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尔多尼

- 姓名:哥尔多尼
- 别名:卡罗·奥斯瓦尔多·哥尔多尼
- 性别:男
- 国籍:意大利
- 出生地:威尼斯
- 出生日期:1707年2月25日
- 逝世日期:1793年2月6日
- 民族族群:
卡罗·奥斯瓦尔多·哥尔多尼(意大利语:Carlo Osvaldo Goldoni,1707年2月25日-1793年2月6日),意大利剧作家。生在威尼斯一个医生家庭。1731年毕业于帕多瓦大学,后来在威尼斯等地当律师。1732年写成第一部抒情悲剧《阿玛拉松塔》,但不很成功。1734年,悲喜剧《维里萨利》首次上演,被当时的观众看作是意大利戏剧改革的前奏。原来流行于意大利舞台200多年的是所谓“即兴喜剧”,又称“假面喜剧”。剧本只包括简单的故事梗概,演出时全凭演员即兴发挥。人物都是定型的,各有固定的名字,代表一定的社会类型,在不同作品中皆可出现,演出时角色大多戴假面具,表演趋于程式化。1734~1743年是哥尔多尼创作的第一个阶段,戏剧改革的基本趋向已显露出来。这个时期写的喜剧《莫莫洛·科尔特桑》(1738)、《莫莫洛在勃伦特》(1739)虽然基本上还属于即兴剧脚本,但即兴成分已大大压缩,主要人物的台词和一些重要场景都已固定。传统的潘塔洛内假面具被取消,代之以不戴面具的主角莫莫洛,他是个威尼斯的青年,具有新的性格特征,是后来启蒙主义喜剧的正面角色的雏型。 至于《就要这样的女人》(1743)一剧中,所有角色的台词都是固定的。1745年,哥尔多尼写了喜剧《一仆二主》,获得巨大成功。这个剧本中保留了一些传统的假面角色,但已赋予新的性格特征。主人公是个来自社会下层的仆人,憨厚、纯朴,聪明、机智;全剧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剧中的台词还是半即兴式的,后来(1753年)才固定下来。
1748年,哥尔多尼受聘担任威尼斯著名喜剧演员梅德巴克领导的剧团的编剧,从此他的创作进入第二个阶段,对意大利的喜剧进行全面的改革。1748~1750年写了《狡猾的寡妇》、《骑士和夫人》、《诚实的少女》、《和善的妻子》等喜剧,嘲讽了贵族的生活习俗,歌颂来自人民的普通人。1750~1751年是哥尔多尼创作大丰收的一年,一共写了16部喜剧,其中主要的是《带刺儿的女人》、《吹牛者》、《拍马者》、《真正的朋友》、《诚实的冒险家》、《女人的饶舌》等,使他的戏剧改革取得了全面的胜利。哥尔多尼在《喜剧剧院》(1750)一剧中系统地阐述了戏剧改革的纲领。他要求废除即兴喜剧的假面具和“幕表”,写作有固定台词的文学剧本;要求喜剧从生活中汲取素材,忠实地反映现实,刻画鲜明的人物性格,发挥“颂扬美德、嘲讽恶习”的教育作用,摆脱庸俗的趣味;反对受古典主义“三一律”的束缚,强调批判地吸收古代和外国喜剧之长,建立具有民族特色的喜剧。他把这种喜剧称之为“风俗喜剧”,或“性格喜剧”。哥尔多尼创作第二个阶段最后一个剧本《女店主》(1753),就是这种性格喜剧的杰作,讽刺揭露了封建主和资产阶级贵族,歌颂了女主人公米兰多琳娜的机智勇敢和积极乐观而又有远见的性格。
1753年,哥尔多尼进入圣卢卡剧院(现名哥尔多尼剧院)工作,开始了创作的第三个阶段,这时他的改革已在全意大利得到承认。主要作品有传奇悲喜剧《波斯新娘》、《伊尔康纳在朱尔法》、《美丽的野蛮女人》,严肃喜剧《英国哲学家》,性格喜剧三部曲《别墅里的胡作非为》、《别墅奇遇记》和《别墅归来记》,描写人民生活的喜剧《厨娘》、《快乐的妇女》等,以及反资产阶级的喜剧《老顽固们》。哥尔多尼的名声传遍整个欧洲,但是他也遭到敌人的恶毒攻击。反动作家卡·戈齐站在反启蒙主义的立场上撰文诋毁哥尔多尼的戏剧改革,并且写作采用传统威尼斯假面具的“童话剧”与他的性格喜剧相抗衡。
1762年,哥尔多尼被迫离开意大利,赴巴黎。在那里一直住到逝世。他在那里曾担任过法王路易十六的妹妹的意大利语教师,同时为法兰西喜剧院和意大利喜剧院写作剧本。主要的有《被宣布的未婚妻》(1763)、《杰林达和林多罗》(1765)、《鸣不平的善人》(1771)等。晚年(1784~1787)用法语写作《回忆录》,记叙一生的经历和从事戏剧改革的活动。
哥尔多尼是位杰出的启蒙主义作家,一生写了267部剧本,其中有喜剧155部,悲剧和悲喜剧19部,歌剧脚本90部。 这些剧作为意大利民族戏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使哥尔多尼成为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剧作家之一。
猜你喜欢的书
阴符经玄解正义
(清)闵一得撰古书隐楼藏书本 清光绪三十年(1904)刊本。阴符经玄解者,范一中所着,名曰玄解而义不轨于正,遗误非细,故述本经之义以正之。一得亦深惧饶舌之罚,惟是阴符经注凡数十家,各有玄义,何敢敢轻议而谓是,的解则未能治于心。
赵氏易说
南宋赵善誉撰。善誉字静之。释经之作。是书流传不广, 故 《经义考》 称已佚。今有 《四库全书》据 《永乐大典》辑成本,但缺豫、 随、无妄、大壮、晋、睽、蹇、解、中 孚等九卦。《宋史·艺文志》及陈振孙 《直斋书录解题》俱作二卷。四库馆臣 以文繁而厘为四卷。《丛书集成》亦收 入,四卷。该书推画卦命名之意,以贯 通六爻之旨。于诸卦取义相似者,多参 互以尽其变,往往有精理。
葬法倒杖
一卷,旧本题唐杨筠松撰。筠松不见於史传,惟陈振孙《书录解题》载其名氏。《宋史·艺文志》则但称为杨救贫,亦不详其始末。惟术家相传以为筠松名益,窦州人。掌灵台地理,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广明中遇黄巢犯阙,窃禁中玉函秘术以逃,後往来於虔州。无稽之谈,盖不足信也。然其书乃为世所盛传。《撼龙经》专言山龙脉络形势,分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左辅、右弼九星,各为之说。《疑龙经》上篇言幹中寻枝,以关局水口为主。中篇论寻龙到头,看面背朝迎之法。下篇论结穴形势,附以疑龙十问,以阐明其义。《葬法》则专论点穴。有倚盖撞黏诸说,倒杖分十二条,即上说而引伸之。附二十四砂葬法,亦临穴时分寸毫厘之辨。案陈振孙《书录解题》有《疑龙经》一卷,《辨龙经》一卷,云吴炎录以见遗,皆无名氏,是此书在宋并不题筠松所作,今本不知何据而云然。其《撼龙》之即《辨龙》与否,亦无可考证。然相传已久,所论山川之性情形势,颇能得其要领,流传不废。亦有以也。旧本有李国木注并所附各图,庸陋浅俗,了无可取。今并加刊削,不使与本文相溷焉。
雍正与年羹尧
王度庐作品大系武侠卷第二辑之一,清朝康熙年间,第四皇子广结天下豪杰为自己效力,终于在众豪杰的帮助下,登上了皇位。之后,便将其兄弟及众豪杰一一剪除,并大兴文字狱。大儒吕留良被灭九族,其孙女吕四娘武艺超群,夜入皇帝深宫,欲报血海报仇。
华盛顿
《少年丛书》之一,《少年丛书》最早于1908年冬天由张元济主持的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出版,又名《中外伟人的传略》。《少年丛书》共28册,分别讲述了28位中外名人的人生故事。《华盛顿》孙毓修著。华盛顿,美国政治家、军事家和首任总统(1789—1797)。享有美国“国父”之誉。生于弗吉尼亚威斯特摩兰。少年时代在弗吉尼亚的农场度过。曾从事土地测量员工作。1751年起掌管维农山庄。1755年受命为弗吉尼亚地方军指挥官,参加7年战争。1758年辞去军职转而从政。1774和1775年当选第一、二届大陆会议代表。并于1775年6月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自此开始率兵进行了长达6年之久的艰苦卓绝的独立战争,经过特伦顿、普林斯顿、瓦利福奇和约克镇等战役,最终击败英军。1787年主持制订了美国宪法。1789年初当选总统,1793年连任,至1797年卸任这8年中,工作有条不紊,为美国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昧耶经般若波罗蜜多理趣释
一卷,不空译。说本经字句一一理趣表法之义门。常略称曰理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