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仓子

- 姓名:亢仓子
- 别名:庚桑子,庚桑楚
- 性别:男
- 朝代:春秋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亢仓子,春秋时期陈国人,是道教祖师之一,被尊为洞灵真人,乃老子的弟子,为亢桑子,又名亢仓子、庚桑子,四大真人之一。又传说为《庄子》中的寓言人物,姓庚桑,名楚,陈国人。因得老子之道,能以目听耳视,并游历所至皆得丰稳,后居毗陵(今江苏常州)孟峰,成仙而去。庚桑楚之名,始见于《庄子》。据《庄子》外篇《庚桑楚》记载: “老聃之役有庚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以北居畏垒之山。”晋司马彪、郭象等据此认为庚桑楚:姓庚桑、名楚,老子弟子。后人又尊称为庚桑子,还传说他曾居庚桑洞(今江苏省宜兴县东南)。《史记·庄周传》称《庄子》:“《畏累虚》、《亢桑子》(即《庚桑楚》)之属,皆空语无事实。”著有《亢仓子》,倡仁义之说。唐时玄宗封其为洞灵真人,《亢仓子》为《洞灵真经》。
亢仓子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特利斯当与伊瑟
作者是[法] 贝迪耶,译者是罗新璋。《特利斯当与伊瑟》是法国中世纪骑士文学中一部不朽的杰作。作品讲述了一个生相爱、死相随的动人故事。特利斯当是中世纪的传奇人物,为国王去异域求金发公主为后,返航途中,与金发伊瑟一起误饮了药酒,便突发一种奔腾放肆、势不可御的激情。作品以骑士的冒险经历开头,主要表现特利斯当对王后那种刻骨铭心的相思和不避风险的追求。骑士这种“风雅之爱”,开创了对女性的诗意的崇拜。文章家施康强称:翻译这本书,相应要求译者使用一种现代汉语有别的白话,造成时间上的距离感;译者的这一努力是成功的。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近代梁启超著。共七章。前六章初刊于《新民丛报》1900年3—12月;第七章刊于《新民丛报》1904年9、10、12月。该书综论中国数千年学术思想的演变,将中国学术思想史分为七个时代:胚胎时代(春秋以前)、全盛时代(春秋末及战国)、儒学统一时代(两汉)、老学时代(魏晋)、佛学时代(南北朝、唐)、儒佛混合时代(宋、元、明)、衰落时代(近二百五十年),而以今日(二十世纪初)为复兴时代。对各时代学术流派、思想主张、学术兴衰的原因、背景均作了简要分析介绍。认为“中国学术思想之衰,实自儒学统一时代始”,“故儒学统一者,非中国学界之幸,而实中国学界之大不幸也。”又认为“三国六朝”为“中国数千年学术思想最衰落之时”。注重东西方学术文化的比较研究,将先秦学派与古希腊学派作比较。预测了中国学术文化的将来,认为“数十年以后之中国,必有合泰西各国学术思想于一炉而冶之,以造我国特别之新文明”。提出二十世纪将是中华与欧美“两文明结婚之时代”。该书是中国近代最早以资产阶级观点论述中国学术思想史的论著,颇多创见,有很高学术价值。收入《饮冰室合集》的《文集》第3册。
万病回春
综合性医书。明龚廷贤撰。八卷。廷贤字子才,号云林,江西金溪人。其父龚信曾任职于太医院。廷贤承家学曾任太医院吏目,有“医林状元”之称。撰有 《寿世保元》、《种杏仙方》、《本草炮制药性赋定衡》、《鲁府禁方》、《小儿推拿秘旨》等书。本书成于万历十五年(1587)。卷一载万金一统述、药性歌诸病主药、释形体、周身脏腑形状、人身背面手足之图、十二经络歌等篇,论述基础理论以及药性、诸病主药、形体、脏腑、经脉等; 卷二至卷八分述各科病证证治,载内科为主病证八十八种,妇科病证十三种,儿科病证六十三种,外种病证二十二种。末附“云林暇笔”、“龚氏家训”等篇。共载一百八十六种病证。内容丰富,所述病证脉因证治具备,辨证详明,论治恰切,选方精当。对后世影响较大,颇有临床参考价值。有万历三十年金陵周氏重刊本,清康熙元年(1662)刻本,同治九年 (1870) 书业德记刻本。万桂华《明代“医林状元” ——龚廷贤简介》( 《江西中医药》1982.3.31) 可供参考。
归田录
笔记。宋欧阳修(1007—1072)撰。二卷。修有《欧阳文忠公集》已著录。本书成于治平四年(1067),自序称:“朝廷之遗事,史官之所不记,与夫士大夫笑谈之余而可录者,录之以备闲居之览也。”跋尾又称以李肇《国史补序》为法,“言报应,叙鬼神,述萝卜,近帷箔,悉去之;纪事实,探物理,辨疑惑,示劝诫,采风俗,助谈笑,则书之”。又以谓职非史官,掩恶扬善,不书人之过恶。共一百十五则,一万五千余字。因身居高位,熟知情况,故所记真宗、仁宗、英宗诸朝宫廷遗事、君臣际遇、朋党纷争以及职官、制度、文物等事,均有所依据,为历代治史者如李焘等著名史学家所征引。有关帝王文人轶事,如真宗好文、重器识,仁宗精飞白、性恭俭,杨亿性格刚劲寡合、与门人语笑喧哗而不妨构思,石曼卿磊落奇才,梅圣俞穷困,名闻宫中等,均可供治文学史参考。有《欧阳文忠公集》本,《稗海》本,《学津讨原》本等。中华书局一九八一年刊行李伟国点校本,与王闢之《渑水燕谈录》合为一书。
正觉润光泽禅师澡雪集
一卷,清 泽著,照水重编,陈闻道序,係诗集附杂文,有自状。依驹本印。
救诸众生一切苦难经
中国人假托佛说所撰经典。作者不详。一卷。经中叙述天台山中一老师的奇事,谓写此经则可免于灾祸,至心读诵者得成佛道。本经在历代经录内均未见著录,历代大藏经亦不收。敦煌遗书中有收藏,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