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濂

李濂
  • 姓名:李濂
  • 别名:字川父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祥符人
  • 出生日期:1488
  • 逝世日期:1566
  • 民族族群:

李濂(1488—1566),字川父,祥符人。生于明孝宗弘治元年,卒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年七十九岁。举正德八年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授沔阳知州,稍迁宁波同知,擢山西佥事。嘉靖五年以大计免归,年才三十有八。濂少负俊才,时从侠少年联骑出城,搏兽射雉,酒酣悲歌,慨然慕信陵君、侯生之为人。一日作《理情赋》,友人左国玑持以示李梦阳,梦阳大嗟赏。访之吹台,濂自此声驰河、洛间。既罢归,益肆力于学,遂以古文名于时。初受知梦阳,后不屑附和,里居四十余年,著述甚富。著有《嵩渚集》一百卷,《观政集》一卷,《与李氏居室记》、《祥符文献志》、《祥符乡贤传》、《汴京遗迹志》、《医史》等,(均四库总目)并行于世。

李濂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淞滨琐话

淞滨琐话

笔记小说集。近代王韬著。十二卷。六十八篇。大致为两类:一为借奇境幻遇暴露社会黑暗,以狐鬼仙妖寄托真情实意。如《因循岛》中描述“黄沙无际,草木不生,居民均面黄肌瘦,悴容可掬”,而官吏则皆兽面人身,巧取豪夺,贿赂公行。第二类主要描写一系列鲜明生动的妇女形象,特别是社会最底层的妓女。如《魏月波》中的少女魏月波,大胆追求爱情未能如愿,却沦为妓女,饱受折磨和苦难,最终削发为尼。本书受《聊斋志异》影响明显,构思奇特,想像丰富,写景写情均有传神之笔。书中反复宣扬的生死轮回,白日飞升等却属糟粕,另有反映封建文人赌酒征歌、渔猎女色之情形亦不足取。有光绪十三年(1887)淞隐庐铅印本、宣统三年(1911)上海著易堂石印本、民国初《笔记小说大观》本,近有1986年齐鲁书社排印本、1987年岳麓书社排印本。

南中幽芳录

南中幽芳录

《南中幽芳录》成书于明永乐十年春(公元1412年春),记叙了当时的38品名兰,如:碧玉莲、大雪素、金镶玉、小雪素、金丝莲、黄建素、大贡品等。书中对这38品兰蕙的产地及分布;生态习性;根茎和叶鞘;叶色、叶态、叶质、叶片数;花葶形态、着花数量、放花时间;花色、花形、花香等作了准确简练、生动形象的描述赏评,文字优美,韵味无穷,读文如见花,隐隐有馨香袭来。重要兰谱,兰花作为文学作品的描写对象最早可追溯到2500-3000年前。公元前600至1000年之间成书的《诗经》就有兰花的记录:“溱与洧,方涣涣兮。仕与女,方秉兰兮”。

灵宝净明黄素书释义秘诀

灵宝净明黄素书释义秘诀

灵宝净明黄素书释义秘诀,撰人不详。盖为宋元净明道道书。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方法类。全篇由「弟子方文」就《净明黄素书》中有关道法向「真师」提问,真师逐一解答。问题涉及内丹、度人经法、五雷神法、剑诀大丹法、六丁玉女法等方术。书中引述钟吕丹经,其说受全真道影响。

围城

围城

长篇小说,钱钟书著,1947年5月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书名“围城”取自法国一句古语,含义是:爱情、婚姻或某一种人生,就好象一座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作品主人公方鸿渐出国留学三年,一味游乐,一事无成,最后只得花钱买了一张“克莱登大学博士”的假文凭。方回到家乡受到隆重欢迎,但因为作假心虚。到上海后,方去看望同船回国的苏文纨小姐,苏对方很钟情,但方无意。方爱上了苏的表妹唐晓芙,不久唐离去。此后,方和留美硕士生等一起应聘到内地湖南的国立三闾大学任教,到后才知这里也是乌烟瘴气,同事中有的极度自私,有的大胆假冒博士,有的俗不可耐。一年后,方和未婚妻孙柔嘉离校另谋出路,途中在香港结婚。方、孙夫妇回到上海,一系列矛盾和苦恼接踵而来,两人由争吵到动武,都想从“围城”里挣脱出来,最后孙离家出走,方决心到重庆去另谋生路。作品成功地塑造了多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条件下受过洋化教育的留学生和大学教授等上层知识分子形象,作品以其深刻绝妙的心理描写,高超的讽刺笔法,恰当地大量引用中外文学典故,显示出高超的艺术成就,堪称一部新《儒林外史》,是现代小说史上讽刺小说的精品。

鱼篮宝卷

鱼篮宝卷

一名《鱼篮观音二次临凡度金沙滩劝世修行》。佚名撰。一卷。初成书于宋代。约八千字。内容叙江苏海门县有一乡村名金沙滩,村人因行恶,不敬神明,上帝欲灭绝之。观音菩萨不忍,临凡变卖鱼女郎,劝化众人。村人第一恶人马二郎,见卖鱼女貌美,欲娶为妻,故放下屠刀,诵经行善,卖鱼女与马二郎成婚之日,仙归。金沙滩众人均弃_恶向善。三年后,观音再次临凡,以坚众人行善之心。马郎功成升极乐世界。金沙滩一改旧观,竟成善地。观音博大救世精神历代广为传颂。篇幅短小,语言精炼,有民国八年(1919)上海翼化堂刊本。

老母女六英经

老母女六英经

一卷,宋求那跋陀罗译。老女人经之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