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朝瑞

- 姓名:张朝瑞
- 别名:字子祯,号凤梧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沭阳县桑墟镇
- 出生日期:1536
- 逝世日期:1608年
- 民族族群:
张朝瑞(1536—1608年),字子祯,号凤梧,明嘉靖十五年出生于海州(今属沭阳县桑墟镇)一名门之家,隆庆二年中进士。知鹿邑、安邱二县,升至济宁宪副。在济宁兴水利、治漕河,政绩显著。后迁任金华知府、湖广参政,进应天府丞,入朝为大鸿胪寺卿。
张朝瑞赋性质朴,禔躬端谨,是一位有名的学者,他一生著作甚多,主要有《孔门传道录》《禹贡本末》《明贡举考》《南国贤书》《宋登科录》《忠节录》《表忠汇录》《鹿邑县括地志》《两邑节爱录》《金华荒政志》《崇正书院志》《邹鲁水利记》《常平仓纪》等书,以及疏稿、文集、族谱等。
张朝瑞不仅勤政爱民、政绩突出,而且是公正无私、清正廉洁的典型,朝廷考核全国官员时被列为“天下清官第一人”。
张朝瑞的清廉与家庭的教育和影响是分不开的。张朝瑞的祖父名张通,曾经借贷数百金给别人,后来却把借条给烧了。张朝瑞的父亲名张昶,字文显,“一如父志,坦夷豁达,轻财好施。”兄弟七人,张昶居第二,负责管理家务,却毫无私心,没有为自己积存一点家私。在执行父命为众弟兄分家时,张昶将家产全部分与弟兄。嘉靖二十三年,海州发生大饥荒,张昶把家中存储之粮拿出来赈济邻近居民,救活很多人。张朝瑞当官以后,张昶对他是谆谆教诲,勉励他一定要做个好官、做个清官,千万不能给海州人民丢脸。张朝瑞谨遵父训,廉洁奉公、两袖清风,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深得治下百姓爱戴。
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倭寇常从海上侵扰海州,张朝瑞捐助“坊银四十金”修筑海州城,以御倭寇。明万历初,张朝瑞中进士后,任鹿邑(今河南开封)县令。张朝瑞为人刚直不阿,不依附权贵,他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发现“邑地多影射,缺额三千余顷”,于是“履亩清丈”,着手清理被豪强侵占的土地。当地一位地主豪强携重金欲贿赂张朝瑞,张朝瑞不仅将行贿者拒之门外,而且大声呵责对方。行贿者吃了“闭门羹”,只好悻悻而归。无奈之下,地主豪强们纷纷清退自己先前侵占的土地。任鹿邑县令期间,张朝瑞共清理出土地7000余顷,肃政安民,置田养士,可谓政绩卓著。
春节刚过,金华各地已经是桃花盛开、春意融融,而此时的知府府衙也是鞭炮阵阵、喜庆融融。又一位金华知府即将走马上任。当地大小官员都带着厚礼,为迎接新来的知府而忙碌着。上任之初,新任知府从多方渠道了解到,金华恰逢荒年,旱涝频发,灾民众多。上任当天,新任知府没有沉浸于灯红酒绿,而是直接来到百姓家中访贫问苦,他把金华各地大小官员恭送的贺礼连同自己平时积攒的俸禄,都赈济给了贫困百姓和苦难的灾民。这位知府还修建了书院,买下2000余亩地,作为书院的田产,收入供教师开支、校产维护、学生补助。一时间,百姓奔走相告,都说金华来了一位体恤民情、爱民如子的“清官”。百姓口中赞誉的“清官”便是张朝瑞。
明万历年间,潘季驯去职后,分黄导淮之议兴起。张朝瑞没有亦步亦趋、人云亦云,他经过充分论证,认为分黄导淮是错误的。在一番深思熟虑后,张朝瑞上书朝廷,指出分黄导淮是失策。后黄河夺淮淹没了大片农田,分黄导淮宣告失败。朝野上下都十分钦佩张朝瑞有先见之明。张朝瑞不畏权贵、嫉恶如仇,敢于上书直言、直陈时弊,因而得罪权贵被贬降为南京行人司的副职。张朝瑞虽然因不依附权贵而屡遭沉浮,但是在当时的明朝政坛,他却是一位德高望重、社会公认、百姓爱戴的清官。万历皇帝朱翊钧曾颁赐圣旨《授张朝瑞南京鸿胪寺卿制》,对张朝瑞的清廉大加褒奖,称赞他“学擅博综,才称经济,端凝表度,修洁坚操。”
明万历三十六年,张朝瑞病死在代理府尹任上,葬于海州东门外凤凰山下。张朝瑞去世后,万历皇帝亲自为他写了一篇祭文,以示哀悼和褒扬,对他公正廉明的一生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表扬,祭文中说张朝瑞“中道遽殂,空囊若洗。清白独贻,尔无愧己。”明神宗皇帝遣淮安知府谕祭,追谥张朝瑞为“清恪”。这也充分印证了“天下清官第一”的称号。张朝瑞当了这么多年的官,去世时却“笥无遗金”、“空囊若洗”乃至“贫无以殓”,这是何等清廉!这是何等崇高!我们在感叹唏嘘的同时,对他清廉的家风油然而生敬意,对他高尚的人品敬仰膜拜至极!
张朝瑞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1898年的夏日
1898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一年。德国《法兰克福报》的记者保罗·戈德曼,受报社指派,在这一年来到了中国,专程对中国的经济、军事、司法等进行考察。他从香港登陆,经广州、上海深入中国腹地汉口、武昌、胶州、天津、北京,采访了李鸿章、荣禄、陈季同、广东总督秘书兼厘金局局长、上海道台等晚清人物。作为外国人探访中国的历史记录,该书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读者可以通过富有现场感的“他者”视角,感受晚清帝国在艰难危局中转型的重要历史细节,进而看到清末中国社会的鲜活风貌。
有产业的人
英国作家高尔斯华绥的著名长篇小说三部曲《福尔赛家史》中的第一部,发表于1906年。福尔赛一家祖上是农民,到第三代老乔里恩及6个兄弟4个姐妹时,已积聚了100万财富。一天,长房老乔里恩的孙女琼与工程师波辛尼举行订婚仪式,琼的叔叔索米斯带着妻子伊琳前来祝贺。伊琳是一个穷教授的女儿,为了摆脱冷酷的后母才与索米斯结婚的。但婚后她就后悔了,索米斯虽表面上温文尔雅,而骨子里却是一个冷冰冰没有一点感情的人物,他只奉行追逐财产的原则,被称为“有产业的人”,因此,伊琳的婚后生活很痛苦。在琼的订婚仪式上,伊琳认识了波辛尼。后来,索米斯要在罗宾山建造一所别墅,聘请了波辛尼来担任设计建造工作,在建造山宅过程中,伊琳和波辛尼彼此相爱了。这不仅使琼和老乔里恩感到痛苦与不安,而且对索米斯来说更是一个沉重打击。索米斯以工程造价超过预算为由向法院起诉。波辛尼败诉了,伊琳由于忍受不了索米斯的行为离家出走。然而不久波辛尼不慎被车撞死,孤苦无靠的伊琳只得又忍痛回到索米斯家。6年后,她终于勇敢地离开了索米斯独居,靠教授音乐课维持自己的生活。而老乔里恩最后也谅解了伊琳给自己孙女带来的不幸,在死前给了她一笔能维持独立生活的财产。小说以老乔里恩在罗宾山宅安然去世而告结束。此作是三部曲中最成功的一部,作品深刻揭露了资产者贪婪的本性和被财产、金钱所腐蚀的卑劣灵魂。
耳谈
明代文言志怪小说集。一名《赏心粹语》。五卷本、十五卷本。明王同轨撰。今存万历二十五年(一五九七)序刊金陵世德堂本书衣题云: “重刻北京原板《耳谭》,金陵世德堂梓。 ”《耳谭类增凡例》又云: “曩岁需次都门,裒奇事数卷,会有饷金者,因以灾木。已而金陵、浙、陕皆有板。”可见此书初板于北京,后又有多种重刻本。内容则为纂集异闻,每条必详所说之人,以示征信,用苏鹗《杜阳杂编》之例。前有李维桢序(《四库全书总目》误作书写人陶冶),称其“事不必尽核, 理不必尽合,而文亦不必尽讳”,此当为“小说家之定评”。此书当时颇为流行,作者又事增补。初刻五卷,先增十五卷,再增为五十四卷。万历三十一年(一六○三)金陵世德堂又刊《耳谈类增》五十四卷。
应急良方
明代胡文焕撰,方书,该书主要收集了居家应急药方,分为通用、妇人、小儿三门,共收录了173则药方,其中多为单方偏方,所用药品多为平常生活中可及之物。《应急良方》作为其医学著作之一,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医疗知识与实践经验。
葬经翼
缪希雍,明代著名风水师,中医家,所著的《葬经翼》对我国风水研究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是明代形法派的代表作,该书收录了《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堪舆部》中,是我国是大风水名著之一。其中翼,有翅膀之意,同时又有辅佐、帮助的意思,即帮助学习理解《葬经》。《葬经》又名《葬书》,作者为东晋郭璞,风水一词,即出自本书。该书不仅论述了风水及其重要性,还介绍了相地的具体方法,为我国风水文化之宗。而缪希雍撰写的《葬经翼》将郭璞的《葬经》作为蓝本。将医学中的望、闻、问、切医学诊断流程四步骤收纳和移植到传统风水理论中,进一步地提升和完善了我国的风水理论体系。在《葬经翼》中有段话十分著名:“关中者,天下之脊,中原之龙首也。翼州者,太行之正,中条之干也。洛阳者,天地之中,中原之粹也。”因此关中,被人们公认为是天下的脊梁,中原的龙头,这也成为历代帝皇定都长安和历史学家的重要理论参考依据之一。《葬经翼》共分为十二篇,其分别为原势、察形、怪穴、怪病、峡论、分龙、四兽砂水、明堂、余气、水口、望气和葬旨,在学习和了解《葬经》时可同时阅读《葬经翼》,其对《葬经》的解读着实精炼。
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目得迦
十卷,唐义净译。尼陀那者,十二部中之因缘经,于前五卷说之。目得迦者十二部教中之本事经,于后五卷说之。是关于律之缘起本生也。梵M&umacronlasarv&amacronstiv&amacrondanid&amacronnam&amacront&rdotblw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