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勋

李承勋
  • 姓名:李承勋
  • 别名:字立卿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嘉鱼(今属湖北)人
  • 出生日期:1473年
  • 逝世日期:1531年3月22日
  • 民族族群:

李承勋(1473年-1531年3月22日),明朝将领。字立卿。嘉鱼(今属湖北)人。弘治六年(1493年)进士,由太湖(今属安徽)知县迁南京刑部主事,再迁南昌知府。正德初年,江西北部爆发农民起义,以华林山(在今奉新县西南、高安县西北、上高县东北间)为根据地,称华林军,克州府,杀明将,一时势盛。承勋招抚起义军叛徒,并率军镇压,内外策应,遂平华林军,以功超迁浙江按察使。历陕西、河南左、右布政使,又以右副都御史巡抚辽东。时边备久弛,开原(今辽宁开原北)尤甚。承勋到镇后,请得明廷允准,领得帑金数十万两,修补城堑墩堡,筑铁岭(今属辽宁)、抚顺等城以扼要冲,招逋逃以开屯田,边防乃强。嘉靖六年(1527年)十月,任刑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十二月,改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提督团营。次年三月,掌都察院。八年二月,复任兵部尚书,兼督京营。十年春,上疏议陕西三边、河西、云南、交阯等边镇应因地制宜加强。三月卒。

李承勋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樊川文集

樊川文集

诗文集。唐杜牧撰。二十卷,外集一卷,别集一卷。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太和进士。曾在江西、宣歙等地节度使幕中任幕僚,后又任黄州、池州、睦州、湖州刺史,官至中书舍人。后人称“小杜”。有经邦济世抱负与忧国忧民情怀,其古诗多反映这类内容。在七言绝句创作上有独特成就,其七绝或咏史,或抒情,或写景,无不俊逸脱俗,爽朗清新。创作有多方面成就。诗文俱佳,诗成就尤高。诗多律体、绝句。内容有以论政、强兵、反佛来阐述其主张,表达削平藩镇势力,平治天下的雄心。有表达诗人意气抱负及感伤时事的。古体诗题材广泛,笔力峭健。

医辨

医辨

医话,明朝王肯堂撰,成书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该书上卷列中风、虚劳、水肿、胀满等十七证,中卷列伤饮食,中寒、伤暑、伤湿等二十四证,下卷列吐血、溲血、眩晕、惊悸恐等二十六证。现存日本元禄五年(1692)刻本,藏于上海图书馆。

隋宫两朝演义

隋宫两朝演义

隋宫两朝演义,6册100回。民国十八(1929)年十月出版。张恂子著,王小逸评。又称《隋代宫闱史》、《话说隋朝三十七年》本书主要叙述自隋文帝杨坚夺取周室天下,经隋炀帝杨广,并及两位恭帝杨侑、杨侗,共三十余年间的隋朝历史。其中主要讲述宫闱秘辛、朝野轶事。虽然书中情节多有杜撰,但开凿大运河的壮举、隋堤广植柳树的诏令(赐柳姓杨,后称“杨柳”),以及扬州观琼花的韵事,都给中国历史和文学上平添了诗人化的一笔。“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隋朝短暂的历史足以警示后人。

同文馆唱和诗

同文馆唱和诗

十卷。宋邓忠臣等 (生卒年不详)撰。忠臣,字谨思,别号玉池先生。湖南长沙人。熙宁进士,官大理丞,迁考功郎。同文馆本以待朝鲜使人。时邓忠臣等同考校,即其他为试院,因录同舍唱和之作,汇为一编。按《宋史·艺文志》有苏易简《禁林宴会集》,欧阳修 《礼部唱和诗集》。此书独不著录。《宋志》最为舛漏,恐为偶遗之。其相与酬答者,邓忠臣而外,为张耒、晁补之、蔡肇、余干、耿南仲、商倚、曹辅、柳子文、李公麟、孔武仲等共十一人。又有名曰向、曰益二人。益疑即温益,向则不知何人。张来、晁补之、蔡肇、耿南仲、李公麟、孔武仲、温益七人《宋史》有传。邓忠臣、商倚并入元祐党籍。惟余干、柳子文行事不概见。曹辅并非靖康时为枢管者,楼钥误合为一,王应麟《困学记闻》已辨之。集中不著唱和年月。考《宋史》张耒、晁补之传,俱称元祐初为校书郎。又据曹辅诗云:“九人同日锁重闱”,而柳子文又有“毛遂未至空连房”句,注云:“周舍十九人,余独后入”。疑试官许先后入院,宋制本自如此。时共事十九人,而集中阙其八人,盖古人真朴,不强为其所不能。诸家专集,惟张耒《柯山集》、晁补之《鸡肋集》、孔武仲 《清江三孔集》,至清尚存于世。其余如蔡肇之《丹阳集》、邓忠臣之《玉池集》,已佚不传。其余并有集无集亦不可考。残篇阙句,借此以获见一斑。即有集诸人,以集本校之,亦颇互异。如晁补之五言官醪持饷妇,《鸡肋集》 “官醪”作 “宫壶”。七言诗似凉风凄有兴句,《鸡肋集》“凄有兴”作“来有思”。此类颇多,题目亦往往不相合,亦未尝不藉为参订之助。此集收入《四库存全书》存目。

律吕阐微

律吕阐微

十卷。清江永撰。是书将康熙皇帝论乐的五条作为《皇言定声》一卷,放在全书之首。江永没未列《律吕正义》,所以对西洋的五线、六名、八形号、三迟速都不能理解。江永作书大旨以明代朱载堉为宗,只有方圆周径用密率计算,与朱载堉稍有不同。江永对朱载堉的书进行疏通证明,具有条理,而且其以蕤宾倍律之率生夹钟之法,又能补朱书之不足。书中虽稍有瑕疵,但瑕不掩瑜。是书有《四库全书》本。

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

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

简称《律钞资持记》、《资持记》。律学著述。宋元照撰。三卷(或十六卷)。系唐道宣《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的注释书。据元照自序称,《四分律》译传东土,“虽九代相承,而六师异辙”,故在随文注释之前,略标五例:“一曰定宗、二谓辨教、三叙引用、四明破立、五示缺疑”,以明本书宗旨。本书注释详尽,以法华开显圆意,为《四分律》学者所共推重。现存宋刻本,并见载于日本《续藏经》及《大正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