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泐

- 姓名:宗泐
- 俗姓:周,字秀潭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318
- 逝世日期:1391
- 民族族群:
宗泐[lè](1318—1391),明代僧人,俗姓周,字秀潭,号全室,原籍黄岩,出生地今属温岭市。幼年被临海周氏收为养子,8岁到临海城内天宁寺求师,后赴杭州净慈寺,名僧大欣(号笑隐)试以《心经》,出口成诵,遂得剃度。居净慈寺数年,精研藏经。诗文为虞集、黄溍、张翥等名家所推重。书法工篆隶。
大欣历为名刹住持,宗泐追随左右。大欣卒,归里,居云岭、柴箨岭、天宁寺等处。元末,住持杭州上天竺寺。明初,住持南京天界寺。明洪武九年(1376)春,太祖朱元璋到天界寺,与宗泐谈话,称其知书识礼,呼为“泐秀才”,以后常召宫中谈佛学。十年,奉太祖之命,率佛徒30人出使印度取经。涉流沙,翻葱岭,遍游西域,到达印度,往返10余万里,至洪武十五年回南京,取回《庄严宝玉》、《文殊》等经。授僧篆右善世,仍居天界寺。又奉诏作赞佛乐章,得太祖嘉许。后以遭忌,退居凤阳槎椰峰。太祖亲书“寂寞观明月,逍遥对白云,汝其行哉”相赠。十九年,受胡惟庸案牵连,有司奏论死,太祖悯之,得免死,仍回天界寺。
晚年回浙江,住持江浦石佛寺,寻卒。著有《全室外集》9卷、《全室续集》1卷、《西游集》1卷;与如阿玘重注《心经》、《金刚经》、《愣伽经》3种刊行。
宗泐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太上元始天尊说消殄虫蝗经
太上元始天尊说消殄虫蝗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唐宋。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经文乃元始天尊对太极真人讲述。谓天下人民不生敬信,故虫蝗兢起,水旱不调。天尊命神将神君、风伯、雨师、雷公、雷母、龙王龙神等降临下界,收摄虫蝗,使风调雨顺。又劝天下人民改恶从善,建立道场,诵经设斋,上告乾象星宿之神,作大福利,使人民富足安乐。篇末附偈颂一首。
咏怀诗
组诗。三国魏阮籍作。今存四言十三首,五言八十二首。后者尤著名。阮籍生当魏晋易代之际,司马氏当政,谋夺曹魏帝位,统治阶级内部斗争剧烈,屠杀惨酷。阮籍对此深为不满,又常虑祸患及身,因作此诗以自抒胸怀。诗中表达了自己忧时愤世、徬徨苦闷的心情,以及求仙避世的思想;对当时社会上层的虚伪丑恶,则颇多讥刺。但迫于环境,不敢明白倾吐,故诗中文字隐晦曲折,并多用象征手法,形成独特风格。对后世咏怀、感遇一类的五言组诗颇有影响。
性理大全
明胡广等奉敕编辑。又名《性理大全书》,70卷,宋代理学著作与理学家言论的汇编。采宋儒之说共120家,明成祖亲撰序言,冠于卷首。前25卷收入宋儒著作九种,有周敦颐的《太极图说》、《通书》,张载的《西铭》、《正蒙》,邵雍的《皇极经世书》,朱熹的《易学启蒙》、《家礼》,蔡元定的《律吕新书》,蔡沈的《洪范皇极内篇》。第26卷以后分13个专题汇编各家言论,分别为理气、鬼神、性理、道统、圣贤、诸儒、学、诸子、历代、君道、治道、诗、文等。前25卷照录原书,后45卷根据门类逐条采录,只注姓氏,不注书名。此书广辑宋儒理学名篇于一书,堪称“大全”,所设门类也较同类各书为详,惟其成书太速,不免庞杂冗蔓。有明殿刊本,明景泰六年(1455)书林魏氏仁实堂刊本,万历二十五年(1597)吴勉学刊本,康熙十二年(1673)内府重修明板印本,《四库全书》本等。
华严经行愿品疏
华严经行愿品疏,十卷,唐澄观述并序,宋圆证补全,日本澄贤题记,宋溥濬、溉濯等刊刻题记,内题贞元新译华严经疏。按此释四十华严。
四品法门经
全一卷。宋代法贤译。又称法镜经、甘露鼓经、多界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内容将法分别为四品,即:界法、处法、缘生法、处非处法等。若了知此四品类则为智人,不了知者则为愚人。佛在祇园,阿难请问世间所有惊怖等事,愚人所有,智者即无。佛言:愚人不了界法,不了处法,不了缘起法,不了处非处法,智人善了此四品法。
毗耶娑问经
元魏中天竺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即《大宝积经》第四十九广博仙人会。而有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