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汝适

- 姓名:温汝适
- 别名:字步容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广东顺德人
- 出生日期:1755
- 逝世日期:1821
- 民族族群:
温汝适(1755~1821)清诗人。字步容,又字水南,号筼坡,又号慵讷居士。广东顺德人。出身读书世家。乾隆四十九年(1784)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典广西、四川、山东乡试,提督陕西、甘肃学政,迁副都御史,官至兵部右侍郎,以母老乞归。生平无他嗜好,惟多藏书,公余以书史自娱。视学陕甘时,捐官俸购善本,置书院中,任诸生阅之。 嘉庆二十五年夏,皇帝驾崩,汝适正在家乡养病,闻讯勉力北上执丧礼,行至江西吉安,病情加剧,不治去世。时年67岁。著有《携雪斋诗文钞》、《咫闻录》、《韵学纪闻》、《日下纪游略》。生平事迹见《国朝耆献类征》卷一○五、《国朝先正事略》卷四四、吴荣光《兵部右侍郎筼坡温公墓志铭》。
温汝适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黄帝阴符经注
黄帝阴符经注。黄居真撰,约出於北宋。《通志□艺文略》着录。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
老圃集
诗别集。二卷。宋洪刍撰。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老圃集》一卷,但此集所收并非其诗作全部。周紫芝跋云:“此其所载,意其多晚年之作,与昔所见殊不类。”(《书老圃集后》)此跋作于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二年壬申(1152年)春,云:“滑台刘德秀借本于妙香寮,乃书以还之。”可见在南宋即已有刻本流传。清沈涛《洪老圃集跋》云,宋人诗话及《合璧事类》所载驹父诗不见此集者甚多;又言宋“谢枋得《秘籍新书》言驹父平生为诗千馀篇,著《老圃前后集》”(《十经斋文二集》)。是知一卷本《老圃集》远非洪诗之全部,而此一卷本后亦轶。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洪诗一百七十馀首,因篇帙稍多,分为上、下二卷,以便循览。清文宗咸丰(1851—1861)间韩泰华辑刻《玉两堂丛书》,亦收洪集一卷,补遗一卷,名为《洪老圃集》。清德宗光绪二年(1876)洪汝奎刊《晦木斋丛书》亦收其集二卷,《补遗》一卷,《遗文》一卷,题作《老圃集》。
利器之轮
法护尊者原著,永楷法师、满华法师合译。《利器之轮》是藏传佛教的一部重要著作,由法护大师传授给阿底峡尊者。其法脉可直溯至释伽牟尼佛的密教化身--金刚总持。本书所昭示的【修心法要】,是一个让生活在繁忙、纷乱社会的现代人受用无穷的法门,是一本修行生活不可或缺的好书。
楞伽经义记
太虚大师讲述,十四年夏在宁波天童寺讲。今所讲之四卷本,为藏中现存三译之最古者,乃六朝时刘宋元嘉年间,有天竺三藏法师名求那跋陀罗,此云性贤、或功德贤者来华之所译也。但相传此四卷楞伽,乃达磨传慧可以印心者,故宋明来独流通此,今亦用之。所标别题,则曰:楞伽阿跋多罗宝。
金刚錍论义解
金刚錍论义解,卷中,宋善月述,日本亮润题记。
撄宁静禅师语录
6卷,清智静说,德亮等编,德莪等录。第一卷蕺山戒珠寺上堂(十篇)小参(三篇)吴江喻指庵上堂(五篇)茶话(四篇)第二卷黎川罗汉寺上堂(十三篇)第三卷眠牛山结制小参(七篇)示众(十六篇)第四卷拈古(三十四则)颂古(五十五首)机缘(十七则)第五卷法语(二十二篇)佛事(八则)赞(十二首)和中峰国师乐隐词(十六首)偈(十二首)碑记(一则)第六卷续答三峰曹洞十六问(并着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