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尔多尼

- 姓名:哥尔多尼
- 别名:卡罗·奥斯瓦尔多·哥尔多尼
- 性别:男
- 国籍:意大利
- 出生地:威尼斯
- 出生日期:1707年2月25日
- 逝世日期:1793年2月6日
- 民族族群:
卡罗·奥斯瓦尔多·哥尔多尼(意大利语:Carlo Osvaldo Goldoni,1707年2月25日-1793年2月6日),意大利剧作家。生在威尼斯一个医生家庭。1731年毕业于帕多瓦大学,后来在威尼斯等地当律师。1732年写成第一部抒情悲剧《阿玛拉松塔》,但不很成功。1734年,悲喜剧《维里萨利》首次上演,被当时的观众看作是意大利戏剧改革的前奏。原来流行于意大利舞台200多年的是所谓“即兴喜剧”,又称“假面喜剧”。剧本只包括简单的故事梗概,演出时全凭演员即兴发挥。人物都是定型的,各有固定的名字,代表一定的社会类型,在不同作品中皆可出现,演出时角色大多戴假面具,表演趋于程式化。1734~1743年是哥尔多尼创作的第一个阶段,戏剧改革的基本趋向已显露出来。这个时期写的喜剧《莫莫洛·科尔特桑》(1738)、《莫莫洛在勃伦特》(1739)虽然基本上还属于即兴剧脚本,但即兴成分已大大压缩,主要人物的台词和一些重要场景都已固定。传统的潘塔洛内假面具被取消,代之以不戴面具的主角莫莫洛,他是个威尼斯的青年,具有新的性格特征,是后来启蒙主义喜剧的正面角色的雏型。 至于《就要这样的女人》(1743)一剧中,所有角色的台词都是固定的。1745年,哥尔多尼写了喜剧《一仆二主》,获得巨大成功。这个剧本中保留了一些传统的假面角色,但已赋予新的性格特征。主人公是个来自社会下层的仆人,憨厚、纯朴,聪明、机智;全剧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剧中的台词还是半即兴式的,后来(1753年)才固定下来。
1748年,哥尔多尼受聘担任威尼斯著名喜剧演员梅德巴克领导的剧团的编剧,从此他的创作进入第二个阶段,对意大利的喜剧进行全面的改革。1748~1750年写了《狡猾的寡妇》、《骑士和夫人》、《诚实的少女》、《和善的妻子》等喜剧,嘲讽了贵族的生活习俗,歌颂来自人民的普通人。1750~1751年是哥尔多尼创作大丰收的一年,一共写了16部喜剧,其中主要的是《带刺儿的女人》、《吹牛者》、《拍马者》、《真正的朋友》、《诚实的冒险家》、《女人的饶舌》等,使他的戏剧改革取得了全面的胜利。哥尔多尼在《喜剧剧院》(1750)一剧中系统地阐述了戏剧改革的纲领。他要求废除即兴喜剧的假面具和“幕表”,写作有固定台词的文学剧本;要求喜剧从生活中汲取素材,忠实地反映现实,刻画鲜明的人物性格,发挥“颂扬美德、嘲讽恶习”的教育作用,摆脱庸俗的趣味;反对受古典主义“三一律”的束缚,强调批判地吸收古代和外国喜剧之长,建立具有民族特色的喜剧。他把这种喜剧称之为“风俗喜剧”,或“性格喜剧”。哥尔多尼创作第二个阶段最后一个剧本《女店主》(1753),就是这种性格喜剧的杰作,讽刺揭露了封建主和资产阶级贵族,歌颂了女主人公米兰多琳娜的机智勇敢和积极乐观而又有远见的性格。
1753年,哥尔多尼进入圣卢卡剧院(现名哥尔多尼剧院)工作,开始了创作的第三个阶段,这时他的改革已在全意大利得到承认。主要作品有传奇悲喜剧《波斯新娘》、《伊尔康纳在朱尔法》、《美丽的野蛮女人》,严肃喜剧《英国哲学家》,性格喜剧三部曲《别墅里的胡作非为》、《别墅奇遇记》和《别墅归来记》,描写人民生活的喜剧《厨娘》、《快乐的妇女》等,以及反资产阶级的喜剧《老顽固们》。哥尔多尼的名声传遍整个欧洲,但是他也遭到敌人的恶毒攻击。反动作家卡·戈齐站在反启蒙主义的立场上撰文诋毁哥尔多尼的戏剧改革,并且写作采用传统威尼斯假面具的“童话剧”与他的性格喜剧相抗衡。
1762年,哥尔多尼被迫离开意大利,赴巴黎。在那里一直住到逝世。他在那里曾担任过法王路易十六的妹妹的意大利语教师,同时为法兰西喜剧院和意大利喜剧院写作剧本。主要的有《被宣布的未婚妻》(1763)、《杰林达和林多罗》(1765)、《鸣不平的善人》(1771)等。晚年(1784~1787)用法语写作《回忆录》,记叙一生的经历和从事戏剧改革的活动。
哥尔多尼是位杰出的启蒙主义作家,一生写了267部剧本,其中有喜剧155部,悲剧和悲喜剧19部,歌剧脚本90部。 这些剧作为意大利民族戏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使哥尔多尼成为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剧作家之一。
猜你喜欢的书
集古录
十卷,宋欧阳修撰。欧阳修早年即喜搜集碑刻,凡有所闻,便多方求取。朋友馈赠拓片和实物,更增加了他集古的完备性。自仁宗庆历五年 (1045)开始整理,至嘉祐七年(1062),历时十八个年头,与修撰《新唐书》差不多同始终。其集得彝铭碑刻和法帖一千卷,上起周初,下迄五代末,编录成册。其中,以唐人碑帖居多,占总卷数的十之七八。对所集金石铭刻,欧阳修“撮其大要”,详加审定考释,于卷尾写下题跋。因是随得随录,边写边改,写法不尽一致,也未依时代先后排列。自仁宗嘉祐八年 (1063),至神宗熙宁二年 (1069),总共写下题跋四百余篇,编为十卷,于《欧阳文忠公集》中称《集古录跋尾》,通常称为“集本”。其自为书,则自宋方崧卿裒聚真迹,刻于庐陵 (今江西吉安),名以《集古录》,是为合编本。该书刊行,为第一部金石考证专著。对于金石铭刻,欧阳修遇“与史传不同者”、“有褒有讳,疑其不实”,至于世系、子孙、官封、名字、因 “无情增损,故每据碑以正之”。该书在订正史籍错误、补充史传疏漏、考索典制渊源、品评历史人物等方面,都有出色的贡献。自该书问世,别创一种积聚文化财富的风尚,并将摩挲玩赏古董引向考据史事,导致金石考据学的诞生。该书流传,分为两个系统,一为“集本”,随各种版本《欧阳文忠公集》传布;一为合编本,单独通行。宋庐陵刻本,今已不传。其单独通行之本,今已是以时代先后为序排列了,每卷之末附列原本卷帙编次,此本收入《四库全书》中。附带辩证一事,即欧阳修子棐所编《集古录目》,是从先前搜集的一千卷铭刻、法帖中选其重要篇目编成,分注其撰人姓名、官位事迹以及立碑时间等,亦为十卷。《欧阳文忠公集》中有《集古录目序》 一篇,有人不知《集古录》与《集古录目》是内容不同的两部书,竟自将 《集古录目序》置于了《集古录》 一书卷首,读者应加辨识。
淡新凤三县简明总括图册
本书(一册一五二面九一、二○○字)不分卷,合辑清季淡水、新竹、凤山三县「简明总括图册」而成。盖光绪十一年台湾着手建省,需用浩繁;巡抚刘铭传鉴于台湾民间「隐田。特多,因奏准「量丈田亩、清查赋税」以增加收入,并借以建立土地制度之基础。此项工作,计自十二年四月开始筹备,迄十八年五月结束,先后历时六年之久。当日清丈完成,各县厅编制有土地清丈「简明总括图册」。今台湾省立台北图书馆尚藏有淡水、新竹、凤山三县图册抄本各一帙,本书因合而编之,总其名印行。各县册分堡或分里列图,并分则说明田园亩分,极为简明。书末,今另刊入同馆所藏题为「设改章程总册」(亦为抄本)一种。其内容则为光绪年间清丈后淡水县所造全县各番社应收通事、土目口粮租谷并应支、应减、应裁各项用款数目四柱清册,呈送上级政府「察核」者。因同属清赋资料,特收作「附录」。
岭南卫生方
本书为宋元时期研究岭南地区流行性疾病——瘴疟的专著。前二卷辑入李待制瘴疟论、张致远瘴疟沦、王棐指迷方瘴疟论、汪南容治冷热瘴疟脉证方论(疑与前王棐为一人)、章杰岭表十说、继洪卫生补遗回头瘴说等。卷三为明以后人增附,收入娄安道八证标类及《东垣药性赋》,后附日人山田筒之《募原偶记》。此书早于吴又可《温疫论》三百余年,提出瘴疟与伤寒不同,主张治疗因地制宜。可与《温疫论》互为表里,但一主苦寒,一主辛温,盖以岁运方土异其治耳。现据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东瀛天保十二年学古馆雕板影印。
释迦牟尼佛传
佛陀是三界的导师、四生的慈父,从佛陀的言行中,可以知道佛教的道范。在中国,能够代表佛陀的圣格、深邃的思想智慧,和救人救世慈心悲愿的白话文佛陀传记不多,本书是其一。 星云大师以虔敬,庄严的心态,写佛陀的一生历劫成道的过程,撰写佛陀深厚的同情心、慈悲心、智慧心,引导读者深深思维佛陀的言教,迈向光明解脱的佛道!这部《释迦牟尼佛传》,星云大师于1955年,以崭新的角度,客观认真地叙述佛陀的生平及教义,阐述佛教的精神、佛陀的真实人格,并扼要介绍佛陀出世时印度社会的背景,以及僧团成立的状况及其矛盾和困境。
密宗道次第广论
全称《胜遍主大金刚持道次第开显一切密要》。藏传佛教著作。宗喀巴著。明永乐四年(1406)成书于西藏绛巴林寺。藏文木刻版为四百五十叶,汉译本(法尊译)为二十二卷。为大乘佛教密宗修行次第的论著。书中强调学密必先学显、通显,后又必须进入密乘。把一切密宗经典归纳为事、行、瑜伽、无上瑜伽等四部,而以无上瑜伽为最高,同时又不轻视其他三部,认为应循序修学四部。全书以四分之三的篇幅讲无上瑜伽,以四分之一讲其余三部。在事、行两部中讲灌顶、律仪、承事、四支念诵等。在瑜伽部中分述佛、金刚、宝生、莲花等四部悉地修法。在无上瑜伽部中讲地仪轨、预备仪轨,说四种灌顶仪轨,以及生起、圆满两次第双运成就菩提。在圆满次第的父续中,兼说龙猛、智足两派,在母续中兼说时轮、胜乐、欢喜三种金刚,其中又特别宣说时轮派由不变妙乐证无我之理。最后讲现证所修之果,下品成就息灾、增益、爱敬等事业;中品获八大悉地;上品成佛,其中最上者即身成佛,中者中有成佛,下者转身成佛。该书与《菩提道次第广论》为姊妹篇,两书相合,代表了宗喀巴对佛教的完整看法和思想体系。
幻师颰陀神咒经
一卷,东晋竺昙无兰译。幻师颰陀,为救比丘被咬于毒蛇,娆于鬼神,劫于贼,而说陀罗尼。一名佛说玄师所说神咒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