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瑭

- 姓名:何瑭
- 别名:字粹夫,号柏斋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怀庆武涉(今属河南)人
- 出生日期:公元1474年
- 逝世日期:1543年
- 民族族群:
何瑭(公元1474年—1543年)明哲学家。字粹夫,号柏斋。世称柏斋先生,是明代正德、嘉靖年间的一位著名学者。怀庆武涉(今属河南)人。弘治十四年(1501年)何瑭中河南乡举第一,为解元。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改庶吉士,时年29岁。曾因得罪刘瑾,辞病归。后又历官开州同知、工户礼三部侍郎等,官至南宋右都御史。卒后封赠礼部尚书,谥号文定。论学以格致为宗,处世以躬行为本,笃行励志。生于明宪宗成化十年,卒于世宗嘉靖二十二年,年七十岁。
批评周敦颐的“古极图说”中阴阳动静的理论“立论混而无别”,张载的“太虚即气”理论“以意见窥测而未至者也”(《阴阳管见》)。以阴阳解释世界,“造化之道,合言之则为太极,分言之则为阴阳”,“阳动阴静,阳明阴晦,阳有知阴无知,阳有形阴无形,阳无体以阴为用,阴无用待阳而用。二者粗合,则物生;相离,则物死。”(同上)反对王廷相的“鬼神无知觉灵应”说,认为人的知觉感应,乃“人心之神也”(同上),而心之神又出于造化之神,不能因其无形声可验即谓之无。反对湛若水的“存心”说,“甘泉以存心为主,予以格物致知为先。非存心固无以为格物之本,物格知至,则心之体用益备。”(《柏斋集》卷二)强调圣人之道以修齐治平为当务之急,反对空谈性命,“徒从事于记诵词章者,既不可道,而所谓道学者,又多用心于性与天道之间,及存心养性之说”,名虽可观,实于修齐治乎无补(《儒学管见》)。主张发之以诚,主之以正,“行修齐治平之道,诚行其善而玄其恶者也。”(同上)这些论述,是他“学与政非二道,学以政为大”(同上)思想的进一步展开。反对道学家舍利以言义,注重理财,认为“财用之盈虚系民生之休戚,而国家之安危治乱从之,是不可忽也”(《柏斋集》卷一)。提出士人和官吏应多经实事多磨炼,不能只停留于官位经典,强调要改善老百姓的生活状况。何瑭的这些思想在当时引起强烈反响,受到王阳明、王廷相等哲学家的重视。著有《柏斋文集》 、《阴阳管见》、《乐律管见》、《儒学管见》、《医学管见》、《兵论》等。
何瑭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理智与情感
《理智与情感》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作讲述埃莉诺和玛丽安两姐妹生在一个英国乡绅家庭,姐姐善于用理智来控制情感,妹妹的情感却毫无节制,因此面对爱情时,她们作出了不同的反应。《理智与情感》以这两位女主角曲折复杂的婚事风波为主线,通过“理智与情感”的幽默对比,提出了道德与行为的规范问题。该作是简·奥斯汀的第一部小说,但写作技巧已经相当熟练。故事中的每一个情节,经作者的巧妙构思,表面的因果关系与隐藏在幕后的本质缘故均自然合理。
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理论著作。朱东润著。初稿为作者1931年在武汉大学讲授中国文学批评史的讲义。几经修改,1937年曾在武汉付排,因抗战爆发,未能出书。1944年由开明书店第一次出版。1957年12月古籍出版社在开明版的基础上再版,1983年6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又据古典文学版再版。书前有自序,书后有后记。正文皆以文言写成。包括绪言在内,共76讲。每一讲的题目相对集中,而且较少引证和注释。就内容而言,本书有以下几个特点:1.以批评家为线索,每讲以一个或几个批评家为中心,较少涉及时代与背景。认为,每个批评家的理论虽然和他的时代的文学潮流有关,但“就宗派而论,伟大的批评家也和伟大的政治家一样,他们的抱负往往是指导宗派而不受宗派指导。”2.中国古代批评家有诗文分论的习惯。认为,诗文各有特点,但更多的是相通,所以,在谈论古代批评家时,一般将他们的诗论和文论合并介绍。3.重视对宋以后的批评家的研究,在本书之前,一般谈中国文学都止于唐代,文学批评多谈到司空图。这实际上是受明代前后七子“文必秦汉、诗必盛唐”观点的影响。本书有意纠正这一偏差,而采用远略近详的原则,这是文学批评研究的一大进步。4.虽是“史”之论述,但其中融进了作者许多观点。如对严羽,指出其《沧浪诗话》多处抄袭前人,等等。作为中国现代较早出现的系统的古代文学批评史,本书对现当代古典文论研究的影响颇大,迄今一直被认为是该领域的经典性著作。
枫窗小牍
宋代文言轶事小说。南宋袁褧撰,袁颐续。 《稗海》本题为百岁寓翁撰。二卷,有《宝颜堂秘笈》本、 《唐宋丛书》本、《说库》本、 《稗海》本等。本书记宋代朝野杂事,有关北宋时汴京遗事的记载尤多,如京城宫阙、河渠街衢、户口盛衰及徽宗时修艮岳之状况等,多可于史传参证,论是非亦皆平允。《四库全书总目》入子部小说家类,原无撰人名氏,各本均题宋袁絅撰,袁颐续。
厚生训纂
又名《新刻厚生训纂》。养生类著作。明周臣辑。六卷。臣字在山。嘉靖二十八年(1549)间任衢州太守,因病疡不能视事,于二守周潭石处借阅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三元延寿》、《养生杂纂》、《便民图纂通书》 等居家必用诸书,深有所得,遂摘录有关内容,铨次成帙。卷一育婴 (附产忌)。卷二饮食。卷三起居 (附诸忌)。卷四处己、睦亲。卷五治家。卷六养老、法语。自婴至老,凡性情所动,饮食起居之节,处己睦亲治家之说悉备,每章条目繁多,井然有序。辑者倡养心节欲,安神蓄志,与人为善。书中所载生活常识较多。有 《格致丛书》 中养生书选录十二种本。
思问录
《思问录》分内外两篇,各1卷。内篇以论述哲学问题为主,外篇涉及天文、历数、乐律、医学等各种自然科学问题。本书内容与《张子正蒙注》互相启发。论证了世界是统一于物质的客观实有,对理气关系、道器关系等作了朴素唯物论的深刻阐述;从认识论角度分析了所谓“无”不过是对“有”的否定说法,以“无”仅是相对于“有”而言的辩证理解,否定了唯心主义关于“以无为本”的本体虚构。强调认识必须从一般回到特殊,才能掌握具体真理。
四分戒本约义
律学著述。清顺治三年(1646)元贤撰。四卷。所释《四分比丘戒本》为作者参考耶舍译本及怀素集本而确定。本书注释简要。见载于日本《续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