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孚

- 姓名:周孚
- 别名:字信道,自号蠹斋
- 性别: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济北(今山东境内)人
- 出生日期:1135
- 逝世日期:1177
- 民族族群:
周孚(1135~1177),字信道,自号蠹斋,人称蠹斋先生。济北(今山东境内)人,寓家丹徒(今江苏镇江)。自幼天资颖悟,勤奋好学。南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进士。辛弃疾以兄事之。乾道八年,以左迪功郎为真州州学教授。卒于任。有《蠹斋铅刀编》传世,存诗三百七十首。友人陈珙序其集,谓孚“以后山为法,其后由陈而黄、黄而杜,属思高远,炼句精稳,少而工,壮而新,晚而平淡”。丘崈序其集,谓其诗“大要本诸黄太史而滥觞于江西诸贤,不为蹈袭,高爽刻厉”(《嘉定镇江志》附录)。刘宰《漫塘文集》卷二四《书周蠹斋孚集后》亦谓其诗“诗律严整,且字字有来历,有杜少陵、黄山谷之风”。要之,孚诗涵濡于江西者甚深。其《即事》诗谓“此日苍生望安石,向时老将忆廉颇。周宣汉武规摹在,谁为君王赋伐柯”,惓惓国事;又云“风饕雪虐鸾舆地,湖海无能泣病臣”,以无能尽力国事自责,深切感人。周孚学杜,实为有得。事迹见《宋诗纪事》卷五三。(孔凡礼)王质(1135—1188) 字景文,号雪山,兴国(今湖北阳新)人。南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绍兴三十一年汪澈宣谕荆襄,绍兴三十二年张浚都督江淮,孝宗乾道六年(1170)虞允文宣抚川陕,皆致质于幕下。入为敕令所删定官,迁枢密院编修官。以鲠直为权贵所忌,出通判荆南府,改吉州,皆不行,山居绝意禄仕。淳熙十五年(1188),卒。在世时,已刊《雪山集》三卷。卒后,王阮编次其所作,为四十卷,仍以《雪山集》名。质以文学名重于时。其论和战守疏及上孝宗诸疏,词旨剀切。其诗作《何处难忘酒》四首,历陈时政及生民疾苦,抒心中郁结。《程史》卷五《何处难忘酒》条及《贵耳集》卷中皆举其诗,分别以“隽放豪逸”、“豪放”誉之。然今《雪山集》只存一首,知所佚者尚多。《后村诗话·后集》赞其《与王枢使公明》、《与虞丞相》“甚隽快”。《瀛奎律髓》卷一四赞其《东流道中》“遒美”。《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猜你喜欢的书
阴证略例
内科著作。元王好古撰。一卷。好古字进之,号海藏。赵州 (今河北赵县)人。通经史,好医方,先学医于张元素,后师李东垣,官本州教授。撰有《医垒元戎》、《汤液本草》、《此事难知》等。认为“伤寒,人之大疾也。其候最急,而阴证毒为尤惨。阳则易辨而易治,阴则难辨而难治”。故集前贤有关学说,附以己见,于宋端平三年 (1236) 撰成此书。书中叙述阴证,首列《内经》 的阴阳脉例; 次列张洁古及王氏的内伤三阴例; 再举伊尹、扁鹊、张仲景、许叔微、韩祗和诸例。各证之后,间附药方,审证用方颇有条理。书末附“海藏治验”为王氏验案。本书有证有药,有论有辨,对阴证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以及鉴别等方面进行探讨,从而奠定了阴证学说的基础,对后世有一定影响。有 《济生拔萃》 本,《十万卷楼丛书》本。
老子衍
一卷。清王夫之撰。清以前为《老子》注释者,历代都有不同的宗派。各家都流传不同的说法,到王弼、何平叔二人均从《周易》乾坤之意阐述《老子》;鸠摩罗什、梁武帝二人又从事理因果方面阐释《老子》;陆希声、苏子由、董思靖以及焦竑、李贽等人纷纷以禅宗之论而注释《老子》。王夫之认为:历代各派互相杂糅,众说不一,令今人无从依据,于是尽废诸家之短,扩展各家所长。他作《老子衍》,引韩非、严君平,钟士季、王弼、陆希声、王介甫、王元泽、苏子由、吕吉甫、李息斋、邵若愚、张文潜、章安、叶梦得、董思靖、刘仲平、吴幼清、薛君采等诸家简单的注文,加以印证。注解展伸《道德经》之旨,并杂儒说于其中。王夫之的贡献主要在于他发展了老子传统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否定了 “人性不变”的说法,反对 “以知为行”和禅学 “知有是事便休”的论点;强调行是知的基础,“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肯定了矛盾的绝对性,即认为矛盾是无时不在的,自然不能归结到消解矛盾,取消斗争。所述极为深刻。但此书语言时有欠通,某些思想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实乃本书的遗憾。现存《船山遗书》本、1962年中华书局王孝鱼点校 《老子衍·庄子通》本。
续济公传
章回小说。署“坑余生初稿”。二百三十五回。济公的故事,虽为长篇巨制,实际上是由许多独立的故事联缀而成,用今天的话来说,是系列剧而非连续剧。因此,《续济公传》虽名为续集,情节却完全可以独立于《济公全传》之外而存在。而且故事内容与人物形象,与《全传》比也有较大的变化。续集叙述了济公率领弟子,劝导一批忠臣后裔和江湖义士,严惩卖国投降的奸臣和皇亲国戚,平定“大狄国”的内患,以保南宋江山“国泰民安”的种种故事。在这些故事中,济公的活动范围从市井社会拓展到整个朝野江湖,其所作为也从撮合男女美满姻缘、扶危济困、除怪降妖扩展到关系国家安危的军机大事,社会场景更为广阔,情节也特别丰富、曲折,引人入胜。济公的形象也从一个游戏人间行侠仗义的“颠憎”,逐渐演化成一个忠肝义胆、神机妙算、佛法无边的济世活佛。
近词丛话
词话。清末徐珂撰。一卷。清徐珂撰。徐珂,清末民初时人,生卒年不详。杭县(今浙江余杭)人。他是谭献的学生,曾帮助谭献汇编《复堂词话》。著作除《近词丛话》外,有《纯飞馆词》、《纯飞馆词续》、《纯飞馆词三集》、《曲稗》、《小自立斋文》、《真如室诗》、《天苏阁笔谈》、《雪窗杂话》等二十余种。《近词丛话》主要篇幅是阐述清代词学发展概况,勾画出清词的发展轮廓。此编收词话十九则、约七千字。所记均为清代词坛事,故以“近词”名书。“词学名家之类聚”条,可作独立论文,详述清代词家代表人物及其流派,为系统论述清词之重要文章。
宝楼阁经梵字真言
宝楼阁经梵字真言,一卷,梵字,汉文标题,日本显耀题记,一〇〇五B 。
弥勒上生经瑞应钞
亦称《上生经瑞应钞》。佛典注疏。宋守千集。二卷。是唐窥基撰《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疏》的注释书。书前有作者排订的《上生经瑞应科文》一卷。本书后传至日本并刊布。今见载于日本《续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