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遂球

黎遂球
  • 姓名:黎遂球
  • 别名:字美周
  • 性别:
  • 朝代:明末清初
  • 出生地:番禺(今广东广州)人
  • 出生日期:1602年8月21日
  • 逝世日期:1646年11月10日
  • 民族族群:

黎遂球(1602年8月21日—1646年11月10日)字美周。番禺(今广东广州)人。博学能文,明熹宗天启七年(1627)举人,再试不第便杜门著述,肆力于诗古文辞。扬州进士郑元勋集四方才人于影园赋《黄牡丹诗》,诗坛盟主钱谦益为之品题,遂球即席立成十首,冠于群贤,被众呼为“牡丹状元”。甲申(1644)事变,明朝覆亡,遂球拥唐王抗清,南明隆武二年,即清顺治三年(1646年),45岁的黎遂球以兵部主事提督水师与清军激战,困守赣州凡数月,十月四日,与胞弟遂琪,仆从卢从赞、梁义、陈广金等30余人同日死于国难。卒后3年,永历朝诏恤殉难诸臣,赠遂球兵部尚书,谥忠愍。


遂球为明末卓有成就岭南诗人之一,其传世作品以描写吴中、扬州一带与作者家乡美丽风光和赏心乐事者为多,特别是描写家乡粤东的诗章既多且佳。诗风风流绮旎、风致嫣然,如徐世溥在《莲鬚阁诗集序》中所言:“始得黎子诗读之,如春风骀荡、夏云崔嵬,如坐百花,杂陈箫韶,美人剑客,翾动左右……”其代表作品《南国篇》、《春望篇》、《同陈秋涛、黄逢永诸公社集南园作》,皆能体现这种风格。遂球也有一些痛快淋漓之作。屈大均《广东新语》云:“美周诗,五古最佳,有《古侠士磨剑歌》云:‘十年磨一剑,绣血看成字。字似仇人名,难堪醉时视。’《结客少年场》云:‘生儿未齐户,结客少年场。借问结交时,不属秦舞阳。泣者高渐离,深沉者田光。醉者名灌夫,美者张子房。感恩思报仇,相送大道旁。’其困守虔州,临危时,击剑扣弦,高吟绝命。有云:‘壮士血如漆,气热吞九边。大地吹黄沙,白骨为尘烟。鬼伯舐复厌,心苦肉不甜。’一时将士闻之,皆为之袒裼争先,淋漓饮血,壮气腾涌,视死如归。”(转引自《明诗纪事》)这些作品更能反映其烈士之心态。著有《莲鬚阁集》。其生平资料见《莲鬚阁集》所附之传志、祠记像赞等及《广东新语》。

黎遂球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孟加拉民间故事

孟加拉民间故事

许地山译,《孟加拉民间故事》是印度作家戴博诃利的经典作品,于1833年首次出版,百年来译为多种文字,影响深远,享誉世界。 许地山是民国时期公认的最有灵性的作家,他对《孟加拉民间故事》的翻译,被季羡林评价为“对印度文学传入中国有开创之功”。

学易记

学易记

九卷,元李简著。自序称:“在东平时,与张中庸、刘佚庵、王仲徽聚诸家《易》,节解取之。张与王意在省文, 刘之设心务归一说,仆之所取,宁失之多,以俟后来观者去取。”又称:“己未(1319年)岁取向所集,重加去取。”则始博终约,盖非苟作,故多根据之说。《通志堂经解》本。此书以采辑历代《易》家之说为主,凡录《子夏易传》以下六十四家解说,一一标明姓氏;或有集数人之说为一条者,亦注曰“兼采某某”;又有不注者,则为李简自立之新义。《四库全书提要》指出:“大抵仿李鼎祚《集解》、房审权《义海》之例。

御注金刚经

御注金刚经

唐玄宗喜欢佛教,经常参与一些佛教活动。据 《册府元龟》记载,在开元二十三年,玄宗亲自注 《金刚经》,这就是 《御注金刚经》的来历。唐玄宗注的 《孝经》、《道德经》、《金刚经》在当时很流行,到了宋代,《孝经》和 《道德经》仍有传世,而 《金刚经》已经很难见到了。敦煌本 《御注金刚经》

如来广孝十种报恩道场仪

如来广孝十种报恩道场仪

《如来广孝十种报恩道场仪》,本名《孝顺设供拔苦报恩道场仪》,又名《如来广孝十种报恩道场教诫仪文》,中国佛教典籍。南宋四川绵竹大中祥符寺僧人思觉集。八卷。明清时期云南阿吒力僧和应赴僧常用科仪。

法华经义记

法华经义记

凡八卷。梁·光宅寺法云(467~529)撰。又称法华义记、法华义疏、法华经疏、法华疏、妙法莲华经义记、妙法莲华经义疏、法华经义疏、法华光宅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三册。本书为妙法莲华经之注释书,初释经题,次论经之宗旨,次揭举经文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等三重三段之分科。其次解释序品以下至普贤劝发品等二十七品之文义,于各品下一一设科,以阐明经说之生起次第。特于方便品之权实二智义、譬喻品之索车义等详加解释。然并无有关提婆达多品及普门品重颂之解释,此因当时经本中尚无提婆达多品等。又化城喻品十六王子说偈亦行省略。本书系我国现存法华经之注释书中,仅次于竺道生所撰法华经疏之古本。日本圣德太子之法华经义疏,大多即根据此法华经义记而来。而智顗、吉藏等之法华疏亦多少受此书影响。如智顗法华玄义卷一下即谓古今诸释,世以光宅为长。盖法云精通法华,其说颇受当代重视,彼以一乘之因果、万善同归为法华经之特色。又有关本书之成立,或谓乃法云口述,而由其门人笔录所成者。

白救度佛母赞

白救度佛母赞

一卷,阿旺扎什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