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铭

- 姓名:贾铭
- 别名:字文鼎,号华山老人
- 性别:男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海昌(今浙江海宁)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贾铭,元养生家。字文鼎,号华山老人。海昌(今浙江海宁)人。尝官万户,入明已百岁。明太祖召问颐养之法,曰“要在慎饮食”。谓饮食借以养生,如不知物性反忌,则养生者亦未尝不害生。因进《饮食须知》八卷,选饮食物二百五十余种,简述性味宜忌。后辑刊入清周学海《学海类编》。内容与明代薛己、汪颖之《食物本草》多同。今人对此书是否为贾所撰尚有异议。
贾铭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哲瑞·雷恩的最后一案
一辆凯迪拉克截在路中间,一个蒙面人从车上跳下,手里拿着一支枪。佩辛斯尖叫出声,但枪狠狠地打在她的手上。“把信交出来。”蒙面人要挟道……当萨姆巡官收到一张一千元的钞票,被委托保管一封信时,他认为这是别人跟他开的一个玩笑。但是,但蒙面人劫持了他女儿,他知道自己碰上了一起诡秘、透着死亡气息的案件。在这次的谋杀案调查中,伟大而杰出的雷恩演绎了最精彩的一幕。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朱光潜著,这些书信均是作者在英国留学期间所写, 曾发表于1926年至1928年的《一般》杂志上,后由开明书店续集出版,夏丐尊作序。该书文笔优美,和青年谈读书、谈人生,谈社会等当时青年关心的问题,在当时颇有影响。收《谈读书》、《谈十字街头》、《谈人生与我》等书信体杂文12篇,附录《无言之美》、《悼夏孟刚》等文2篇。
二十四画品
指中国画二十四种重要品评标准及绘画风格特点。也指绘画的二十四种美的境界, 即气韵、神妙、高古、苍润、沉雄、冲和、淡逸、朴拙、超脱、奇辟、纵横、淋漓、荒寒、清旷、性灵、圆浑、幽邃、 明净、健拔、简洁、精谨、隽爽、空灵、韶秀。二十四种美的境界,既是指的客观现实的反映, 又指的是画家主观的人品、胸次、气质和情思的表现。《二十四画品》为清代黄钺所撰,集中反映出黄钺的绘画美学思想, 为中国绘画的重要品评标准。黄氏强调绘画作品的情景交融,主客观的统一,提倡与欣赏“妙在画外,如音栖弦, 如烟成霭”的“气韵”一品。认为绘画的作用在于“消忧”、“药俗”、“增才”等, 以既传客观之神,又抒主观之情为第一要求。同时注意到景物的基本规律“理”的前提下, 重视所谓“天倪”与“兴”对于绘画美形成的作用。指出多读书的作用与锤炼作为创造绘画美的境界的笔墨技巧的重要, 既不反对师古,又很主张创新。《二十四画品》为宋代以后重要的画品之作,《二十四画品序》云:“昔者画绘之事,备于百工, 两汉以还,精于学士。谢赫姚最, 并事书传,俱称画品。于时山水犹未分宗, 止及像人肖物。钺涂余闲,乃仿司空表圣之例,著画品二十有四篇。 专言林壑理趣。管蠡之见,曾未得其二三,后有作者, 为其前驱可乎?”
上清太上八素真经
《八素真经》为六朝上清经,但本经多有后人掺入的内容。述上真之道七经目、太上之道三经目、中真之道六经目、下真之道八经目,劝人存思、服符,修飞登五星之道。又有《太虚真人口诀》,述服天光,消三尸炼七魄之道。
屏岩小稿
元诗别集。1卷。旧题张观光撰。但此《屏岩小稿》内容全同于元人黄庚的《月屋漫稿》,显然是1部伪书。《四库全书》编者虽然注意到两集有个别诗相同,但仍将两书一齐收入别集类,没有细作鉴别,也没有发现《屏岩小稿》与《月屋漫稿》其实就是同一本书。张观光去世后,其子张枢编辑遗作为《屏岩文集》,由吴师道作序,但此《屏岩文集》早已亡佚不存,仅吴师道序还保存在《吴正传文集》卷14之中。由于《四库全书》所具有的权威性,自清代以来,一直将今题《屏岩小稿》的诗集当作张观光作。近代陈衍编《元诗纪事》,在卷8中将黄庚与张观光并列,虽在案语中指出《枕易》、《秋色》两诗及评语“既见《月屋漫稿》,复见张观光《屏岩小稿》”,但仍认为这是古人文集中常有的互见现象,未能发现《屏岩小稿》就是《月屋漫稿》的伪题。张观光的《屏岩文集》的亡佚在元末明初,将《月屋漫稿》伪作《屏岩小稿》的,应当是明人。
今献备遗
四十二卷。明项笃寿撰。项笃寿,字子长,秀水 (今浙江省嘉兴市)人。明嘉靖年间进士,官至兵部郎中,著有《小司马奏章》、《全史论赞》等。《今献备遗》取“姑备遗忘”之义,编采了从明洪武到宏治年间的名臣二百零四人的事迹,辑为列传。作为“私史”,其在明代众多私史中,行文决择简明有法,虽有不当、不确之处,但不少列传叙述详细,事迹考核清楚,有较高的史学价值,可与正史相参证。该书现存有明万历十一年项氏万卷堂刻本,收《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