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师青

吴师青
  • 姓名:吴师青
  • 别名: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广东潮阳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吴师青, 广东潮阳人。生于清末, 晚居香港, 卒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精推步、天星、堪舆、鐡板神数等术数。吴氏家学渊源,术数古籍藏书甚丰,自弱冠始研斯道,堪舆学宗三元玄空广东派蔡岷山,其挨星法不同于章仲山无常派玄空及沉氏玄空,谓「章仲山…将用事元运入中顺行,再将山上、向上挨得之星,入中阳顺阴飞去,自谓为玄空、为天心者, 误人多矣。」吴氏多为当时人推崇,如当时香港富商邓肇坚爵士曾为《天运占星学》撰写序言。其《香港山脉形势论》曾预言香港大屿山「将来楼宇连云,层层金碧,可为万国互市之商场。」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其学不泥古说,主张与时并进,如堪舆学中在《楼宇宝鉴》中提出对现代城市楼宇风水看法的改革; 天星学方面主张把传统〈七政四馀〉修订为〈七政四馀三王〉等。著有《地学铁骨秘》、《天体曆彙编》、《撼龙经真义》、《中国七政四馀星图析义》、《香港山脉形势论》、《天运占星学》、《楼宇宝鉴》、《吴师青阐命理》等。


师青平生,志圣贤之道,穷天人之学。足迹遍大江南北,周览名山大川。寓於目,而得於心,历历可考。迩者,余推步太阳图表,四十五图,并太阳图表主应篇,及土星、木星、天王、海王,四大天运统运四图,及图解。如土星焉,具庞大之潜能,控博厚之地产,以利天下。如木星焉,备至高之福德,拥无疆之财富,以泽群生。如天王焉,宏特殊之发明,奏丰硕之功用,以公世界。如海王焉,震膨胀之威力,显广大之神通,以制寰宇。至於太阳,乃至尊至贵之神,权力浩大;天非此,一岁不知时节,地非此,万物无从发生。配以日食月食,主要会合,经济关键,经济韵律,商业周期,行星高级会合之预测,股市粹言,等等,而成天运占星学。此在古天文苑囿中,可谓放一异采,但未敢谓为天学之津梁也。是书之着,历时经年,潜推默察、殊费周章。其中包含,至微至奥,苟能精心熟究,触类旁通。以之测天,则盈虚消息可以推。以之察象,则灾祥变异可以知。以之占商,则升降盛衰可以决。以之言命,则穷通祸福可以定。言有大而非夸,书虽简而可验。推四大之统运,拓万古之心胸,又奚只发扬国粹而已耶?

猜你喜欢的书

扬子云集

扬子云集

六卷。汉扬雄(前53—18)撰。扬雄,字子云,名扬雄或作扬雄。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其生平详见《方言》条。著有《琴清英》、《训纂篇》、《方言佚文》、《扬子法言》等。据《汉书·艺文志》、《隋书·经藉志》、《新唐书·艺文志》皆著录有扬雄集五卷。原本宋时已佚。宋人愈乃从《汉书》、《古文苑》等书中辑其文四十篇,编次为五卷。明万历间郑朴复加辑录,增益篇章,分为六卷。清代修纂《四库全书》即用此本。卷首有万历二十三年(1595)九月郑朴序。全书分为六卷,卷一为《法言》;卷二为《太玄经》;卷三为《方言》;卷四为《上书》,收《谏不受单于朝书》、《答刘歆书》、《答茂陵郭威》、《答谭桓》、《剧秦美新》,又收《解难》、《解嘲》;卷五为赋、颂,赋收《甘泉赋》、《长杨赋》、《羽猎赋》、《河东赋》、《蜀都赋》、《太玄赋》及《反骚》等;卷六为箴、诔、连珠,纪、记等,箴收十二州牧箴和十九官箴,诔只《元后诔》一篇,连珠亦仅一篇。纪、记有《蜀王本纪》、《蜀记》及《琴清英》等。阙文篇目附于书后,如《训纂》、《家谍》、《绣补灵节龙骨铭诗三章》等。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题为《扬侍郎集》(扬雄仕汉为黄门侍郎),不收《太玄》、《法言》、《方言》,而收其文五十八篇。扬雄是汉赋的代表作家之一。他作赋以司马相如为法式,故其《长杨》、《甘泉》等诸赋,在气度与格局上皆有追攀、模仿《上林》、《子虚》的倾向。长于模仿而缺乏创造,这正是扬雄赋即此书的缺点。此书有《四库全书》本。

魍魉世界

魍魉世界

张恨水著。1944年出版。小说以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的重庆为背景,重点描述商界活动,兼及政界、学界和城市贫民等各阶层的生活情况,反映了广阔的社会风貌。书中以西门德和区庄正两家人物活动为中心,揭示出纸醉金迷的市侩风气如何毒化了社会各阶层,甚至那些学者、医生、教员等也因利之所趋,纷纷改行从事投机买卖。心理学博士西门德一头钻进投机行业,倒卖战时物资,生财有道,成为暴发富商。老校长区庄正心忧国事,有是非感而缺少务实精神。围绕这两个主角,其他人物如卑琐庸俗的西门太太、中年富商温二奶奶,女拆白党黄青萍、鱼肉人民的宫保长以及目不识丁的暴发户李狗子等人,均写得个性鲜明,呼之欲出。小说除写商界活动外,还写了官僚机构的腐败风气,豪门富商的糜烂生活,轿夫贫民的痛苦遭遇等等,是一幅大型的社会风俗画。作者基本态度是为弱者鸣不平,给损人者以谴责,是非爱憎分明,但揭示社会的本质不深。

帝王纪年纂要

帝王纪年纂要

一卷。元察罕撰,明黄谏补。察罕,元西域板勒纥人。博览强记,精通诸国语言。官至商议中书省事。尝译《贞观政要》、《帝范》为蒙文,并节译蒙文《脱必赤颜》为《圣武开天记》、《太宗平金始末》等。著有《历代帝王纪年纂要》。察罕鉴于以往诸家所编帝王纪年,沿袭舛讹,莫相统一,乃以邵雍《皇极经世》为准,取诸家记载集正之,自太皞以下诸帝王,各载其在位年数,而略述兴废大旨于每代之前。书成于皇庆元年 (1312)。至明景泰中,黄谏为之续辑,改原本下限延琇五年 (1318)为下至洪武元年 (1368),并补入元代诸帝纪年。但该书太过简略。有《四库全书》本,《金声玉振集》 本。

皇明异典述

皇明异典述

《皇明异典述》明·王世贞撰。共八卷,记录了明朝政治的奇闻异事。夫国之有典也,则号令庆罚皆在焉。其曰典者何?志常也。曰异典者何?志非常也。诸创国者皆不为常者也。其业可大而法可久,习之则为常,是故曰典也。自古有天下之盛者,莫过唐、虞、三代。唐有天下,举亩{亩厶}之鳏民而委之政,既得政则绁天子之所,任岳牧侯伯而﹃之。既﹃之而复峻用其子,其后辄举祖宗之人民社稷而付之。商有天下,举五就之遁臣而委之政,既托孤而废其主,废而旋复焉,尊之曰阿衡,而待之以不臣。周借其国,付渭川之钓叟,使埒父称而师事之,又以其幼子托之於介弟,使据君位而朝诸侯。其殁也,又崇以天子之礼乐。典而异者孰并哉!

仪礼析疑

仪礼析疑

十七卷。清方苞撰。方苞《三礼》之学,《周礼》较深,晚年自称“治《仪礼》十一次,用力良勤。《仪礼析疑》旨在举出《仪礼》可疑者录出经文而详辨之,对无疑者则不录经文。发明处不少,如《士相见礼》之辨,用《周礼》以通之;《聘礼》公答再拜之辨,则细心体认,合乎经义。亦有未尽详考者,如《士冠礼》“缁布冠缺项”。然《仪礼析疑》全书析疑《仪礼》考证较为详核,对研究《仪礼》有一定参证价值。版本有《望溪全书》本、《抗希堂十六种》本。

沙弥律仪要略增注

沙弥律仪要略增注

简称《沙弥要略增注》、《律仪要略增注》。律学著述。明袾宏辑,清弘赞注。二卷。系《沙弥律仪要略》的注释书。弘赞在前言中称:“《要略》一书,乃云栖大师(袾宏)于《沙弥十戒经》等辑出,其义切要,而文简略,以便初机沙弥习学。”本书上篇“戒律门”,含不杀生至不捉持生像金银宝物,共十戒律;下篇“威仪门”,含敬大沙门至衣钵名相,共二十四章。本书见载于《嘉兴藏·又续藏》及日本《续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