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夷简

- 姓名:吕夷简
- 别名:字坦夫
- 性别:男
- 朝代:北宋
- 出生地:寿州(治所在今安徽凤台)人
- 出生日期:978年
- 逝世日期:1044年10月3日
- 民族族群:
吕夷简(978年-1044年10月3日),北宋仁宗时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字坦夫,寿州(治所在今安徽凤台)人。咸平年间(998—1003),进士及第,补绛州(今属山西)军事推官,稍迁大理寺丞,累迁太常博士。河北(治所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大水,选知滨州(治所在今山东滨县)。代还,请废农具之税,以劝力本。擢提点两浙(治所在今浙江杭州市)刑狱,迁尚书祠部员外郎。时京师大建宫观,他请暂缓南方伐木运京之役,纾缓民困。真宗称其有为国爱民之心,擢刑部员外郎兼御史知杂事,累擢刑部郎中、权知开封府(今属河南)。治事严办有声,真宗书其姓名于屏风,将大用之。仁宗即位,进右谏议大夫,以给事中参知政事。迁礼部侍郎、修国史,进户部。天圣七年(1029),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同年,除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明道元年(1032),加中书侍郎、门下侍郎、兼吏部尚书。二年,仁宗亲政,他手疏陈八事:正朝纲、塞邪途、禁贿赂、辨奸佞、绝女色、疏近习、罢力役、节冗费,其劝仁宗语甚切。以郭后言,与夏竦等同罢,岁中复相。助仁宗废黜郭后,贬逐力谏的言官孔道辅、范仲淹等。景祐二年(1035),除左仆射,进封申国公。三年,因范仲淹言仕进者多出其门,他指范仲淹荐引朋党,加以贬黜。四年,因与王曾不协,并罢相,授检校太师、同平章事、充镇安军(今属广西)节度使、判许州(今属河南),徙天雄军(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北)。康定元年(1040),以右仆射复入相。逾年,徙许国公。庆历二年(1042),兼枢密使。时契丹聚兵幽蓟,声言将攻宋,要求割关南十县地,他请建大名府(今属河北)为北京,以示有备,而终以增加岁币求妥协。未几,以病拜司空、平章军国重事。次年,罢相为司徒、监修国史、军国大事与中书枢密院同议。谏官蔡襄劾其自执政来屡贬言官、招权收恩、万事隳堕、尚贪权势,有退而不止之心,遂以太尉致仕。四年,卒,赠太师、中书令,谥号“文靖”。吕夷简对历代典章制度较为熟悉,他先后主编了《宋三朝 国史》155卷, 《三朝宝训》30卷, 《五朝宝训》60卷, 《三朝太平宝训》20卷, 《一司一务敕》30卷, 《天圣编 敕》12卷,《景祐宝录》21卷,另有文集20卷。
吕夷简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山村遗集
元代诗文别集。1卷。仇远撰。仇远另撰有《金渊集》,内容与本集并不重复。《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本集为清人项梦昶据墨迹及各种有关书籍所编,并非原本。卷首有方回序,牟巘序,方凤序,戴表元序,魏骥序(为《兴观集》作)等有关资料。本集正文以诗排在前,文排在后,计诗148首,遗句8则,文15篇。并以仇远撰《稗史》单独置于最末。卷末附录有关仇远的唱和、题咏的诗、文。最后是清乾隆五年(1740)项梦昶的跋语。本集主要版本,有清乾隆五年项梦昶古香书屋刊本。
珊瑚网
四十八卷。明汪砢玉(生平详见《古今鹾略》) 撰。此书成于崇祯十六年 (1643)。此书分“法书题跋”与“名画题跋”各二十四卷。录汪砢玉自藏、目见和抄集的书画题识、题跋,以及收藏家的收藏目录。其间也有一些汪砢玉自撰的跋语,语说。书中搜集的名迹也很多。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中曾说,汪砢玉留心著述,所辑《珊瑚网》一编,与张丑《清河书画舫》、《真迹日录》并驾而行。按张丑从其高祖以下,四世鉴藏。汪砢玉之父汪爱荆与嘉兴鉴赏名家项元汴交好,筑“凝霞阁”以贮书画,收藏之富,甲于一时。可见汪砢玉与张丑之凭借大体相同。所以二人皆能搜罗荟萃,各成名著。二人之书相比,张丑的两本前后编次、年月皆不甚明确。汪砢玉此书则前列题跋,后附论说,较之张丑之书可谓纲目有致。但书中所载法书、多有目睹耳闻,据以著录,不都是汪砢玉所藏,而都一例载录,不曾注明,未免难于区别。中间所载原迹,或全文、或摘录,也没有标出。此书中其它方面亦有失于精审之处,如说唐刻《定武兰亭》有二石,焦山《瘗鹤铭》有三石,则见其真伪不辨。又以李邕书《云摩将军李思训碑》误为李邕《李思训碑》,以宋人所刻《临江帖》误为唐拓,则失其考据。但总观其书,瑕不掩瑜,其于宋、元诸家铭心绝品,以录极详,可见收藏之富,罕有其比。后来清代卞永誉《式古堂书画考》、厉鹗 《南宋院画录》,皆借此书而成。另外此书于书跋之后有 “书旨”“书品”,画跋之后有“画继”“画评”,皆杂录旧闻,难免挂一漏万。此书主要版本有:《适园丛书》本、路有抄本、振绮堂有抄本、知不足斋抄本,八千卷楼抄本、《美术丛书》本等。
增订伪药条辨
《增订伪药条辨》是曹炳章在郑肖岩《伪药条辨》的基础上增补编写的一部集大成的鉴药专著。郑肖岩于1901年著成《伪药条辨》一卷,收载药物110种。曹炳章(1877~1956年),字赤电,浙江鄞县人,出身于商贾家庭,通晓中医中药。1913年在绍兴发起创设“和济药局”,倡导药品改良。先后出任神州医药总会绍兴分会评议,中央国医馆名誉理事,热心发展中医事业,主编《中国医学大成》,著述亦多。于1927年夏在闽县(今福州市)编写成《增订伪药条辨》,《增订伪药条辨》分为四卷,凝集了两位医学家的智慧与经验,书中共载药110种,分为山草、芳草、隰草、毒草、木、石、虫介、兽8部。《增订伪药条辨》于1928年由绍兴“和济药局”刊印,在国内广泛流传,对药品的鉴别、采集、炮制等进行切合实际的论述,为鉴别药物的真伪优劣提供宝贵的经验。对于提高医药人员鉴别药物能力,丰富药物知识,有着较大影响。
敬业堂诗集
诗集。 清查慎行(1651—1728)撰。五十卷。慎行原名嗣琏,字夏重,后更现名,字悔余,号初白,又号查田,浙江海宁人。康熙时赐进士出身,官翰林院编修,曾从黄宗羲、钱澄之学。著有《人海记》、《周易玩辞集解》、《黔中风土记》等。此集成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约四十万字。裒其生平之诗,随所游历,各为一卷,凡四十八卷,又词二卷,并喜立集名, 有《慎旃集》、《西江集》、《遄归集》、《踰淮集》等五十个集名,收诗凡四千余首,词百余首。其诗多登山临水感时咏物之作,宗法宋人,近体源出于陆游,古体源出于苏轼;间有反映民生疾苦之作,如《麻阳运船行》诸篇;功力纯熟,善用白描手法,如《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五老峰观海棉歌》诸篇。王士祯称其“奇创之材”,王维屏说:初白先生诗清真、隽永、典切、空灵,如明镜之肖形,如化工之赋形,其妙只是能达。有康熙五十八年刻本,乾隆年精刻本,《四部备要》铅印本等。
淮阳集
元诗别集。1卷;附《淮阳诗余》1卷。张弘范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卷首有两序:至正十年(1350)许从宣序,庐陵邓光荐序。据许从宣序,张弘范曾孙、江南御史台监察御史张旭“访求先世遗文,得敬义堂所刻”,据之重刊。敬义堂本今不存,仅知其尚称旧谥“武烈”,当刊于至大四年(1311)之前。庐陵邓光荐是原南宋礼部侍郎,张弘范南征时被俘不降,因命其子张珪拜其为师。邓光荐序应是敬义堂原刊本旧序。今本《淮阳集》存诗120首,都是五、七言近体,《四库全书总目》评其诗“颇沿南宋末派,大抵爽朗可诵”,并指出其中某些诗“置之江湖集中不辨也”。《淮阳乐府》存词27阕,散曲4首(都是小令)。全书卷末,有明正德六年(1511)周钺所撰《淮阳集后序》。其词曲中既有[鹧鸪天]《围襄阳》那样剑拔弩张之作,又有[天净沙]《梅梢月》这种愁肠百结的低吟:“黄昏低映梅枝,照人两处相思。那的是愁肠断时。弯弯何似,浑如宫样眉儿。”总之,无论诗还是词,张弘范显然都受到南宋文坛的影响。本集主要以抄本流传,至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鹿传霖曾刊刻行于世,名为《张淮阳集》2卷。
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等译,与《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受记经》同本。末后有一女人发心,便得转为男子,授菩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