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俨

- 姓名:吴俨
- 别名:字克温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1457
- 出生日期:1519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吴俨(1457-1519),明官吏。字克温。宜兴人。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侍讲学士,掌南京翰林院。正德初,召修《孝宗实录》,直讲筵。宦官刘瑾闻俨家富,诱以高官,遭到拒绝,遂罢官。瑾诛复职,历礼部左、右侍郎,拜南京礼部尚书。正德十二年武宗北巡,俨抗疏切谏,明年复偕诸大臣上疏,不报。十四年卒官,赠太子少保,谥文肃。遗著有《吴文肃公摘稿》四卷。
吴俨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四种爱
《四种爱》堪称爱的经典,是路易斯晚年在遍尝情爱、友爱、爱情和仁爱之后创作的,对每一种爱的论述都反映了他丰富坎坷的人生经历。在书中,他谈到情爱由彼此相处熟悉中产生,是一种最没有等级差别的爱;共同的兴趣将朋友们连结在一起的友爱,则是“高度灵性的”;而爱情的伟大之处在于全身心的投入,超越了对自己的关注;能够爱不可爱之人,像上帝那样无私地给予的爱,就是大爱、仁爱。
湘山野录
笔记。宋释文莹著。三卷。此书作于荆州之金銮寺,故以“湘山”为名。成于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其内容主要记录了北宋前期的一些见闻杂事,涉及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活动。对于当时朝廷的黑暗、官吏的残暴无知,都有所揭露。由于作者是僧人,所以书中也记述了不少鬼神佛道的怪异故事。作者还记述了著名的文学家李煜、徐铉、石介、柳开、王禹偁、魏野、杨亿、寇準、范仲淹、石延年、晏殊、欧阳修、苏舜钦等人的轶文轶事,是文学研究的重要资料。《宋史·艺文志》著录此书为三卷,《郡斋读书志》卷三下著录为四卷。今传本皆为三卷,附《续录》一卷。有《津逮秘书》、《学津讨原》、《说库》、《学海类编》、《古书丛刊》、《择是居丛书初集》、《四库全书》等本以及1984年中华书局点校本。
钦定英杰归真
一卷。太平天国钦定,文衡正总裁开朝精忠军师干王洪仁玕制,天试文状元开国勋臣昱天福,干殿文正总提刘闼忠等撰。书面有“旨准颁行”四字,表示太平天国准许刊行。此书是太平天国颁行书籍中最重要者之一,失传很久,到近代才由金陵书商从扬州搜得。书前有一篇序文,内容取问答体。凡是太平天国的典章制度、宗教习俗,皆阐发无遗。内记洪仁玕与一投降太平军的清将张某作问答语,共四十六页,有关礼法、政教,一一解答,所述均为太平天国立国精律之所在。洪仁玕所作天历序文,又为辛酉十一年(1861年)新历书所无,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该书为太平天国直接史料,较一般记洪、杨之书更为可信。而且太平天国遗书的原版存于世者,除了伦敦、巴黎,国内发现此本,实属庆幸。因此,作为太平天国宣传之官书,对于研究者尤为重要。该书现存仍为太平天国辛酉十一年刻本。
坦斋通编
宋代笔记。《四库全书》馆臣所见本不著撰人名氏。《说郛》本题为“宋邢凯撰”,亦不详其爵里时代。据书中内容知成书于宋宁宗以后。原书散佚,不可知其卷帙。《四库全书》本系从《永乐大典》辑录而成,凡数十条,编为1卷。此书多考证经史之文字典故,体例与程大昌《演繁露》、洪迈《容斋随笔》大体相同。分条记事,内容广泛,考证精详,多有可取之处。
鉴堂一禅师语录
一卷,清一说,明满、明慧等录,杜允贞序。南岳下第三十一世,嗣竺峯敏。依驹本增入并印。序上堂秉拂示众小参佛事偈颂。嗣法参学门人明满慧等录。
取因假设论
全一卷。陈那菩萨造,唐代义净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义净撰之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列有陈那撰之因明八论,其中之‘取事施设论’或与本书为同一书。内容论释佛陀接化众生,皆依假说施设之事而宣讲法要。取因假设,有方便假立之意。‘因’指总聚、相续、分位差别等,世间之事皆为基于该三项而立之假说,故不得于此假说上执着一性、异性、非有等。推究本论之‘假说’意义,可略窥陈那对唯识说之论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