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畀

- 姓名:郭畀
- 别名:字天锡,号云山
- 性别:男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镇江(今属江苏)人
- 出生日期:1280
- 逝世日期:1335
- 民族族群:
郭畀[bì](1280一1335),字天锡,号云山,镇江(今属江苏)人。其父郭景星仕至台州路黄岩州判官,以父荫入仕,历饶州路鄱江书院山长、处州青田县腊源巡检。调吴江儒学教授,但未就职。江浙行省辟为掾史。延祐初恢复科举,屡举不第,一生沉抑下僚,而以能诗善书画知名于时。因美须髯,被称为“郭髯”,倪瓒曾为他的画题诗说:“郭髯余所爱,诗画总名家”(《清閟阁集》卷三)。有《快雪斋集》一卷。《元诗选·二集》选入其诗二十七首,亦题为《快雪斋集》。但郭畀并无快雪斋,快雪斋是另一大同人郭天锡的居室,此大同人名郭天锡,字祐之,为元初人。因郭畀字天锡,后人往往把他与郭畀混为一人。郭畀文集名为《郭天锡文集》,元至正十五年(1355)俞希鲁曾为之作序。另著有《云山日记》二卷,清人厉鹗摘抄成《客杭日记》一卷,记载他在镇江和游历杭州一年之事,其中有不少乡邦文献资料。今有传本。郭畀书法作品有《陆游自书诗跋》《七言律诗帖》等。《陆游自书诗跋》,约书于1321年,纸本,行书。高30厘米,横23.8厘米。辽宁博物馆藏。这幅行书端秀多姿,劲利挺拔,师承赵孟頫,但不及赵字的圆润妍媚。《七言律诗帖》,纸本,行书。高27.2厘米,宽42.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帖可能书于晚年,用笔硬朗、沉着,结体略带欹侧,已摆脱赵字平和婉丽之风,表现出生辣、狠重的特点。生平事迹见《至顺镇江志》卷一七、《元诗选·二集》小传、《元诗纪事》卷一二。
郭畀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罗马盛衰原因论
法国孟德斯鸠(Charles Louis de Secondat Montesquieu,1689~1755)著。作者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杰出思想家。本书初版于1734年,作者第一次概括地阐述了自己的社会政治理论。按照作者的历史编纂学观点,古罗马的兴盛是由于设立共和制度、法律开明、统治者贤智、人民风俗质朴、品德良善等等因素促成的;而它的衰亡则是由于施行君主政体的统治和对外的掠夺政策以及民风败坏等因素决定的。作者根据古罗马的史实,力图证明只有在公民得到自由和独立的地方,在共和的风俗习惯盛行的地方,社会才能顺利发展。凡是公民没有自由思想并且受人奴役的国家就一定会衰落下去,以至在内外敌人的夹攻下一败涂地。本书与其说是一部历史著作,毋宁说是一部政治论著更为切合作者的原意。作者利用罗马的有关史料来阐发政治主张,为共和制度提出历史的理论的辩护,用以反对欧洲当时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因此,本书在当时具有鲜明的进步意义,是以后法国大革命的思想源泉之一。本书中译本由婉玲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出版。
咸淳玉峰续志
石湖先生志吴郡尝与龚滕周三君子相铨次有某人持某事求入志不得遂哗曰志非石湖笔也石湖笑不辨昆山之作向出于二人之手事词或未一今夏不揆续修将以厘前误而纪新闻或有议其擅者其与议吴志者若相反焉于此可以知后进之视先达天地之相辽绝也于其锓梓之毕书以自讼此意边实敬书
重订诊家直诀
诊法著作。清周学海撰,二卷。学海有《周氏医学丛书》 已著录。本书融汇《内经》、《伤寒论》 、《金匮要略》等书有关脉学内容,成于光绪十七年(1891)。上卷有: 脉象总义、指法总义、主病总义三篇。下卷有: 二十四象会通、八字真言、位数形势、微甚兼独四篇。论述二十四种脉象、指法、主病,正脉、变脉以及个人独创的移指法、直压指法等内容。言简意赅,分类详明,为较有价值的脉学参考书。有宣统三年 (1911)《周氏医学丛书》刻本,一九五○年上海中医书局重印本。
跌打损伤回生集
《跌打损伤回生集》三卷。卷一论述伤损的机理、治法及方药;卷二论述伤损的治则及其方药;卷三为治疗伤损的各种方法及方药。
禅学随笔
文学博士铃木大灼﹐京都大谷大学佛教哲学教授﹐生于一八六九年。他可说是当今活着的最伟大的佛教哲学权威(一九六六年已去世)﹐而且毫无疑问的是最伟大的禅学权威。关于佛学﹐他用英文发表的主要著作约有十二部﹐或者更多一些﹔他用日文所写的著作﹐则至少在十八部以上﹐这些都是西方人尚未有机会读到的。
浮石禅师语录
十卷。清代释通贤撰。通贤,俗姓赵,字浮石,当湖(今地不详)人。生有奇特禀性,厌烦薰腥。稍长萌发出家之念,十九岁在越南削发出家,归回故里后,因其父母以独生子苦留,稍又蓄发。后转投佛门,于武原普净庵受沙弥戒。后长住天童寺直至七十五岁圆寂。通贤回首平生,静思往事,自闻佛经,感慨颇多。遂思绪集于笔端,勤功用于著述,将其一生奉佛行法所得,用语录体撰成《浮石禅师语录》十卷。成为他留给后人的一份遗产,现见载版本有清康熙元年壬寅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