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特兰

- 姓名:梅特兰
- 别名:
- 性别:男
- 国籍:英国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850.05.28
- 逝世日期:1906.12.19
- 民族族群:
弗雷德里克·威廉·梅特兰(Frederic William Maitland,1850.05.28~1906.12.19),英国卓越的法律史学家。1869年进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26岁取得律师资格,随后迅速成为一名出类拔萃的律师。但他发现研究法律史对他来说比从事法律实务更具有吸引力。于是便开始了对法律史的研究。1887年自费出版《布拉克顿札记》一书,由于该书空前的学术水平使他赢得了声誉,被剑桥大学聘为英国法教授。在25年的著作生涯中,梅特兰发表了一系列不朽的作品,包括《司法与警察》(1885年)、《末日审判书及其他》(1897年)、《城镇与自治市》(1898年)、《英国圣公会中的罗马教会法》(1898年)、《英国宪法史》(1908年)、《衡平法与诉讼形式》(1909年)、《英国法与文艺复兴》(1901年)以及与波洛克爵士合著的里程碑式作品:《爱德华一世以前英国法律史》(1895年,再版1898年)。最后一部著作简称《波洛克与梅特兰》,被人们频繁引用。实际上,该书中除了论述盎格鲁撤克逊法律的那一部分外,其余几乎全部出自梅特兰的手笔,作者的署名顺序也是按照英国法学界的惯例,即以取得律师资格的先后顺序而确定的(参看波洛克在第一版序言后所写的附记)。因为具有历史、法律、社会乃至古典语言等方面的深厚造诣,加之独特的历史哲学观念以及开阔的视野,梅特兰的法律史研究取得了前无古人的成就。将法律史放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中研究,从而避免了前人的那种就法律论法律,将法律同其他社会因素隔离开来的倾向,使得许多法律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得到了合理的解释。重视比较法学的研究,将英国法律的发展与大陆欧洲的法律进化过程联系起来,指出了英国法律多方面受罗马法影响的情况。强调对历史的客观描述,不去人为地“澄清”古代历史中的一些模糊内容,以避免所谓“时代倒错”(anachronism)之弊。梅特兰的著作文字机智生动,常以最恰当的典故嵌入优美的文章中,给人以高雅的享受和多方面的启发。《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的一位作者称“无论是其兴趣范围、特有的才智,还是在仅仅25年内所写的大量著作,英国历史学家中没有一个堪与梅特兰匹敌。只可惜疾病过早地夺去了他的生命。
梅特兰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续名医类案
中医医案专著。魏之琇编集。有清《四库全书》刊本及同治年间刊本。有人民卫生出版社据信述堂之1957年影印本。魏之琇(1722—1772),字玉潢,别号柳州,浙江杭州人,家为世医。他在重订《名医类案》的基础上,发现该书固然有不少宝贵的内容,但尚不够完备,缺少许多临床方面的内容,决心对之进行补充,遂励意著述,重订了《续名医类案》,原为60卷,后又整理成36卷,并补辑《名医类案》遗漏之古代医案,重点收集当代各名家之治验加以分析及论证,成为中国古代医案专著之重要代表作。《续名医类案》计36卷345门。首卷为伤寒证;第2卷述中风及中寒;第3卷重点论述温病;第4—6卷为其他外感症;第7—9卷为内科杂病;第10—11卷为内伤症;第12卷为血症;第13—16卷续论其他内科杂病;第17—18卷为口耳等五官病症;第21—22卷为二便、神志病症、兼述奇疾异症;从第23卷—25卷,分别论述妇科、胎前、产后病;第26—30卷为小儿科诸症;末6卷为外科诸证。本书除补充《名医类案》中遗漏之名医案例外,主要是当代医家案例。
太清修丹秘诀
太清修丹袐诀,撰人不详。从内容看,似出于唐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书分三节,言内丹法:首为《采神灵砂修丹法》。其法先服美食药物补气,导引行气、漱咽津液以种砂,然后用白细瓷盆淘取金砂,密封贮之,然后依法服砂,送入丹田烹炼成丹。丹成之后可不食不饥,「永为地仙」。 其次为《冲虚子大药真铅诀》。谓丹砂乃日月流精结成,可从中抽取铅汞二物,配合而修至药。其要诀为采丹元及五脏真气,「阴阳运转,气化为精,精化为朱,朱化为汞,汞化为金,金化为药,号为金砂,炼为还丹」。所述似为阴阳丹法。 其三为《坎离二用法》。先引述《胎息精微论》,谓精气为生命之本,精气结而成形,形气先立而后有神。故气为母,神为子。修道者如能使子母相合,神气相守,久之则神自明,气自和,可望长生。又论坎离二用,谓离上坎下。水火不交,名曰未济;坎上离下,水火相交,名日既济。炼气者若能两卦并用,周而复始,「变既济来济水火之象,使六爻俱阳,以成干体,则纯粹矣」。
周易大全
易学著作。胡广、杨荣、金幼孜等四十多位学者共同编撰。是一部汇集前人《易》学观点的著作。是明永乐年间皇帝下令编修的《五经四书大全》中的一部。全书二十四卷。书前有易序、凡例以及引用先辈学者的姓氏、周易陈子传序、上下篇义。正文按《周易》上经三十、下经三十四、《系辞传》等十传的顺序排列,在每一经、传下列出先辈儒学大师的评点。其观点主要采自董楷《周易传义附录》、董真卿《周易会通》、胡一桂《周易本义附录纂疏》等
教观纲宗释义
教观纲宗释义,一卷,明智旭述,佛学十种第二。
南山祖师礼赞文
三部,宋允堪述,元照校定题记,说见前。宋仁岳述,元照校定题记,说见前。宋智圆述,元照合后二目校定并序,题曰集南山礼讚序,分题后记,三文应合一目。礼赞,即恭敬礼拜三宝,赞叹其功德。其赞叹文词称为礼赞文。
御制逍遥咏
《御制逍遥咏》十一卷,《逍遥咏》成书于淳化元年(990)七月,由臣属作注释的可能性更大。以五七律为多数。主旨是阐释道家义理。常用的典故是一些道家、道教概念,如‘乾坤’‘阴阳’‘道德’‘大道’‘自然’‘无为’‘逍遥’‘修炼’等。诗歌语言风格比较复杂,原文语言既有晦涩难懂的一面又有平易浅近的一面。注解语言则倾向于晦涩难懂。以诠释为主而缺乏形象。”收于高丽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