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叶君山

- 姓名:稻叶君山
- 别名:
- 性别:男
- 国籍:日本
- 出生地:新潟县村上市
- 出生日期:1876年12月4日
- 逝世日期:1940年5月23日
- 民族族群:
稻叶君山(日语:いなば いわきち,1876年12月4日—1940年5月23日),原名稻叶岩吉,日本近代东洋史学家,1876年12月4日生于新潟县村上市,1940年5月23日逝于满洲国首都新京(今中国长春)。他早年就读于东京高等商业学校附属外国语学校中文部,1900年毕业后赴中国北京留学。日俄战争期间(1904年)担任陆军翻译,战后一度任职于大阪商船公司。1909年,他进入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满铁)调查部,从事“满洲朝鲜历史地理调查”,由此开启学术生涯。1915年,他兼任陆军大学校教官,讲授中国形势课程,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及东亚历史的研究。1922年,他被任命为朝鲜总督府朝鲜史编纂委员会委员兼干事,主导编修官方史书《朝鲜史》(1925年启动),1932年凭借论文《光海君时代之满鲜关系》获京都帝国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晚年受聘为满洲国建国大学教授(1938年),直至去世。
稻叶岩吉的学术研究聚焦中国、朝鲜及满洲历史,观点兼具创新性与争议性。他提出“朝鲜民族大陆起源说”,主张朝鲜人并非本土原生民族,而是源自大陆移民,并可能混有满洲人血统;同时批判朝鲜檀君神话的虚构性,强调“满鲜不可分论”,认为朝鲜历代王室多与满洲或大陆政权存在渊源,两地政治、经济不可分割。在百济起源问题上,他结合《三国史记》与中国文献,推断百济王族为夫余南迁后裔,其建国与东北亚民族迁徙密切相关。此外,他考证中国万里长城东端延伸至朝鲜半岛,1910年提出“秦长城平壤段”假说,依据《史记索隐》等记载,主张长城涵盖辽东至平壤区域。此说影响广泛,甚至被后世中国教科书及国际报告引用。
他的代表作《支那政治史纲领》被视为日本早期系统梳理中国政治史的概说书,其以史观主导的写作风格对学界影响深远,但也因服务于殖民背景下的地缘叙事而受争议。学者松本善海指出,稻叶的概说书虽确立时代划分新见解,但受限于日本东洋史学传统框架,直至宫崎市定《东洋的近世》问世,学界方突破其范式。稻叶的学术遗产既包含实证性历史地理研究,亦因与殖民政策的关联引发批判,其著作至今仍是探讨20世纪东亚史学与政治交织的重要案例。
稻叶君山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金谷怀春
《金谷怀春》是一部写爱情的小说,又名《怀春雅集》、《融春集》。作者不详何人,但见《百川书志》 注为“ 国朝三山凤池卢民表著,又称秋月著”。欣欣子在《金瓶梅词话》序中说是“前代骚人”卢梅湖著。此书大约产生于明中叶成化年间,在小说戏曲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明代戏曲家曾据以改编成《忠节记》、《怀春记》、《罗囊记》等有影响的传奇;名著《金瓶梅》 曾引用其中许多首诗词;孕育了才子佳人小说的诞生。不见此书的单行本,校点底本自《花陈绮奇言》中引出。书署“ 吴门翰史茂生选评”,校点时删其旁批及总评。
唐宋词欣赏
夏承焘著,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年出版。《唐宋词欣赏》所收三十九篇小文,都是有关唐宋词欣赏方面的作品。这三十九篇小文,大半是怀霜同志当年记录整理的。夏先生的说词,潇酒从容,举重若轻,能入而能出,能放复能收,如东坡这作文,“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得不止”,有水流云起、触处生春之妙。
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简称《十九信条》。清政府为挽救垂危的统治而颁布。武昌起义爆发,湘、陕等省相继响应,清政府受到极大震动。1911年10月29日(宣统三年九月八日)驻滦州新军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与第二混成协协统蓝天蔚等联名致电清廷, 提出 “政纲”十二条,要求速开国会,改定宪法,组织责任内阁,皇族不得出任总理大臣及国务大臣等。同日,山西又宣布独立。清政府见祸起肘腋,深恐“兵谏”军队入京变生不测。次日,摄政王载沣以宣统皇帝名义下“罪己”诏,特赦党人,并急忙起草修补实行宪政的文件。11月3日(九月十三日)颁布了《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宣布实行责任内阁制,皇族不得为总理大臣;规定国会有制宪、改宪、选举内阁总理大臣、宣战、媾和及决定财政等权力;皇室经费听由国会决议;皇帝权限和皇室大典由宪法规定等。这个文件较之以前颁发的《钦定宪法大纲》,对“君上大权”虽有所削减,但仍规定皇位世袭,不受侵犯;皇帝有权任命总理大臣和国务大臣,统率海陆军,而对人民的权利却只字未提。
唐律疏义
唐朝一部重要的法律文献。唐长孙无忌等奉敕撰。成书于唐高宗永徽年间。全书共分为十二篇,三十卷,五百条(现存《唐律疏义》为五百零二条)。分为律文和疏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唐律的律文。后一部分是律疏,即对法典原文的解释,它同法律条文具有同样的法律效力。第一篇名例律,共六卷五十七条,规定了唐律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第二篇卫禁律,共二卷三十三条,是关于警卫宫室和保卫关津要塞方面的法律;第三篇职制律,共三卷五十八条,是关于官吏职务及驿使方面的法律;第四篇户婚律,共三卷四十六条,是关于户籍、土地、赋税以及婚姻家庭方面的法律;第五篇厩库律,共一卷二十八条,是关于国有牲畜和仓库管理方面的法律;第六篇擅兴律,共一卷二十四条,是关于军队调动和兴造方面的法律;第七篇贼盗律,共四卷五十四条,是关于保护封建政权及其人身财产安全的法律;第八篇斗讼律,共四卷五十九条,是关于斗殴和诉讼方面的法律;第九篇诈伪律,共一卷二十七条,是关于欺诈和伪造方面的法律;第十篇杂律,共二卷六十二条,是关于处理各种比较复杂的关系的法律;第十一篇捕亡律,共一卷十八条,是关于追捕逃犯的法律;第十二篇断狱律,共二卷三十四条,是关于司法审判方面的法律。《唐律疏义》通过具体解释《永徽律》原文的方式,阐述了唐朝中期以前的法律思想和司法原则,主要精神在于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强化建立伦理等级制度。特别是在解释律文的同时还引用了大量律书以外的法令,对律书中规定的不够完备和不够周密的地方进行了补充。《唐律疏义》是我国保存至今的最古老最系统的封建法典。它不仅对维护唐王朝统治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且为后代各封建王朝立法提供了蓝本。日本、朝鲜、越南等亚洲许多封建国家的法律体系也深受其影响。因此《唐律疏义》在世界法律发展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瞎堂慧远禅师广录
瞎堂慧远禅师广录,四卷,宋慧远说,齐己、如本、祖淳、法慧编,师体序,葛郯序,颜度序,德光序(三序在卷二末),道能跋,附奏对语录,又云佛海禅师广录,内题佛海瞎堂禅师广录或语录,或佛海禅师语录。南岳下第十五世,嗣佛果勤。宋淳熙四年(1177)序刊。又名《瞎堂禅师语录》、《灵隐佛海禅师语录》、《佛海瞎堂禅师广录》、《佛海禅师广录》。四卷。主要收录其上堂、小参、示众法语等。收入《续藏经》第二编第二十五套。
无量寿经义疏
凡二卷,或一卷。隋代慧远撰。又称无量寿经疏、大无量寿经疏、大经义疏、净影大经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七册。系康僧铠所译无量寿经之注释书。于文前举出二藏二教之教判,以无量寿经为菩萨藏顿教所摄;次释经名,分科经文,一一解释文义。本书为无量寿经现存最古之注疏,其分科及三愿分类等方法,为古来之净土诸家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