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肩吾

- 姓名:施肩吾
- 别名:字希圣
- 性别:男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780
- 逝世日期:861
- 民族族群:
施肩吾(780—861),字希圣,号栖真子、华阳真人。睦州分水(今浙江桐庐)人。曾寓居吴兴(今浙江湖州)、常州武进(今属江苏),故亦称吴兴人或常州人。早存隐居之情,曾居四明山学道求仙。元和十五年登进士第。因自伤孤寒,深惧仕途险巇,遂不干禄即离京东归。酷好道教神仙之术。以洪州(今江西南昌)西山为道家十二真君羽化之所,慕其真风,幻想成为第十三真君(参《西山静中吟》),故投老于此。致有误其籍贯为洪州者。有人据《岛夷行》一诗,疑其曾至今澎湖列岛,聊备一说而已。施肩吾诗名早播。张籍《送施肩吾东归》诗云:“早闻诗句传人遍。”所作《百韵山居》诗(今存四句)才情富赡,盛传一时。《岛夷行》反映海岛居民生活,题材新颖,为唐诗中不可多遘。为人风流少检,虽志慕轻举飞升,而又流连声色,好为冶游香艳之词,故胡震亨云:“施肩吾学道西山,自托群真之一,而章句尚艳硕,乏韵致,未稔何以御风?”(《唐音癸签》卷七)张为《诗人主客图》列其为广大教化主白居易之及门者。《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施肩吾诗集》一○卷、《辨疑论》一卷,已散佚。《郡斋读书志》著录《西山集》(按即《施肩吾集》)五卷、《群仙会真记》五卷。《直斋书录解题》又著录《钟吕传道集》三卷、《华阳真人秘诀》一卷。《宋史·艺文志》及《唐才子传》著录《三住铭》一卷。《直斋书录解题》以下所著录有关神仙羽化之作,疑多为宋以后道教徒所伪托。《全唐诗》卷四九四录施肩吾诗一卷。《全唐诗逸》卷三收断句一联。《全唐诗补编·续补遗》卷六收佚诗八首。《续拾》卷二七又补二首又四句。《全唐文》卷七三九录其文九篇。事迹见《唐摭言》卷八、《新唐书·艺文志》、《唐诗纪事》卷四一、《唐才子传校笺》卷六、《万姓统谱》卷四等。
猜你喜欢的书
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
俄国普列汉诺夫著。最初发表在《科学评论》杂志1888年第3、4期,后载于1905—1908年出版的《二十年间》文集,后收入《普列汉诺夫全集》第8卷。针对民粹派的“英雄”史观和齐美尔、什塔姆列尔等人的唯意志论,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指出唯物史观认为个人的自由活动是必然性的自觉表现。认为引起社会关系改变的生产力的发展,归根到底是历史进步的普遍原因;某一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历史环境,是不同民族的历史运动的特殊原因;在历史上起着作用的人物的个人特点和不同的历史偶然性,是社会运动的个别原因。强调,“每一个成了社会力量的杰出人物,都是社会关系的产物”。杰出人物比别人看得更远,他们是倡导者和组织者,比别人更能促进解决重大的社会任务。但是,杰出人物的作用只有在认识了历史规律性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伟大的历史改造任务是以群众为主体来完成的。杰出人物由于他们的智慧和性格特点,可能改变事件的个别外貌及其某些局部后果,但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一般方向。该书以法国历史为例,写得极为生动而又深刻。是研究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的马克思主义名著。中译本由唯真校译,莫斯科外国文书籍出版局1946年版,后编入三联书店1961年《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
空剑峰
深夜,蕾梦蒂侧身聆听,又传来两下响声。声音很脆,却又很轻,不像夜里经常听到的一般声音;引起了一个善於推理的中学生和亚森·罗蘋的一场斗智、斗力的角逐过程。
峤雅
诗文别集。上、下两卷。明邝露撰。邝集初刊于明思宗崇祯(1628—1644)间,分体编辑,从乐府始,依次为五古、七古、五排、五律、七律,独缺五、七言绝句,可见并非完本。集前有阮大铖序,正文乃邝露亲自手书开雕,极精美。入清后,有雪海堂精刊本。此编补入许多作者晚期作品。清高宗乾隆(1736—1795)初年,邝氏族人邝天辅重镌此书,误将部分书页倒置,成为有严重缺陷之本。清文宗咸丰元年(1851),邝氏裔孙邝廷瑶重刊此编。并加笺注,如张维屏所言,“题有根据,必考其由来;诗有运用,必为征所自出”(张序),十分详尽,并改正了邝天辅本的错谬,分为十二卷,前十一卷为诗,第十二卷为文。鉴于明末清初粤中有两部《峤雅》,一为邝氏诗文集,一为区怀瑞所辑粤人诗,为避免相犯,廷瑶将此编更名为《雪海堂集》,刊行时名为《海雪集笺》,绮错堂藏板,有咸丰(1851—1861)间刻本。
李铁君文钞
2卷。清汉军旗人李锴撰。收录所著文章,计赋、论、序、跋、书、记、表、传等14类,凡80篇。可资了解清代满族思想文化发展之参考。有《辽海丛书》本。
荡寇志
清代长篇章回小说,又名《续水浒传》,共140回,又附“结子”1回。作者俞万春(1794~1849),字仲华,别号忽来道人,浙江山阳人。《荡寇志》始写于道光丙年(1826)成于道光丁未(1847)年。全书接续金圣叹《水浒传》70回本。叙写朝廷管营提辖陈希真之女陈丽卿被高衙内所逼,逃离京都。父女二人投奔亲戚刘广,又结识刘广姻家官军将领云天彪,由于奸臣逼迫,他们不得已在猿臂寨“落草”。但他们“尊王反寇”,专门勾结官兵,民困攻杀梁山泊起义军。后在云天彪引荐下,为朝廷录用。最后与官军张夜所部一道大破水泊梁山、擒获一百零八将,非死即诛。小说对梁山农民起义军极尽污蔑之能事,给他们加上“倡为盗首、潜蓄异谋、怙恶不悛、罪大恶极”等罪名。斥之为“洗涤百姓的杀人放火之徒’。而对陈希真、张叔夜等人则极尽美化之能事。男的仙风道骨、仪表堂堂;女的艳媚无双、清丽可人。他们本领超群、所向无敌。《荡寇志》充分表达了地主阶级的思想感情,迎合统治阶级的需要。它一出笼立刻被奉为经典之作,得到统治阶级的青睐和称颂,是一部否定和仇恨农民起义的代表作。作品虽情节较呆板,艺术效果也不真实,但写作严谨,文笔准确、流畅、人物刻画形象贴切。此书咸丰三年(1853)初刊,后多有翻刻。198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戴鸿森校点本《荡寇志》。
自说经
《自说经》(巴利文:Udana),为佛教典籍,此经在上座部佛教的巴利语《巴利大藏经》中收于小部 (佛经)十五尼柯耶第三部。该经主要是叙述佛陀(释迦牟尼)从证得缘起法至入涅槃的一生游行教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