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融

吴融
  • 姓名:吴融
  • 别名:字子华
  • 性别: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 出生日期:850年
  • 逝世日期:903年
  • 民族族群:

吴融(850年-903年),字子华,行大,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自少力学,富有文藻。广明、中和间即享盛名,虽久困名场而同辈事之如先达。曾隐居润州茅山西,又徙居长洲(今江苏苏州)。龙纪元年登进士第,旋为韦昭度辟掌书记,随军讨蜀。累迁侍御史。乾宁二年,因事贬官,流寓荆南,依节度使成汭。次年冬,召为左补阙,以礼部郎中为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天复元年,昭宗复位,融撰诏书十余篇,顷刻即成,且简备精当,为昭宗所激赏,遂擢为户部侍郎。是年冬,朱全忠犯京师,昭宗避往凤翔,融扈从不及,流寓阌乡。三年,召为翰林学士,迁翰林承旨学士,卒。融诗文兼擅,亦留心翰墨,工行楷。与诗人韩偓、方干、贯休等人交往唱和,并为贯休《禅月集》作序。其诗多为纪游题咏、送别酬和之作,个别诗篇如《彭门用兵后经汴路》、《华清宫》等诗,亦能反映唐末战乱现实,讽刺时政。《废宅》一诗,亦寓意悠远,薛雪称之为“晚唐绝唱”(《一瓢诗话》)。辛文房称其诗“靡丽有余,而雅重不足”(《唐才子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亦评云:“以文章工拙论之,则融诗音节谐雅,犹有中唐之遗风,较(韩)偓为稍胜之焉。在天祐诸诗人中,闲远不及司空图,沉挚不及罗隐,繁富不及皮日休,奇闢不及周朴。然其余作者,实罕与雁行。”《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吴融诗集》四卷、《制诰》一卷,《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唐英集》三卷,《宋史·艺文志》则记《吴融赋集》五卷。今有汲古阁本《唐英歌诗》三卷传世。《全唐诗》编其诗为四卷,见卷六八四至卷六八七。《全唐诗补编·续补遗》卷九补其诗一句,《续拾》卷三六又补收三首一句。文一六篇,见《全唐文》卷八二○。生平事迹见《唐摭言》卷五、《北梦琐言》卷四、《新唐书》卷二○三本传、《宣和书谱》卷一○、《唐诗纪事》卷六八、《唐才子传校笺》卷九。

吴融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诗话人生

诗话人生

黑塞的文学生涯以诗歌创作为始,又以诗歌终结;他第一本诗集《浪漫之歌》,收集了他从15岁开始的诗歌创作,而最后一首诗《残枝嘎响》,完成于他去世的前一天。 在黑塞诗作生涯的近70年间,他共作诗约1400首,其中800多首由他亲自编辑成15本诗歌选集。 黑塞的诗深受德国人民的喜爱,他的诗纯真缠绵,篇篇都是真情流露,不仅语言细腻委婉、简洁朴实,风格也尤为清新、自然流畅。 《诗话人生——黑塞诗选》从作者15部诗集中甄选了275首精品,分“少年篇”、“青年篇”、“中年篇”、“老年篇”和“晚年篇”五个部分。

海岳名言

海岳名言

一卷。北宋米芾撰。是编所録为米氏平日论书之语,表题 “名言”,当係后人所加。辞句豪快,其旨大抵宗魏、晋而薄唐、宋,从唐欧阳询、徐浩、薛稷、顔真卿、柳公权至宋蔡襄、沉辽、黄庭坚、苏轼、蔡京、蔡卞等,无不论难抨击。讥诋欧、柳书为丑怪恶札之祖;徐书肥俗更无气骨,薛稷大字用笔如蒸饼;顔鲁公真书便入俗品,云云。不免于言矜肆之习,抑扬太过。而所论运笔、布格之法,自有独到语,自抒心得,实能脱落蹊径,别阐精微,为书家之圭臬,临池者所宜探索也。然止二十余项,仅属小篇而已。刊有《王氏书苑》 本、《百川学海》 本、《说郛》 本、《美术丛书》 本、《盐邑志林》本、《四库全书》本、《横山草堂丛书》本、《湖北先正遗书》 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秋声集

秋声集

元诗别集。黄镇成撰。《四库全书》曾据两淮马裕家藏本编入别集类。《秋声集》传世各本卷数并不一致。有9卷本,现存明洪武十一年(1378)黄钧刻本;有10卷本,现存明嘉靖十二年(1533)王锦刻本,并有附录1卷,顾嗣立编《元诗选》所据即10卷本,卷首有郑潜序;有4卷本,现存明人何望海刊本、清顺治十一年(1654)萧雯刻本及数种清抄善本,《四库全书》即以4卷本为底本。4卷本流传较广,卷首有黄镇成(署为秋声子)自序。卷1为歌,卷2为五言古诗、五言排律,卷3为五七言律诗,卷4为七言绝句、五言绝句。在自序中,黄镇成这样作了解题:“秋声可有可无,余言亦可有可无,故录之以为《秋声集》。”集中的诗以七言绝句数量最多,水平也高于其他诸体。总的来说,黄镇成诗以表达优游山水的隐逸情怀为主调。《四库全书总目》对《秋声集》评价不高,说:“今观其集,大抵边幅稍狭,气味稍薄,盖限于才弱之故。”但总目又指出:“然近体出以洁雅,古体出以清省,亦复善用其短。故格韵楚楚,颇得钱郎遗意,较元代纤秾之体,固超然尘壒之外也。”

古今风谣

古今风谣

民谣集。明杨慎辑。一卷(一作两卷)。慎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明代文学家,正德进士,授翰林修撰。世宗时,以直言极谏贬云南永昌。少时即以诗文知名,后受业李东阳门下,诗有拟古倾向,贬谪后,多感愤之作,一生所著甚丰,词曲、杂著等百余种,亦重视民间文学,后人辑有《升庵集》,散曲有《陶情乐府》。是书系杨慎居云南时,为游目遣怀,博采古书及民间流传之歌谣成集,故名。成书于嘉靖二十二年(1543)。约两万字。收入自上古至明代嘉靖时期的古今民谣280余首。为我国较早的民间歌谣专集。编者博览群书,广为采撷。从先秦古籍及历代有关文献中,搜罗摘引时谣、童谣、韵语和注文,以古籍传引的先后为序,加以编排。所选歌谣,内容多牵涉时政和对历朝人物的评价。

西征石城记

西征石城记

纪实性著作。不分卷,全1册。明马文升撰。马文升(1426~1510),字负图,别号约斋,又号三峰居士、友松道人,河南钧州(今禹州市)观耜园村人。景泰年间进士,50多年的仕宦生涯中几起几落,历任按察使、大理寺卿、兵部侍郎、左都御史、兵部尚书等职,累次成为朝中重臣,先后多次为朝廷解决边患和变乱,为官清正,尤重名节,卒后谥号“端肃”。成化四年(1468年),蒙古番王孛来毛里孩侵扰固原,固原民张把腰、满四等人乘机掳掠,平凉卫总兵缉拿张把腰、满四等,张把腰等逃入石城。明廷敕令都御史陈介率陕西、宁夏卫兵平叛,出师不利,后又遣都察院右都御史项忠为总督,以兵五万征讨,弘治十六年(1503年)平叛成功。该书即是对上述史实的记录。事又见《明史》卷一七四。《西征石城记》今收入《中国西北文献丛书》,见第一百册。

续灯正统

续灯正统

凡四十二卷,另有目录一卷。清代僧别庵性统编,康熙三十年(1691 )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四册。辑录宋末至明代禅林耆宿之略传与机缘问答。共收录临济宗大鉴下第十六世至第三十五世、曹洞宗大鉴下第十六世至第三十七世,以及法系未详者,约计二千三百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