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韶

- 姓名:彭韶
- 别名:字凤仪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莆田(今属福建)人
- 出生日期:1430年
- 逝世日期:1495年
- 民族族群:
彭韶(1430年-1495年),明代诗文作家。字凤仪。莆田(今属福建)人。天顺元年(1457)进士,授刑部主事,迁员外郎。成化二年(1466)上书忤旨,诏下狱,给事中毛弘等救之,不听,卒输赎。寻迁郎中,又因事复下狱,言官争力救,得释。当是时,他与何乔新齐名,并有重名,一时称何彭。后擢为副都御史,巡抚应天。弘治中,官至刑部尚书。事关大体,他皆能抗疏极论,贵戚近幸深疾之。其志不能尽行,连章乞休。卒年66岁,谥惠安。他是一位有正义感的官吏,在他兼理盐法期间,比较同情盐户的痛苦,曾绘八图上进,并各系以诗。如《煎盐图》:“鹾液泛清冷,牢盆戒修洁。分番忽后时,及此旺煎月。一勺尽倾泻,万灶俱焚爇。沉沉红雾收,蹙蹙晴波竭。敛之日盈箕,凝华灿如雪。点检入公私,中心更烦热。荆妻慰苦颜,摩挲汗流血。却叹戍边人,垂老有离别。”煎盐虽说困苦,但尚能夫妻相守,比起戍边人,垂老仍然离别,还可自慰。这是更为沉痛之辞。其诗辞采不够精美,意境不够浑成,但这种有风骨的诗作毕竟与“神瘠而貌腴”的台阁体有所区别。著有《从吾滞稿》12卷。
彭韶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五虎平南
《五虎平南》(又名《五虎平南狄青后传》)承续《征西》故事,叙述以狄青为首的五虎将率兵南征,平定广源州依智高叛乱的经过,以及狄青的两个孪生子狄龙、狄虎在出征中与敌方女将段红玉、王兰英之间的爱情纠葛,同时也穿插了包拯、狄青与朝中奸佞斗争的线索。
尚书集传或问[标点本]
二卷。宋陈大猷 (生卒年不详)撰。其字、号均不传,两浙路东阳(今属浙江省)人。绍定二年(1229)进士,由从仕郎历六部架阁,事迹不详。大猷论《尧典》“敬”字条下,首举“心之精神谓之圣”,其学盖出于杨简。大猷先有《尚书集传》,《或问》专论前书去取诸说之故,与朱熹《四书或问》体例相同,持论与朱熹多有不同。陈大猷嘉熙二年(1238)三月《进书表》称“臣所编《书集传》十二卷,《集传或问》三卷,缮写成一十五册。”是该书本名《集传或问》,卷数当为三卷。瞿氏《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著录宋刻本,题“《书集传》十二卷、《或问》二卷”,是此书宋时已省称《或问》,卷数亦改并为二卷。现有元刻本,藏北京图书馆,《书集传》十二卷、《或问》二卷俱在,《总目》谓“《集传》 已佚”,不确。
饬终津梁
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法师对临终助念一事极为重视,特地根据当时的具体时节因缘,于一九三零年发表了《临终三大要》一文,李园净居士根据《临终三大要》编写了这本指导临终助念的专辑《饬终津梁》。
念佛镜
凡二卷。唐即道镜、善道共集。全称求生西方净土念佛镜。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系以对比方式提出念佛门与其他法门,而鼓吹念佛一行。题名念佛镜,意在照明念佛行人,增益信心,断除疑惑。内分十一门,阐释念佛之名义、体德等。依次为:劝进念佛门、自力他力门、念佛得益门、已得往生门、校量功德门、校量斋福门、疑谤得罪门、誓愿证教门、广摄诸教门、释众疑惑门、念佛出三界门。此外,有关道镜及善道之传历不明,一般推测彼等为本文中常述及之大行和上之门人,约为贞元、元和时代人。
大方广佛华严经愿行观门骨目
简称《华严经骨目》、《骨目》。佛教著述。唐湛然撰。二卷。讲解“八十华严”各品的主要内容。不分门类,按各品顺序逐一解说,“略摄纲要,用拟观本”。见载于日本《大正藏》。
摩登女解形中六事经
附东晋录,为此女说眼鼻口耳声步不净而证果,摩登伽经第一品异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