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逊

许逊
  • 姓名:许逊
  • 别名:字敬之
  • 性别:
  • 朝代:晋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239
  • 逝世日期:374
  • 民族族群:

许逊(239-374年),字敬之,江西南昌人。闻吴猛之名,往之求道。时猛将卒,语其子曰:“吾去后,当有东南人许逊来学,宜以真符相授。”许逊至,得猛之真符箓,奉持修炼,其灵验,尤逾于猛。


西晋太康初(280),逊为旌阳令,故世称“许旌阳”。后见天下将乱,于西晋末弃官东归故里,隐于江西西山修真,于东晋宁康二年(374)一百三十五岁时,得道升天。是时“祥云彩霞,弥漫山谷”,“仙眷四十二口,同时升举,鸡犬亦随之遂腾”。北宋政和二年(1112),徽宗封许逊为“神功妙济真君”。“许真君”之尊号即由此而来。


许真君曾在乌龙山修炼,故严州有“斩孽龙”之异闻流传。据说:东海有条青龙,周游水域,来到七里泷,见是处水秀山清,渊深凝碧,乃潜居于斯。不知经多少年月,修炼成翻江倒海之功,一日忽然跃出深渊,一个翻身,即将当时行驶在江面上的船只,全部掀翻在水中,且一张口,将落水的艄公客旅,统统吸入腹中,顿觉比平常龟鳖鱼蟹,味美百倍,于是只要腹中饥饿时,就兴风作浪,颠船食人,成为祸害一方的孽龙。


某日,幻化为人形的孽龙,从泊船于江汊的艄公口中,探知此船所载之人系赴古城上任之县官,忽起异想,欲体验当人间官员之生活滋味,于是一张口,除县官内眷,食之皆尽,携县官之妻赴任。


妖官上任,怪事累累发生。先是无缘无故地不见幼儿少女,后来连青年壮丁也时常失踪,更可怕的是湖边江浒那偏僻之处,有堆堆白骨,弄得人心惶惶,冤气冲天。


正在乌龙山元阳洞里面壁修道的许真君,被冤气冲动,屈指一算,方知七里泷中的孽龙,已入城作祟,即仗剑下山,恰逢现了原形的孽龙,在江汊里肆无忌惮地吞食黎民,遂一步跨前,挥剑将之劈为两段。真君想,如此恶龙,若孽种留传,后患不浅。于是立即赶到县衙寻觅,正逢被孽龙侵占之官员夫人分娩,一条又一条的孽种,一出娘胎,即从房门溜走,真君剑气所指,一一毙命。最后的第九条小龙,刚出娘胎,听见娘亲痛苦无力的呻吟,立即回头张望,其龙尾触及剑气,断了一截。小龙断尾,痛得窜上东津山,直到高峰顶,见无逃生之路,即伸出前爪,在石岩上抓出两个石穴,一通兰江,一通徽港,兰江水势急,水脉直上峰顶,小龙得水,随即潜入兰江,逆流遁往江西。


许真君追至南昌,擒住小龙,本欲立即斩之。但思其一出娘胎,已存孝意,乃免其死,镇入南昌海井之中,令在深渊修真。小龙乞求准其再见娘亲一面,许真君应准每年一次省母,母在省亲,母亡祭墓。


此后,古镇遗留两件异事。一是北高峰山岩上小龙抓出的两眼石井,永远不涸,且水通两港,兰江水浑,东边之井水亦浑;而通徽港之西井,水仍清澈如昔,反之亦然,至今不变其清浊相应之奇象。二是每年清明时节,古城碧溪坞一带会起大风,飞沙走石,但不伤害人畜。或云此乃断尾龙回家祭母,故俱不惊。


今乌龙山顶西北有大坪,低于四周之山,居坪中,其环若城墙堵之,严州人名之“丹基”。(事见《建德县志》《历代真仙体道通鉴》)

许逊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金璧故事

金璧故事

此书作者,已难得知。无论《明史·艺文志》 ,还是黄虞稷《千倾堂书目》 、钱大昕《补元史艺文志》等目录学著作,皆未提及。而从该书的用典来看,皆取自于先秦至北宋典籍,南宋作家诗文皆未涉及,注中又有“宋朝太宗兴国中”“宋朝仁宗时”之语,可知作者应是元代人。《金璧故事》也属发蒙读物,是供幼童学习作诗和楹联(俗称对联或对子)之用。该书将前人故事或诗文佳句化为七言绝句,每两句为一联,互相对仗,又在其下注明该诗本事或用典出处。对对子能训练学童的智慧才思,打下扎实的基础,方能做好律诗。共记载自春秋以来有史可载的人物故事二百五十余条,其中为人所熟知的有凿壁偷光、项庄舞剑、老骥伏枥、火牛破阵 .

太上洞神五星赞

太上洞神五星赞

太上洞神五星赞,原题张平子(东汉张衡)撰,疑为南北朝或隋唐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赞颂类。本篇为天文星占之书,观察木、火、水、金、土五星在二十八宿中运行情况,以占验灾祥吉凶。又叙述禳解灾祸之法,有施舍、修德、设醮,转诵金简玉经等方法,谓行之可逢凶化吉。经名「五星赞」,应为「五星占」之误。

明道篇

明道篇

道家著作。1卷,元·王惟一撰,成书于元代。书中阐述:“要在至心诚意,格物致和,去人欲之私,存无理之公,自然见心中无限药材,身中无限火符,药愈探而不穷,火愈炼而不息矣。”等习炼气功的重要问题。

汉唐秘史

汉唐秘史

《汉唐秘史》,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宁王权撰。权自号臞仙,太祖第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封。逾二年,就藩大宁。燕王谋反,挟之同行。为燕王草檄,约中分天下。永乐元年秋,封南昌而仍其故号。正统十三年始薨。事迹具《明史》本传。传载此书作二卷,与今本合。权《自序》云:洪武二十九年,奉命纂辑,成於辛巳六月。考是年为建文三年,权已为燕军所劫,故不书建文年号。而其弟安王楹《跋》,亦第书岁在壬午也。其书以刘三吾等洪武间进讲汉唐事实类次成编,故词多通俗。其诸帝《论赞》,皆太祖御撰。唐末系《司马光论》,亦奉敕载入,故特题曰“钦取”。其大旨以后世之乱亡,皆推本於贻谋之不善,所论不为无理。而择焉弗精,多取委巷之谈,如高帝斩蛇、蛇后转生王莽之类,皆伪妄不足辨也。

我的生活

我的生活

自传。作者冯玉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作品记叙了冯玉祥将军1930年以前的生活经历。冯玉祥久驰沙场、身经百战,曾经生活在光绪、宣统和民国几个时期。作品从他降生人世写起,叙述了他弱冠从军,参加滦州起义,兴兵讨伐袁世凯;还记述了他进京力挫保皇复辟的张勋,驱逐废帝溥仪出故宫,直到参加北伐战争。作品反映了作者曲折复杂的经历,再现了中国近现代极为复杂而动荡的历史。作者援引资料丰富,其中有不少材料极其珍贵。以其亲身经历叙事写人,详而不乱,绘声绘色,真实动人。

子雍如禅师语录

子雍如禅师语录

清成如(尼)说,祖园记录。四卷。卷首收序;卷一收住永庆禅院语录、小参法语、佛事、机缘、偈咏——赞;卷二收住涿州雨花庵语录、小参法语、机缘、杂偈;卷三收杂录、跋;卷四收诗偈、法语、请启;卷末附行实、跋。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九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