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贞观

- 姓名:方贞观
- 别名:字履安,号南堂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桐城(今属安徽)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方贞观(1679―1747),清代诗人。字履安,号南堂。桐城(今属安徽)人。康熙五十年(1711)为戴名世《南山集》案牵连,隶入旗籍,别故乡,离家人,行动失去自由。雍正元年(1723)始得放归。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不赴。晚年寄居扬州,以卖字为生。方贞观少时即善诗,与马朴臣齐名。后其诗愈工。内容上多表现羁旅之怀、离别之思。写法上直抒胸臆,充满了悲苦怨愤。《望见京城》、《出宗阳》等都可见一斑。他的诗格调沉郁,文笔精工,时见警句,如:“补多微觉重,老瘦渐嫌宽。”(《敝袍》)“诸白烟无际,江流月有声。”(《送渤海公回吴门》)“亲老幸邀天与健,家倾翻痛妇能持。”(《抵家》)“道是珍奇还累汝,可能流浪便为家。”(《题侯家鹧鸪》)等等。著有《南堂诗钞》6卷。
方贞观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镇与城
一部伟大的成长小说,《在路上》序幕之作。凯鲁亚克第一部重要的作品,历经数年完成。对亡父的悼念,写一部美国伟大小说的决心,令他提笔描述自己的青少年时光。小说以传统手法写成,与作者以后的“自动散文”风格形成鲜明对比。 “镇”指的是加洛韦,主角彼得出生和成长的地方,在这里,他通过橄榄球证明自己。“城”代表1940年代的纽约,早期“垮掉的一代”圈子。彼得从小镇走向城市,在成长的痛苦和困惑中,发现自己人生的方向:在路上。
黄帝阴符经注解(邹䜣注)
黄帝阴符经注解,题「崆峒道士邹䜣注」。邹䜣即南宋理学家朱熹化名。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又《四库全书》收入此书一卷,标名《阴符经考异》。是书经文取四百余字本,分上中下三篇而不题章名。注文着重以理学心性理气之说释经,并多处附加按语,考订校对各家经文异同。其断定「人以愚虞圣」以下一百十四字为经文,可备一说。书中又有黄瑞节附录,颇引朱子及须溪刘氏(刘辰翁)之说释经。据《四库提要》引《吉安府志》,黄瑞节乃元代人,而是书问世已至元末。
上清豁落七元符
列符图。后有考证文字,称前七图为七元符,后六符出《消魔经》,最后一符为酆都符,引《真诰》。
胎产指南
妇产科著作。清单南山撰。八卷,卷首一卷。南山有《胎产症治录》 已著录。单氏博览群书,参酌己见于咸丰六年 (1856) 撰成是书。约四万八千字。现存清咸丰七年丁已(1857)四明欧立三堂刻本。另有《中国医学大成》本。
唐宋词选释
词选。俞平伯辑。此选旨在提供古典文学研究者参考资用,作法与一般普及性选本有所不同。选词面稍宽,想努力体现出词家的风格特色和词的发展途径。如同胡适《词选》,试图用词选来反映词史的进程。书分三卷,上卷唐五代词,选22家95首;中下卷宋词,入选53家164首。中卷题为“宋之一”,下卷题为“宋之二”,相当于北宋和南宋。之所以不分南北宋而分一二,因南渡词人在两宋之际,属前属后每每两可,不易恰当。编者对词史的见解及其选词之宗旨,具见书中《前言》。是书凡三易其稿,1962年初版,名为《唐宋词选》;197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重印,易名为《唐宋词选释》。此书不仅注释语辞,亦时或扼要点明词人之作意与作法,颇有特色。
八识规矩论义
八识规矩论义,一卷,附冥合百法论义文,清性起论释并序(有阙文),善漳等录,源漳刊行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