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濂

- 姓名:李濂
- 别名:字川父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祥符人
- 出生日期:1488
- 逝世日期:1566
- 民族族群:
李濂(1488—1566),字川父,祥符人。生于明孝宗弘治元年,卒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年七十九岁。举正德八年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授沔阳知州,稍迁宁波同知,擢山西佥事。嘉靖五年以大计免归,年才三十有八。濂少负俊才,时从侠少年联骑出城,搏兽射雉,酒酣悲歌,慨然慕信陵君、侯生之为人。一日作《理情赋》,友人左国玑持以示李梦阳,梦阳大嗟赏。访之吹台,濂自此声驰河、洛间。既罢归,益肆力于学,遂以古文名于时。初受知梦阳,后不屑附和,里居四十余年,著述甚富。著有《嵩渚集》一百卷,《观政集》一卷,《与李氏居室记》、《祥符文献志》、《祥符乡贤传》、《汴京遗迹志》、《医史》等,(均四库总目)并行于世。
李濂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古穰集
诗文别集。明李贤(1408—1466)撰。三十卷。贤字原德。邓州(今河南邓县) 人。宣德进士。曾官文选郎中、吏部侍郎、翰林学士、华盖殿大学士。宪孝之世,名臣相望,多为贤所识拔。卒谥文达。尝奉勅编《明一统志》。有《古穰杂录》、《天顺日记》等。李贤子璋与婿程敏政编次。古穰县在邓州境内,而李为邓州人,因以名集。凡30卷,奏疏2卷,书1卷,记2卷,序3卷,说、题跋1卷,神道碑4卷,墓碑、碣1卷,墓表2卷,墓志2卷,行状、传1卷,祭文、铭、诔、赞、赋、哀辞1卷,古今体诗2卷等等
卫济宝书
外科著作。原书1卷,22篇。宋代作品,原撰人佚名,东轩居士增注,约撰于12世纪初。原书已佚,今本辑自《永乐大典》,分为2卷。上卷论述痈疽证形,列五发(癌、瘭、疽、痼、痈)图说及用药原则和内外治法(包括试疮溃法、长肉、溃脓、针治、骑竹马灸、灸恶疮法等),并载述一些外科器械之使用和制造。下卷为证治,载方40余首,包括丸、散、膏、丹、汤、药饼、药捻等多种剂型,治疗范围较广者,注明按证加减之法,并附乳痈、软疖证治。此书较好地体现了疡科辨证论治思想,对研究中医外科诊治有一定参考价值。《卫济宝书》之书名,最早见于《宋史·艺文志》,现存《四库全书》本、《当归草堂医学丛书》本等,建国后有影印本。
汇评脂批石头记
汇评脂批石头记,正文是以庚辰本为底本 ,所缺六十四回、六十七回以蒙府本为底本,二十二回末页、六十八回缺页以蒙府本补齐。批语包含了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戚序本、蒙府本,列藏本、靖藏本,甲辰本、己酉本、梦稿本全部各本的批语。批语逐条标明了各本共有的状况,但各本批语异文不能完全具体表示。脂批汇评参考陈庆浩《新编石头记脂砚斋评语辑校》等书。批语状况以《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庚辰影印本,《石头记》戚序有正、蒙古王府影印本等书作核对。 又以电子版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己卯影印本,《石头记》列藏影印本,《红楼梦》甲辰、己酉、梦稿影印本等作核对。
太宗文皇帝圣训
全称《大清太宗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圣训》。康熙朝官修。清世祖福临敕编,清圣祖玄烨续编,共6卷,3万余字。有《四库全书》本及 《十朝圣训》本行世。顺治年间开始纂修,至康熙二十六年(1687)完成。汇辑了皇太极治国的各种言论,分类编排。全书共111条,分为23类,包括论治道、训诸王、训群臣、谦德、宽仁、智略、求贤、求言、辑人心、恤民、劝农、兴文教、训将、励将士、怀远人、训诸藩、恤隆、招降、恤旧劳、敦睦、节俭、谨嗜好、禁异端等类目。是研究皇太极生平和思想的珍贵史料。乾隆四年(1739),与清太祖圣训同时刊布,清末也出现了多种翻刻本。
摩诃止观贯义科
摩诃止观贯义科,二卷,清天溪说,灵耀补定并序。
吴中石佛相好忏仪
吴中石佛相好忏仪,一卷,明传灯集,内题礼吴中石佛起止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