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沈

- 姓名:蔡沈
- 别名:蔡沉,字仲默
- 性别: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
- 出生日期:1167
- 逝世日期:1230
- 民族族群:
蔡沈(1167~1230),南宋经学学者。一名蔡沉,字仲默,号九峰,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蔡元定子,朱熹门人。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生于南宋孝宗乾道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三年。史称年仅三十,即屏去举子业(《宋元学案》卷六七《九峰学案》),隐居九峰山,学者因称九峰先生。庆元党禁,元定以布衣编管道州,徒步数千里以从父。明英宗正统初,追諡文正。遵乃师之嘱,潜心研究《尚书》数十年,撰成《书集传》,“考序文之误,订诸儒之说,以发明二帝三王群圣贤用心之要”(《九峰学案》)。是书在朱熹原有书说基础上完成,不偏重汉唐以来的烦琐考据之法,而以浅近简明之文字诠释《尚书》,并纠正了不少前人之误解,尤其是阐扬了理学家的“圣贤传心说”,对封建纲常伦理说教及修齐治平之道,多所论阐。书中自序云:“二帝三王之治本于道,二帝三王之道本于心。得其心,则道与治可得而言矣。何者?精一执中,尧舜禹相授之心法也;建中建极,商汤、周武相传之心法也。曰德、曰仁、曰敬、曰诚,言虽殊而理则一,无非所以明此心之妙用也”(《书经集传序》)。宣称:“后世人主有志于二帝三王之治,不可不求其道;有志于二帝三王之道,不可不求其心”(同上)。元仁宗皇庆年间,是书与朱熹 《周易本义》、《诗集传》、胡安国《春秋传》等并列为官书,为科举所依据,遂成为元、明、清三代士人举子之必读课本。又承继象数学思想传统,受北宋邵雍《皇极经世书》中先天易学数学思想之影响与啓发,并承其父学,撰成《洪范皇极》一书,阐扬了一整套以数明象、明理、兼明人事之吉凶休咎的象数学思想、学说。指出:“体天地之撰者,《易》之象; 纪天地之撰者,《范》之数”(《洪范皇极序》),从数的角度讲论《尚书·洪范》,依照八卦两两相重而成六十四卦之成例,将《洪范》“九畴”之九畴数,扩衍为九九八十一畴数,以此八十一畴,作为构成《洪范皇极》的基本内容,如同六十四卦之为《周易》古经的本文一样。断言数乃构成宇宙的根本:“天地之所以肇者,数也;人物之所以生者,数也;万事之所以失得者,亦数也。数之体著于形,数之用妙乎理”(同上)。《周易》明象,《洪范》明数,其论数与象的关係有云:“数之与象,若异用也,而本则一;若殊途也,而归则同。不明乎数,不足与语象;不明乎象,不足与语数。二者可以相有,不可以相无也。”(同上)又其论数与理的关係有云:“物有其则,数者,尽天下之物则也;事有其理,数者,尽天下之事理也。得乎数,则物之则、事之理无不在焉” ( 《洪范皇极内篇》),“故静则察乎数之常,而天下之故无不通;动则达乎数之变,而天下之几无不获”(同上)。并且指出:“圣人因理以著数,天下因数以明理”(同上)。又提出数是由人主观自生的:“数由人兴,数由人成,万物皆备于我,咸自取之也”。(同上)其宇宙观亦同于程朱,如认为“有理斯有气,有气斯有形,而生生之理无穷焉”(同上);“理其至妙矣乎!气之未行,物之未生,理无不具焉;气之既形,物之既生,理无不在焉。浑然一体而不见其有馀,物各赋命而不见其不足。无形影可度也,无声臭可闻也,主万化,妙万物,人知其神,而不知其所以神”(同上)。其思想体系中,也有一些辩证法因素,认为事物的 “两” (对立)与其“一”(统一)是不可相离的,“非一则不能成两,非两则不能致一。两者可知而一者难知也;两者可见而一者难见也”(同上)。指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採取“变”(渐变) 与“化” (突变)两种形式,而事物的这种阴阳矛盾之对立与统一,正是事物变化发展之根本原因:“变者化之渐,化者变之成。变化者,阴阳之消长屈伸也。非二则不能久,非一则不能神”(同上)。此说显然受到张载思想之影响。全祖望称:“蔡氏父子(谓元定父子)、兄弟、祖孙,皆爲朱学干城”(《九峰学案》)。沉《书集传》之作,承其师说,不愧“干城”之称。而其《洪范皇极》,得自家传,完成乃父未竟之愿 (按元定尝究心于《洪范》之数而未及论著),则又体现出元定之学术特色。著作另有 《蔡九峰筮法》。
蔡沈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公冶长听鸟语纲常
《公冶长听鸟语纲常》一卷一则,仅两个半中国叶,六百八十一字,藏复旦大学图书馆。原书板框高一七五毫米,宽一○五毫米。中缝页码先四后三,并非从一开始,为原书如此。未署作者名,刊刻年代不明,亦未见著录。
伤寒摘锦
又名 《万氏家传伤寒摘锦》。伤寒类著作。明万全(约1495—1585) 撰。二卷。全有《育婴秘诀》 已著录。本书初刊于明嘉靖二十八年 (1549),因书中重点选摘 《伤寒论》 中有关六经脉证治法条文,间采《内经》等医籍有关论述为补充,故名“摘锦”。上卷为三阳经病之证治。下卷除记有三阴经病之证治外,尚记有伤寒两感,差后劳复、阴阳易、痉、湿、喝,霍乱等脉证治法,并逐条注释。由于所选条文除摘自 《伤寒论》 外,还取自 《内经》等医籍。注释简明切要,有助于读者对《伤寒论》 的理解和研究。有清康熙间视履斋刻《万密斋遗书》本,乾隆四十三年(1775) 《万密斋医学丛书》重印本。
针方六集
针灸丛书。6卷。明·吴昆撰。刊于1618年。卷1《神照集》,论经脉流注经穴及奇穴;卷2《开蒙集》,载《窦太师标幽赋》(吴注)、八法针方(八穴)、五门针方(十二经井、荥、俞、经、合),及十二经补母泻子法;卷3《尊经集》,集录《内经》中有关针灸的内容共148节;卷4《旁通集》,为作者阐发针灸学的一些言论45节,修金针赋24条,对于八法的理论尤多独特的见解;卷5《纷署集》,分述身体各部位的腧穴(与卷一内容或有重复);卷六《兼罗集》,载玉龙歌等歌赋注释以及灸法等。
冲虚至德真经义解
宋徽宗撰。本书鲜见其它传本。仅存《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4篇,其余4篇阙,可与《道藏》中金高守元《冲虚至德真经四解》所收宋徽宗《义解》互证。宋徽宗释道家哲理和养生之学。
文王金钱课
自古之说,卜灵之为道,通于神明。所以断吉凶,决忧疑,辩阴阳于爻象,查变化之元机。此其义为至精,而其事为至大。圣经曰:至诚之道,可以前知。故问卜者,不诚不格,占卦者妄断不灵。此二语实定论也。每见世人遇事即卜,而诚之一字。昧焉罔觉,或饮酒茹晕,或淫邪不洁,迨至临时祝告,遂欲感格神明,不亦惑乎。或托亲朋,或委奴仆,至此问卦者。八卦能通天地理,万事总在诚者灵。
老实人
现代短篇小说集。沈从文著。上海现代书局1928年7月初版。收《自序》1篇,《船上岸上》、《雪》、《连长》、《我的邻》、《在私塾》、《老实人》、《一件心的罪孽》、《一个妇人的日记》等短篇小说8篇。本集的作品,有描写边地淳厚民俗、朴素人情的《船上岸上》、《雪》,有记叙旧军队生活的《连长》,有反映旧教育制度弊端的《在私塾》等。《我的邻》描写居住在大学区附近公寓的所谓大学生们,他们白天不是唱戏就是“大正琴”独奏,晚上不是“臊骂着各式各样的娘”就是通宵达旦的打牌赌博,害得“我”这个必须靠每天写“一千字”小说的稿费度日的穷书生整日受着“无形的鞭子”的煎熬。《老实人》记叙靠卖文为生的青年作家自宽君,一日在北海公园里遇见“两个学生模样的女人”在看他写的一本书,他想听听对自己著作的“批评”,就跟踪她俩,结果被公园里的警察诬陷他来公园“捣乱”,硬把他带到警厅拘留所坐了4天牢,“这真象一种传奇一种梦!”暂缺《一件心的罪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