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辂

商辂
  • 姓名:商辂
  • 别名:字宏载,号素庵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明淳安芝山(今里商乡里商村)人
  • 出生日期:1414年3月16日
  • 逝世日期:1486年8月17日
  • 民族族群:

商辂[lù](1414年3月16日-1486年8月17日),字宏载,号素庵,明淳安芝山(今里商乡里商村)人。宣德十年(1435)乡试、正统十年(1445)会试以至殿试皆第一。历仕英宗、代宗、宪宗三朝,累官至内阁秩一品事,为一时名臣。


正统十四年(1449),“土木堡之役”败绩,英宗被俘,瓦刺也先驱部大举入侵,人心惴惴。商辂偕群臣具本,恳请郕王即帝位,是为代宗。时有侍讲徐珵倡言南迁,商辂与兵部侍郎于谦上疏抗言:“京师为天下根本,若一动,宋南渡之事可鉴也。一步得离此!”至敌临城下,商辂与二三大臣统筹经略战守事。景泰元年(1450)八月,英宗朱祁镇被送还北京,代宗表面上热烈欢迎“太上皇”,暗地里串通心腹,废除了英宗儿子朱见深的皇储地位,立自己儿子朱见济为太子。代宗惟恐大臣们不从,各赐金银元宝,一时升迁者甚众,致有“满朝皆太保,一部两尚书”之谣。唯独商辂拒不接受皇上所封“保傅”之职,表明了他在“易储”问题上的持正立场。天顺元年(1457)正月,被软禁在南宫的英宗,在一些旧臣的勾结拥载下,乘代宗病重,发动“夺门之变”,一举复辟成功。英宗重新执政后,第一个召见商辂,与商国是。在用人问题上,英宗提出,“像陈循这样的人不能用”;而商辂却向皇上进言,“陈循历事累朝,老成练达”,更何况“陛下初复大位,宜新天下耳,不宜有此议”。英宗听取了商辂的意见,任用如故。时有石亨、张輗、张辄、杨善等窃弄权威,势焰可畏,商辂从容不迫,与他们辩论不已。因此,石亨辈忌恨商辂,屡加弹劾,大肆诬陷,终因于谦事牵连下狱,最后被削职除名,贬斥为民,时年仅44岁。在罢官居家的十年中,多在深洞岭下“仙居书屋”赋诗自娱,并悉心募工,凿山开道,去险就夷,为乡梓做好事。成化二年(1466),宪宗朱见深召辂复出,以故官入内阁参与机务。不久,言官林诚、胡琛等交章诋毁商辂,说皇上不当用他。宪宗不信谗言,即升商辂为兵部尚书,兼职如故;同时,要加罪林诚、胡琛等人。商辂忙向宪宗进言:“臣尝请优容言者,奈何因论臣复责言乎?”宪宗喜曰:“真大臣也!”


商辂为人平粹简重,宽厚有容,至临大事、决大议,毅然莫能夺。他直言持正、刚正不阿。景泰间,“塞上腴田为势豪侵据,商辂请还之”;乾清宫门火灾,工部请采木川、湖,商辂极力劝阻稍缓;开封、凤阳诸府饥民流徙济宁、临清,商辂招垦畿内八府,给粮种,使民有所养。成化间,周太后管庄内吏侵占民间地产,众民与内吏械斗。太后大怒,“欲尽徙苏民之边者,计八十余家”。司礼太监将本下东阁会议,商辂据理力争:“天子以天下为家,何以庄为?”“只有内吏侵占民地,未有平民百姓敢侵占官地者”。众民遂得安宁,而免徙边庭。成化十四年(1478),司礼太监汪直设西厂,横恣无比,权顷朝野。商辂上疏抗言,力罢西厂。先是宪宗览疏不悦,认为“朕用一内臣,焉得系国安危乎?”于是传旨诘责甚厉。商辂力谏:“朝臣无大小,有罪皆请旨取问。汪直辈擅自抄收三品以上京官,擒械南京留守大臣,害得大臣不安于职,商贾不安于市,旅行不安于途,士卒不安于伍,庶民不安于业,如此辈不黜,国家危乎、安乎?!”遂立命撤去西厂。不久,汪直心腹韦瑛等,亦坐“诬缉妖言”而斩于市,人心大快。事隔不多久,终因得罪宦官,以“疾作休致”而辞归故里。后居家十年而卒,赠太傅,谥文毅。著有《商文毅疏稿略》、《商文毅公集》、《蔗山笔尘》,以及所纂《宋元通鉴纲目》等书。

猜你喜欢的书

卡迪央王妃的秘密

卡迪央王妃的秘密

《卡迪央王妃的秘密》最初于一八三九年八月在《新闻报》上分成八个章节发表,标题是《一位巴黎王妃》,一八四〇年四月,由苏弗兰书屋作为《歌剧之乡》丛书第一卷出版,取消了文中的小标题,但保留了原有的章节。篇末署明写作日期为一八三九年七月。一八四四年九月收入菲讷版《人间喜剧》第十一卷,属“巴黎生活场景”,标题改为《卡迪央王妃的秘密》,取消了章节的划分,篇末所署写作日期改为一八三九年六月。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人间喜剧》中著名的高等贵族交际花卡迪央王妃,此人在《古物陈列室》中已经作过十分精彩的表演,七月革命以后,她人近中年,权势、财产一落千丈,居然能够审时度势,对自己的归宿作出妥善的安排,其盘算之精细,手段之巧妙,不亚于最高明的政治家、外交家。巴尔扎克对她的描绘,一贯采用嘲讽、揶揄的口吻,却并无丑化或漫画化的目的,甚至不无钦佩之意,倒是《幻灭》中那位目光锐利、才华盖世的德·阿泰兹,在这一场景中显得有些黯然失色了。

随着日子往前走

随着日子往前走

随着日子往前走。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带伤的人,无论什么时候,你都要相信,真正治愈自己的,只有自己。不去抱怨,尽量担待;不怕孤单,努力沉淀。 陆小曼,一个浪漫孤寂、命运坎坷的另类才女,美丽过,风光过,最后却选择素颜恬淡,素衣半生。她学会了为自己疗伤,她真正做到了内心的强大。 《随着日子往前走》收录了一些体现陆小曼才情的经典小品文,内容多为怀念志摩而作。经年散去,寂寞的味道是那么深沉,她已经习惯了独坐一隅,喜欢画画、看书,写伤感的文字,走自己的路,不论有多少委屈,多么难受,她明白最终能治愈自己的还是自己。只有内心真正强大,才能走完漫漫人生,才能让生命闪耀出最美的光芒。

中国经典原境界

中国经典原境界

本书是上世纪四十年代国学大师顾随先生课堂讲授的实录,由顾随先生的弟子刘在昭女士记录,顾随先生的女儿顾之京等整理。其中,顾随先生是叶嘉莹先生的老师,刘在昭女士是叶嘉莹先生的同窗好友。讲授的内容共分三卷,第一卷讲《诗经》,第二卷讲《昭明文选》,第三卷讲唐宋诗。 顾随先生谈论经学与文学,杂用中西理论,探求经典原意,颇多破旧立新、出人意表的观点。他吸收外国文学的营养,重新解读中国经典名篇,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可使学人从不同的视角诠释传统文本,甚至重新思考传统学问的面貌。 本书的语言通俗有趣,妙趣横生,却又意涵深刻,博大精深。本书将带您体验名师讲堂,从字里行间中感受国学大师传习人文、培养人才的情怀,于文采飞扬里体会中国经典的原有境界。

纯阳吕真人药石制

纯阳吕真人药石制

纯阳吕真人药石制,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似出于唐宋间。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此书为草木药典。书中收录六十余种龙芽草药,列举其名称,并附诗歌。咏述草药之形状、产地、药性及用草药伏制金石丹药之功能。例如第一条。「天宝龙芽」(赤芹),其诗云:「草中第一最为先,点假成真遇有缘,伏制五金并八石,会点顽铜软似绵。」又如「天焰龙芽」(莲花),其诗云:「长生根叶在水中,花如火焰叶背红,六月采时堪供养,更能伏汞变成银。」其余各条与此相似。全书末有诗云:「七十二般龙芽草」,「解将假物变成真」。可知原书应有七十二条,今《正统道藏》本有缺佚。

郁离子

郁离子

笔记。明刘基(1311—1375)撰。二卷。基有《诚意伯文集》已著录。此编为刘基于元末弃官归里居青田时所作。全书分上下两卷共一百八十二条,(原作十卷十八章一百九十五条),约八万字。作者假托“郁离子”回答各种问题,故以名书。徐一夔《郁离子序》云:“离为火,文明之象,用之其文郁郁然,为盛世文明之治。”吴从善《郁离子序》:“夫郁郁,文也;明两,离也;郁离者文明之谓也。非所以自号,其意谓天下后世若用斯言,必可底文明之治耳。”是书计182条,每条叙一事、明一理,行文多用寓言形式,取譬事物,明乎其义。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伦理及神仙鬼怪等。对元末弊政多有剖析。

摄大乘论释章

摄大乘论释章

佛典注疏。作者和卷数不详。敦煌遗书藏本。存斯2435号,首尾皆残。现名乃据内容新拟。是世亲著、真谛译《释大乘论释》的注释书。主要从《摄大乘论释》中选择一些关键名相进行疏义。现存“十种胜相义第一”、“三识义第二”、“四惑义第三”、“薰习义第四”(后残)。对每一名相均不厌其烦地从各方面进行疏释。如对“三识”即分如下十一门疏义:释名相、辨体相、真妄分别、解或(惑)分别、心意识分别、善恶无记分别、三性分别、摄四识、摄八九二识、摄十一识、大小乘分别。所谓“三识”,指“阿赖耶识”、“阿陀那识”、“生起识”。本书以上述十一门抓住三识的特点,纲目清楚。未为中国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出土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题作“《摄大乘论章》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