及同时诗人的诗作及词作,或录全诗,或述本事,谈诗中词、句的本源,也有注释、考辨和辑佚的内容。转述他人著作中论诗语较多,也直接表述了一些作者的见解。韦居安论诗,提倡“意新语警”、“有新意”、“不苟作”,反对“泛泛之作”。有《历代诗话续编》本。

朝鲜王朝实录[世祖实录]

朝鲜王朝实录[世祖实录]

朝鲜李氏王朝的实录,又称《李朝实录》。记载李朝太祖始至哲宗止25代王472年间的历史,整个李氏王朝各代王中只缺少最后两代高宗、纯宗年间的部分。该书以编年史体例,分别各代王编修实录,汇集成书。此为朝鲜王朝实录[世祖实录]。李瑈(1417年—1468年),即朝鲜世祖(조선 세조),字粹之,朝鲜王朝第七任君主(1455年—1468年在位)。他是朝鲜世宗李祹嫡次子,朝鲜文宗李珦之弟。其母为昭宪王后沈氏。李瑈生性豪迈,文武双全。世宗时相继受封晋平大君、咸平大君、晋阳大君、首阳大君。景泰三年(1452年)出使明朝,景泰四年(1453年)发动“癸酉靖难”,肃清胞弟安平大君及重臣金宗瑞等的势力,掌握实权。景泰六年(1455年)迫使侄子朝鲜端宗禅位,翌年获明朝册封为朝鲜国王。即位初期,他镇压了“死六臣”及胞弟锦城大君等兴起的端宗复辟运动,巩固了统治。他对内加强专制王权及中央集权,修纂《经国大典》,完善典章制度,实行职田法,崇尚佛教,整顿武备;对外两次越境征伐女真,宣扬国威,并在“事大交邻”的原则下与明朝、日本、琉球保持友好关系。成化四年(1468年)九月初七日,李瑈传位于世子李晄,次日薨逝,享年五十二岁。庙号世祖,明朝赐谥号“惠庄”。朝鲜加谥曰惠庄承天体道烈文英武至德隆功圣神明睿钦肃仁孝大王,葬于光陵。

文殊师利现宝藏经

文殊师利现宝藏经

二卷,西晋竺法护译。大方广宝箧经之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