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洙

王洙
  • 姓名:王洙
  • 别名:字原叔
  • 性别:
  • 朝代:北宋
  • 出生地:应天宋城(今河南商丘)人
  • 出生日期:997年
  • 逝世日期:1057年
  • 民族族群:

王洙(997年~1057年)北宋学者,字原叔,应天宋城(今河南商丘)人。少聪悟博学,记问过人。天圣二年进士及第(《隆平集》卷一四),为庐州舒城尉。调贺州富川县主簿,未行,晏殊荐其才,为应天府学教授。召为国子监直讲,迁大理评事、史馆检讨,知太常礼院、天章阁侍讲,同判太常寺。坐苏舜钦监进奏院祠神饮酒事,贬知濠州,历知襄、徐、毫州。召还,充史馆修撰,拜知制诰,权判吏部流内铨。至和元年,为翰林学士。三年,改侍读学士兼侍讲学士。嘉祐二年卒,年六十一。


王洙以文儒进用,博学强记,范仲淹谓其“文词精赡,学术通博,国朝典故,无不练达”(范仲淹《乞召还王洙及就迁职任事札子》)。朝廷有大故实,多就以考正。尝预校《史记》、《汉书》,修《崇文总目》、《国朝会要》、《集韵》、《祖宗故事》、《三朝经武圣略》、《乡兵制度》。编《杜工部诗集》为二十卷,并撰序,以后之杜甫诗集皆沿其本。著有《易传》十卷、杂文千馀篇,《宋史·艺文志》七又著录其有《昌元集》十卷,文集今不存。其著述今存者《王氏谈录》一卷(或署王钦臣撰),有《百川学海》本。《全宋诗》卷二○二录其诗五首。《全宋文》卷四七八收其文十二篇。事迹见欧阳修《翰林侍读学士王公墓志铭》(《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一)、《宋史》卷二九四本传。

王洙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岭海兰言

岭海兰言

区金策编著的《岭海兰言》,对养兰之理法研究颇深,说理贴切,含意精深,读之如含橄榄回味无穷。每章每节均有精妙之理。“序言”首句:“天下之理,一而已”。养兰如能真正明白“一”的道理,可谓精矣。

梁武帝演义

梁武帝演义

清代白话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全称《精绣通俗全像梁武帝西来演义》,一名《梁武帝全传》,十卷四十回。永庆堂本题“天花藏主人新编”,永庆堂为清康熙问书坊,天花藏主人为清初著名小说家,参见附录小传。亦有论者怀疑此书并非出于天花藏主人之手。今存永庆堂余郁生刊本、绍裕堂刊本、嘉庆间抱青阁刊本、咸丰间重庆裕国堂刊本,后三种均系据永庆堂本重刻。现有春风文艺出版社整理出版的校点本。

魏忠贤小说斥奸书

魏忠贤小说斥奸书

全称《峥霄馆评定出像通俗演义魏忠贤小说斥奸书》,简名《斥奸书》。章回小说。明陆云龙著,一说为明冯梦龙著。八卷四十回。书成于崇祯元年。叙魏忠贤一生劣迹。魏忠贤原名魏进忠,河间肃宁人,自幼与纨袴子弟鬼混。时年大旱,父母双亡,进忠为债所逼,割了阳物,休妻进京谋事。后入宫至司礼监,与东宫小爷相善。小爷登基,魏随之高升,作司礼监秉笔,受莽袍玉带,成为近臣。魏与圣上乳母客氏相勾结,先设计陷害老太监王安,从而掌东厂大权,各监局库厂大权均落其亲信把持,恩宠日深,改名忠贤。纵帝声色狗马,选三千精壮宦官操练,为家兵,广收党羽,与客氏内外呼应,剪除异己,扰乱朝纲。田尔耕、崔呈秀等皆拜魏为父。魏党陷害无辜,打击忠良。利用权势,搜刮民财,大封魏客子侄,建生祠,无所不为。崇祯即位,打尽魏党,平反冤狱,魏自缢而死。存明崇祯年间峥霄馆刊本,首有盐官木强人、草莽臣自叙;罗刹狂人序,残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今所见仅明崇祯元年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天津人民图书馆。此二藏本均缺第十三至二十一回,第三十五至四十回,计十五回,仅存二十五回。(目录四十回全,然与正文回目有此异,会不予齐一,以存原貌。)

答手诏条陈十事

答手诏条陈十事

《答手诏条陈十事》是北宋名臣范仲淹于1043年(庆历三年)九月,在宋仁宗连日催促下,认真总结其从政28年来酝酿已久的改革思想,呈上的新政纲领,提出了十项改革主张: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推恩信、重命令、减徭役。该文写成后,立即呈送给宋仁宗。宋仁宗和朝廷其他官员商量,表示赞同,便逐渐以诏令形式颁发全国。于是,北宋历史上轰动一时的庆历新政就在范仲淹的领导下开始了,范仲淹的改革思想得以付诸实施。但由于既得利益集团所代表的保守势力的反对等原因,范仲淹的改革十策在“庆历新政”中推行失败。收录于《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43》和《宋史/卷314》以及《皇朝文鉴 (四部丛刊本)/卷43》。

华严经纲目贯摄

华严经纲目贯摄

华严经纲目贯摄,一卷,清.永光录集。

证契大乘经

证契大乘经

唐中印度沙门地婆诃罗译,与《佛说大乘同性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