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泳

钱泳
  • 姓名:钱泳
  • 别名:字立群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金匮(今江苏无锡市)人
  • 出生日期:1759年2月25日
  • 逝世日期:1844年10月11日
  • 民族族群:

钱泳(1759年2月25日—1844年10月11日),清书画家。字立群,一字梅溪,号梅华溪居士。金匮(今江苏无锡市)人。曾客毕沅幕中。居常熟。工书画篆刻,尤善篆隶,尝缩临汉碑、唐刻数十种,俞樾言之梅小岩,出白金百两,嵌于杭州诂经精舍之壁。清马甦《见闻随笔》称:“至其分书,一味妍媚,不求古雅,名号远播,终不近古。”其书法美学思想,赞同阮元关于书法分南北宗的观点,认为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赵孟頫、董其昌等人,亦未掌握这一规律,故常将启牍之书与碑榜混为一谈。强调“画家有南北宗,人尽知之。书家亦有南北宗,人不知也。”(《书学、书法分南北宗》)反映其注重区分疏放妍妙与厚重端严的不同艺术风格的美学观点。认为钟鼎文为书法的源流,“讲篆隶者,当先考钟鼎文”(同上《钟鼎文》),反对后代对于书体的改革和创新,认为“隶书生于篆书,而实是篆之不肖子”,因篆书一画、一直、一钩、一点,皆有理,所谓指事、象形、谐声、转注、假借,均能表达出来。而隶书变圆为方,改弦易辙,全违父法,故“六书之道由隶而绝。至隶复生真行,真行又生草书,其不肖甚于乃祖乃父,遂至破阵体杂出,各立支派,不特不知其身之所自来,而祖宗一点血脉亦忘之矣。”(同上《隶书》)又反对郑板桥将篆隶行草铸成一炉的革新精神,反映其固守旧法的保守美学思想。其绘画美学思想,认为“唐、宋之法,以刻画为工。元明之法,以气韵为工。本朝恽南田则又以姿媚为工矣。然三者皆所难能也。”(《履园画学》)反对画坛轻北宗或笑南宗的偏见,强调无论南北宗,只要有笔有墨,便是名家。有笔而无墨,非法也。有墨而无笔,亦非法也。”(同上)反映其重视绘画形式的审美观点。著有《履园丛话》、《履园金石目》、《说文识小录》、《唐赐铁券考》、《金涂铜塔考》、《兰林集》、《梅花溪诗抄》、《登楼杂记》、《述德编》。

钱泳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周元公集

周元公集

诗文别集。北宋周敦颐撰。八卷。敦颐原名敦实,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以舅任为分宁主簿,调南安军司理参军,移桂阳令,有治绩。后为广东转运判官。晚年家庐山莲花峰下,名为莲溪,卒谥元公。此集马端临《经籍考》作七卷。本集一般题为《宋濂溪周元公先生集》,简称为《濂溪集》,《四库全书》本简称为《周元公集》。

罗氏识遗

罗氏识遗

十卷。北宋末南宋初罗璧(生卒年不详)撰。罗璧字子苍,自号默耕,新安(今属河南)人。生平事迹不详。据书中前定一条,引陈抟“寒在五更头”之谶语,称第五庚申后又十五年,北宋灭亡,可知此书成于南宋时期。书中又谓宋代文章多粹,自程颢、程颐发明孔孟之说,便觉欧、苏气象不长,又谓孔夫子之道至朱熹而集大成,诸家经解自朱熹断定,然后一出于正等等,可知罗璧是朱熹学说的忠实信徒、传布朱熹学说的学者。此书于经史百家、朝野遗闻等,无所不论,无所不考。大体说来,征索旧文,皆有依据,考据精核,颇多可取。但书中也有可供商榷之处,如,论养老之制,谓《礼记》袒而割牲、执酱而馈等数语为委巷之谈,排诋经书,殊无忌惮。又谓公羊高、梁赤皆姓姜,亦属杜撰。又谓班史原于刘歆,引葛洪《西京杂记》后序为证,不知葛洪序谓刘歆有汉书一百卷者,自汉魏以来绝无是说,罗璧轻信伪书,尤为疏舛。此书虽少有错误,但多数皆有根据,足资参考。今传本不一,《四库全书》本作 《识遗》十卷,《学海类编》、《碧琳琅馆丛书》、《芋园丛书》本作《罗氏识遗》十卷,宛委山堂 《说郛》节选本作一卷,商务印书馆《说郛》本不分卷。

续通典

续通典

中国典章制度史专著。清乾隆时三通馆史臣奉敕编修。成书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到乾隆四十九年(1784)之间,有武英殿刊本,浙江书局复刻本,1935—193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十通》合刊本,本书影印精装1册。本书为《通典》之续书,共150卷,分类大致与《通典》相同,仅把兵与刑分列,计为9典。包括《食货典》16卷、《选举典》6卷、《职官典》22卷、《礼典》40卷、《乐典》7卷、《兵典》15卷、《刑典》14卷、《州郡典》26卷、《边防典》4卷。记载唐至德元年(757)至明崇祯十七年(1644)间史事,以明代典制为最详。资料除来自正史外,还引用了《唐六典》、《唐会要》、《五代会要》、《册府元龟》、《太平御览》、《山堂考索》、《契丹国志》《大金国志》、《元典章》、《明会要》、《明集礼》以及唐宋元明各代文集、奏议等。资料较为丰富,编排亦较条理,对研究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本书内容与《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有些重复。

名医论方

名医论方

中医,方书。汲取了成无己,吴谦,唐宗海,柯琴等宋元明清名医,对于古代名方的论述。分二十六类。一、和解少阳。二、调和肝脾。三、调和肠胃,四、截疟,五、辛温解表剂等等,对于中医医方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急救良方

急救良方

医方著作。二卷。明 ·张时彻辑。刊于1550年。本书系作者据佚名氏《急救方》书中实用有效的单验方加以增删订正而成。内容以急救为主。专门汇辑各科简便急救验方。分五绝死、虚劳、诸风、伤寒时疫、中诸毒、诸虫蛇伤、头痛、咽喉、心病、腹痛等39门,录方约900首。是明代为数不多的急救验方书。与《摄生众妙方》合刻问世。

象头精舍经

象头精舍经

一卷,隋毗尼多流支译。佛在伽耶山文殊师利问佛菩提之义,后向诸天子说大乘法。与文殊师利问菩提经,伽耶山顶经,大乘伽耶山顶经同本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