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诜

孟诜
  • 姓名:孟诜
  • 别名:
  • 性别: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汝州梁县(今河南临汝县)人
  • 出生日期:公元621
  • 逝世日期:713年
  • 民族族群:

孟诜[ shēn ](公元621—713年)汝州梁县(今河南临汝县)人,唐代著名医学家。


孟诜于唐垂拱初年(公元685年)任凤麟阁舍人,后因得罪武则天,被贬为台州司马。而后又历任春官侍郎、侍读、同州刺史,加银青光禄大夫。他自幼喜欢医学,通晓医药养生,曾拜名医孙思邈为师。在政事之余,孟诜好集医方。他通晓养生之道,长于饮食疗法,主张养性者“善言不离口,良药不离手”。著有《补养方》三卷、《必效方》三卷、《食疗本草》三卷。原书均已亡佚,现存仅有《食疗本草》辑佚本。该书内容丰富,收藏了不少唐代初期本草书中未载的食用药物,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饮食疗法专著。


[正 史]


孟诜,汝州梁人①也。举进士。垂拱②初,累迁凤阁舍人。诜少好方术,尝于凤阁侍郎③刘祎之家,见其敕赐金,谓祎之曰:“此药金也。若烧火其上,当有五色气。”试之果然。则天闻而不悦,因事出台州④司马。后累迁春官侍郎⑤。睿宗在藩,召充侍读。长安中,为同州刺史,加银青光禄大夫。神龙初致仕,归伊阳之山第,以药饵为事。诜年虽晚暮,志力如壮,尝谓所亲曰:“若能保身养性者,常须善言莫离口,良药莫离手。”睿宗即位,召赴京师,将加任用,固辞衰老。景云二年⑥,优诏赐物一百段,又令每岁春秋二时特给羊酒糜粥。开元初,河南尹毕构以诜有古人之风,改其所居为子平里。寻卒,年九十三。


诜所居官,好勾剥⑦为政,虽繁而理⑧。撰《家》、《祭礼》各一卷,《丧服要》二卷,《补养方》、《必效方》各三卷。


《旧唐书·卷一九一·孟诜传》


〔注 释〕


①汝州梁人:今河南临汝县人。汝州,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改伊州置,治所在承休县(今河南临汝县东)。次年改置襄城郡。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复置伊州,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改为汝州,治所在梁县(今临汝县)。②垂拱:武则天年号(公元685—688年)。③凤阁舍人、凤阁侍郎:皆为官名。即中书舍人、中书侍郎,武则天称帝时,官名官号尽改。至中宗复位后逐渐复旧。④台州: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以海州改名,治所在临海县(今浙江临海县)。⑤春官侍郎:官名,即礼部侍郎,武则天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改,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复名。⑥景云二年:公元711年。⑦勾剥:搜括。⑧理:有条理。

孟诜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乌石山志

乌石山志

《乌石山志》由清代郭柏苍、刘永松纂辑,黄宗彝、郭柏芗参订,分宸翰、名胜、古迹、寺观、祠庙、第宅园亭、石刻、人物、仙释、志余10卷,全书31.3万字。主要介绍乌石山的自然风貌、人文事迹、神话传说和历史文物。

茶山集

茶山集

诗别集,八卷,北宋曾几撰。几(1084~1166)字志甫(一作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属江西)人,后徙河南。幼入太学,试吏部,授将仕郎,赐上舍出身。南宋初曾任江西、浙江提刑,因忤秦桧被罢官,居上饶茶山寺。桧死复官,仍反对向金乞和,后以通奉大夫致仕。曾氏处于南北宋之交,对于中原沦陷,统治者误国十分气愤,并形诸诗篇。曾诗中还有一些关心人民疾苦和表现清寒士大夫生活情趣的作品,如《雪后》:“卧间微霰却无声,起看阶前又不能。一夜纸窗明似月,多年布被冷于冰。履穿过我柴门客,笠重归来竹院僧。三白自佳晴亦好,诸山粉黛却重重。”曾集有首《致仕》描写诗人决心退休,而妻孥却希望他能奉管宫观领取半薪———这是宋代优待退休官吏的一种办法。诗中写道:“妻孥挽我奉真祠,老子婆娑正坐谁?受禄功无一毫末,休官事有十年迟。尚容款曲悬车地,绝胜仓皇易箦时……”从这首诗中可见诗人狷介的个性。曾氏曾向江西诗派中人韩驹学诗,但他竭力避免僻典,绝少硬语。语多自造,风格明快,对其门人陆游也有影响。陆游为曾几撰《墓志铭》,言其有文集三十卷。此本久佚。“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出古今体诗近六百首,厘为八卷。有清武英殿聚珍丛书本。

守城录

守城录

中国宋代论述城邑防御专著。陈规、汤璹撰。有《守山阁》本、《墨海金壶》本、《瓶花书屋》本、《半亩园》本、《长恩书室》本、《四库全书》本等丛书本,乾隆四十年(1775)抄本及嘉庆、道光刻本存世。全书由陈规的《靖康朝野金言后序》、《守城机要》和汤璹的《建炎德安守御录》三部分组成,原各自成帙,宋宁宗以后合为一本,刊行于世。现存清乾隆年间抄本及嘉庆、道光年间刻本,共4卷,大约17800字。该书根据攻城武器的发展和实战经验,着重阐述了守城战法的改革。它提出“善守城者”不能只守不攻,而要“守中有攻”,注意沟通城内外道路,便利随时乘隙出击。

鬼谷子注

鬼谷子注

梁陶弘景注。三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太玄部。参校版本:一、四库全书文渊阁本(简称《四库》本)。二、嘉庆十年江都泰氏刻本(简称嘉庆本)。

念佛法门与大势至圆通章

念佛法门与大势至圆通章

道源法师讲述,执持阿弥陀佛名号,求生西方极乐国土,乃释尊“无问自说,彻底大慈之所加持。能令末法有情,依斯径登不退。”此一法门之殊胜,历代诸师,赞叹备至。尤以永明大师称为“万修万人去。”蕅益大师则谓“收机最广,下手最易。”又叹为“了义中无上了义,圆顿中最极圆顿。”过去的祖师大德们,修此法门而现前见佛报尽生西者,史不绝书。我国大乘八宗,最能普遍社会深入人心者,亦惟净土。这是有其必然的道理的。

劝修净土诗

劝修净土诗

实贤谫劣庸僧,褊卑陋器。本无大力,仰承前辈宗风。时有好怀,独结西方净愿。虽躬行不逮,原无实得于自心。而兼济未忘,乃有愚衷于此世。原夫净土一门,理极顿圆,事诚简易。在因强而得果疾,用力少而成功多。浅之则夫妇与知,深之则圣贤莫测。三根普被,万类均收。捞漉苦海之鱼,信为巨网。挽回末法之证,的是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