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元恺

董元恺
  • 姓名:董元恺
  • 别名:字舜民,号子康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江南武进(今属江苏)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董元恺(?—1687),清词人。字舜民,号子康。江南武进(今属江苏)人。顺治十七年(1660)举人,次年即因罹江南奏销案被黜。以佳公子而怀才不遇,遭此打击,遂漫游四方,登山临水,凭吊古迹,“以抑塞磊落之才,使飞扬跋扈之气;以嵚崎窈窕之遇,抒缠绵凄怆之怀”,所为词“哀乐过人,一往有深情”(尤侗《苍梧词序》),慷慨激昂之处,风格最近陈维崧《湖海楼词》。晚年远游归里,足迹常在阳羡山水间,论者以为其词乃阳羡派词风之一翼。著有《苍梧词》。生平事迹见尤侗《苍梧词序》、《清名家词》作者小传。

董元恺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织田信长

织田信长

《织田信长》是以日本战国时代为背景的时代小说,作者是山冈庄八。本书主要讲述了织田信长从统一尾张到重立将军、控制京畿,最后在事业巅峰遭部将背叛,梦断本能寺的悲壮一生。日本畅销巨著《德川家康》的作者山冈庄八,以文学化的传奇之笔再现了织田信长从统一尾张到重立将军、控制京畿,最后在事业巅峰遭部将背叛,梦断本能寺的悲壮一生和狂傲盖世的独特个性。笔法轻快,情节跌宕起伏,读来让人心潮澎湃。

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

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

研究专著。今人李长之著。商务印书馆1940年初版,属中法文化丛书之一种。该书是对李白其人其诗的批评,但受西方文论影响,采用了类似作家传记的文体和夹叙夹议兼有抒情的笔调,显示了著者本人的鲜明个性。全书分导论、李白求仙学道生活之轮廓、道教思想之体系与李白、李白从政、李白的文艺造诣、李白之为人等章,不以逻辑推理胜,却极富感悟与启示力。如论李白其人其诗的本质是为生命与生活而奋斗,其价值在于给人以解放,这也就是李白作品充满豪气和生命力的根源;如以道教思想体系一一与李白诗作、行为对照,以说明李白信奉道教之深;如论李白性格之真与重感官享受,李白之寂寞和虚无等。全书文采斐然,尤为重要特色。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义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义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义,两卷,圆瑛大师著。

安养抄

安养抄

凡七卷。撰者不详。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四册。本书系集录有关安养极乐净土及往生者等诸论题之经论章疏之说而成。内容系由八十六项目集成,于每一项目之下,皆援引诸多经论章疏之文,若为撰者之自说,则标以‘私云’等字,以示区别。本书所引用或有关之书籍颇多,如净土三部经及其异译本、大品经、大乘同性经、心地观经,真谛之无量寿经疏、智顗之十疑论、昙鸾之往生论注、道绰之安乐集等,其中含有很多珍贵之古逸书。本书有日本东大寺所藏平安末期之写本。

金刚光焰止风雨陀罗尼经

金刚光焰止风雨陀罗尼经

一卷,唐菩提流志译。佛在摩伽陀国逢暴风雨,说制伏为风雨害之恶龙之坛法神咒,终则大身檗噜荼王自座起,复说降伏恶龙之神咒。名曰金刚觜光焰睒电真言,檗噜荼为金翅鸟,故名金刚觜。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凡十六卷。印度提婆设摩(梵Devas/arman ,意译天寂、贤寂)造,唐玄奘译。又作说一切有部识身足论。略称识身足论。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乃阿毗达磨六足论之一。本论说明识心与肉身相应具足,应如法修行。有七千颂,分为六品,即:目干连蕴、补特伽罗蕴、因缘蕴、所缘缘蕴、杂蕴、成就蕴。初品论破目干连之过去无体现在有体说,建立说一切有部之教义;第二品论破补特伽罗论者之有我说;第三品以下叙述教义,显明我空法有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