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嗣杲

董嗣杲
  • 姓名:董嗣杲
  • 别名:字明德,号静传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杭州(今属浙江)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景定间,榷茶富池,《庐山集》中诗多作于是时。知武康县,咸淳十年,任满代归,所作诗入《英溪集》。宋亡,入道孤山四圣观,改名思学,字无益,号老君山人。多与高士葛庆龙唱酬,可见其志趣。其诗虽入江湖派,而吐属新颖,无鄙俚琐碎之态,远胜一般江湖游士。有所咏西湖胜景诗百首,编为《西湖百咏》,集中皆七言律体,于题下备注始末,可考见宋末轶闻,诗格颇工整,在许尚《华亭百咏》之上。也能词,周密《绝妙好词》录其《湘月》一首。所著《百花诗集》、《庐山集》,已佚。清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中辑为《庐山集》五卷、《英溪集》一卷,有《四库全书珍本初集》本、《宋元人诗集八十二种》本。又存《西湖百咏》二卷,有《四库全书》本、《武林掌故丛编》第五集本。《全宋词》第五册录其词二首。《全宋诗》卷三五六五至三五七四录其诗十卷。其文收入《全宋文》卷八二五九。事迹见《西湖百咏》自序、《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五、《绝妙好词笺》卷六。

董嗣杲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经方临证指南

经方临证指南

《经方临证指南》分为上、下两篇,上篇精选刘渡舟教授经方治验二百零七例,并附其门人姜元安治案十九例;下篇精选刘渡舟教授医论十二篇。本书可供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者参考阅读。全书所选之医案及医论,紧扣临床治疗这一主题,从辨证思路、病机认识及方药特点各个方面阐述了经方的临床运用.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对于深入理解仲景学说以及掌握经方临床运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灵宝天尊说洪恩灵济真君妙经

灵宝天尊说洪恩灵济真君妙经

灵宝天尊说洪恩灵济真君妙经,撰人不详。约成书于明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卷前有永乐十八年(1420)明成祖御制序。序称洪恩灵济真君乃五代南唐国江王徐知証、饶王徐知谔,兄弟二人因护国救民有功而受封真君之号。明成祖曾于病中祈祷二真君佑护,故敕令刊印此经以广流传。经文为元始天尊说因缘业报,劝导众生修持忠孝仁义之德,焚香礼念洪恩真君,如此则内可以增福延年,外可以消灾度厄,上可使祖先魂神超度,下可使家宅眷属安宁。

柏台故事

柏台故事

柏台之名起于汉朝。御史府中多植柏树,而朝廷禁省,统称台阁,所以御史府别称柏台。明朝改前朝御史台为都察院,与六部平行,合称“七卿”。都察院下设的监察御史与六部下设的六科给事中统称“台垣”,皆为负责监督与上谏的言官。 清朝的监察制度沿袭明朝,但有所变化。六科给事中纳入检察院,御史分道即分地区监察,两者合称“科道”。 本书主要谈的就是清朝科道的轶事,兼谈有天子近臣之称、隶属翰林的“日讲起居注官”,他们都能向皇帝进言。清朝的言路开通,言官们有的正气凛然,有的却阴险狡诈,其中的谈资颇多。

唐诗选

唐诗选

唐诗选本。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初版,后多次重印。该书系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之一种,以普及为目的。选唐代诗人一百三十馀家,诗六百三十多首。其《前言》称“选录的标准服从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的原则”,但也收入一些思想性较差而艺术确有特色之作。体例为以人系诗,每位作家均有小传,不少小传为编者精心撰写,评价成就颇中肯,文字亦生动可读。诗的注释也较详尽细致。书前有余冠英、王永熙撰写的前言,缕述唐诗繁荣状况、分期,唐诗思想、艺术之特色及繁荣原因等问题,具有一定的学术性。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全一卷。隋代法智译。又作分别善恶报应经、业报差别经。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本经系佛陀对婆罗门童子首迦(梵S/uka )宣说善恶业报之差别。梵语s/uka 译作鹦鹉。本经另有同本异译(汉译本)之鹦鹉经等五本。

八正道经

八正道经

全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册。本经列举八邪道与八正道之名,并逐一阐明谛见、谛念、谛语、谛行、谛受、谛治、谛意、谛定等八正道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