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祁

刘祁
  • 姓名:刘祁
  • 别名:字京叔,号神川遁士
  • 性别:
  • 朝代:金末元初
  • 出生地:浑源(今属山西)人
  • 出生日期:1203
  • 逝世日期:1250
  • 民族族群:

刘祁(1203—1250)金末元初文学家。字京叔,号神川遁士,浑源(今属山西)人。刘从益子。幼从父祖仕宦于大河之南,为童子学,习时文,为科举计,然亦时时阅古今词章,读史书,观古今成败治乱,慨然有功名心。入太学,未冠举进士,礼部中之,廷试失意。于是始大发愤,闭户读书,潜心著述,颇为先达诸公所知。间出古赋杂说数篇,李纯甫、赵秉文、杨云翼、雷渊、王若虚诸人见之,曰“异才也”,交口誉之。蒙古破汴京,遁归乡里,筑堂以居,题曰“归潜”。蒙古窝阔台十年(1238),诏试儒士,祁中选,充山西东路考试官。刘祁以文名,“著书入理奥,得句穷天机”(麻革《归潜堂为刘京叔赋》,《河汾诸老诗集》卷一),所与交皆名士,于是“念昔所与交游,皆一代伟人,人虽物故,其言论、谈笑,想之犹在目。且其所闻所见可以劝戒规鉴者,不可使湮没无传,因暇日记忆,随得随书,题曰《归潜志》”(《归潜志序》,《归潜志》卷首)。因之《归潜志》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早年著有《处言》,郝经称“其辞汪洋焕烂,高壮广厚,约而不缺,肆而不繁。”又赞“一篇《处言》含天章,立意造语攀荀杨”(《浑源刘先生哀辞并序》,《陵川集》卷二○)。郝经又评其诗文“波澜老成肆汪洋,洞庭万顷澄秋霜。上稽韩柳下苏黄,探道索古追羲皇。”(同上)王恽《浑源刘氏世德碑铭》则言其“文章议论粹然一出于正,士论咸谓得斯文命脉之传”(《秋涧大全集》卷五八)。又有《神川遁士集》二十二卷(著述均见王恽《浑源刘氏世德碑铭》及《千顷堂书目》卷五、卷一一、卷二九)。《神川遁士集》与《处言》不传,《归潜志》十四卷,有北京图书馆藏明抄本,《知不足斋丛书》本,《四库全书》本,《笔记小说大观》五辑本,中华书局1983年点校本。《全金诗》卷七二收其诗八首,《金文最》卷三五、四五、四九、五五、六○、八四、一○九、一一九收其文十三篇。生平事迹见《金史》卷一二六、王恽《浑源刘氏世德碑铭》(《秋涧大全集》卷五八)、刘祁《归潜志序》、《归潜堂记》(《归潜志》卷首、卷一四)。

刘祁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嘉靖)安溪县志

(嘉靖)安溪县志

福建地方志。明汪瑀修,林有年纂。八卷。汪瑀,直隶歙县(今属安徽)人。监生,官安溪知县。有年字塞谷,福建莆田人。曾官贵州提刑按察司副使、监察御史。安溪县建南唐保大十三年。县志始修于明正德十六年(1521),重修于嘉靖八年。是志以旧志为底本,询于故老,并续嘉靖以后事,书成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约八万二千字。分地舆、规制、官制、学校、选举、人物、文章、杂志八类。为该县现存最早的地方志书,比较全面记载了该县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情况。其地舆较为详赡,含建置、星野、山川、形胜、疆域、屯堡、隘堑、乡里、风俗、气候、土田、屯田、户口、土产等十目, 载山、 岭、峰、岩百余;溪、湾、潭、滩三十余。坑冶有龙崇银场,清洋铁矿山铁场等。户口自唐开元后有记载,但甚为疏略,至明颇详。尤以土产较为详备, 分谷、货品、蔬、果、药、木、竹、花、草、毛、羽、鳞、甲等十四类,二百六十余种。有明嘉靖三十一年刻本,1963年《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选刊》本。

战斗的青春

战斗的青春

当代长篇小说。雪克著。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9月初版。故事从1942年日寇发动“五一扫荡”开始。滹沱河边枣园区的地方政权和抗日武装,遭到了毁灭性的摧残,新任区委书记许凤、区游击队长李铁和妇女干部秀芬等,紧密依靠群众,在以中共县委书记周明为代表的上级党委的支持下,坚持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神出鬼没地抓住一切时机打击日寇,取得了许多胜利。同时,也排除了以县委副书记潘林为代表的右倾路线的干扰。后来,由于潜伏特务赵青和叛徒胡文玉的疯狂破坏,革命事业再次遭受严重损失。但他们仍满怀信心,更加团结一致地坚持斗争,重新打开局面,壮大了抗日武装力量。小说的最后以打开枣园据点,全歼日伪军而胜利结束。 许凤是作品着力塑造的一个人物,在枣园区的党组织被摧毁后,这位年轻的姑娘挺身而出。她既有倔强果断、冷静坚毅的性格,也具有善于分析问题同敌人斗争的智慧。被捕之后,她大义凛然,英勇不屈,在狱中仍坚持斗争。小说真实地展示了许凤性格的发展和成长的过程。区游击队长李铁勇敢机智,忠实坦荡,象钢铁一样坚强。地下工作者窦洛殿赤胆忠心,足智多谋,既有共产党人的高度觉悟,也有江湖义士的豪爽侠义,最后为革命英勇献身。一些反面人物也各有个性。小说情节曲折动人,富有传奇色彩。 小说出版后,曾引起文艺界的热烈讨论。1959年的《新港》、《读书月报》、《文艺报》等报刊相继发表评论文章。作者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后,进行了多次修改。1960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了新1版。“文化大革命”中,江青、姚文元一伙把这本小说打成“宣扬叛徒哲学的大毒草”,作者备受迫害。粉碎“四人帮”以后,1978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根据新1版再版。

丽石的日记

丽石的日记

短篇小说,庐隐著。《丽石的日记》是惊世骇俗之作。小说中的丽石是一名学生,也是一个要奋斗的女子。她要奋斗却又找不到出路,只能陷于烦闷之中。好不容易在同性朋友沅青身上找到一点精神安慰,不料沅青最终与她的表哥恋爱,结婚弃丽石而去,这对丽石是一个致命打击,最终她在“忧郁而死吧!忧郁而死吧!”的绝望哀叫中死去。

美人赋

美人赋

辞赋名篇。西汉司马相如作。一说出于后人伪托。《古文苑》、《艺文类聚》见载。葛洪《西京杂记》:“司马长卿素有消渴疾,及还成都,悦文君之色,遂发痼疾,乃作《美人赋》,欲以自刺而终不能改。”文章述己游于梁王,梁王悦之,邹阳因相如“美丽闲都”而谮之。相如于是答梁王,己不好色,并与孔(丘)墨(翟)之远避女色不同。遂举二例证之。其一说,东邻有一美女,恒“登垣而望臣,三年于兹矣,臣弃而不许。”其二说,自己暮宿上宫时,“有女独处,婉然在床”,为已设旨酒,进鸣琴,歌“有美人兮来何迟……”而“臣乃脉定于内,心正于怀,信誓旦旦,秉志不回,翻然高举,与彼长辞。”此文虽含讽谕,但多佚荡情思,与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同旨。全文以丰富的想象和铺陈手法描绘女性的神情举止、体貌服饰,极为生动细致,其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且巧妙运用对话与氛围描写,又善以对比来渲染主题,具有明显的艺术效果。张溥曰:“《美人赋》风诗之尤,上掩宋玉。盖长卿风流放诞,深于论色,即其所自叙传……得之于内,不可以传。”(《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此赋为后世作品中女性的描写提供了成功的借鉴。

两汉社会生活概述

两汉社会生活概述

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谢国桢先生晚期写的一本汉代历史专著。谢国桢先生专长于明清史,尤其是晚明史。他还是金石学大家。本书是谢国桢先生在研究兴趣中产生的研究新领域。谢国桢先生从汉代画像石入手,通过画像石传达的信息研究汉代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语言简练生动,篇幅短小精悍,既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又有相当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大吉义神咒经

大吉义神咒经

四卷,元魏昙曜译。先说归命烧香请三宝及天龙各各咒法,次明天阿修罗共战,帝释军败,请救于佛,佛为说大结界咒。次有一切天龙鬼神,次第助佛说咒,既说咒已,佛乃说持咒所办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