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由敦

汪由敦
  • 姓名:汪由敦
  • 别名:字师茗,号谨堂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钱塘(浙江杭州)人
  • 出生日期:1692
  • 逝世日期:1758年3月1日
  • 民族族群:

汪由敦(1692-1758年3月1日),清大臣、诗文家、书法家。字师茗,号谨堂。钱塘(浙江杭州)人,原籍休宁(今属安徽)。雍正二年(1724)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乾隆时累官至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任职勤敏恭谨,受到乾隆帝信任。卒后赠太子太师,谥文端。由敦长于记诵,学问渊深。善书法,工诗文。自为诸生,即以才学闻名。他的诗歌有一些感时伤事之作,如《临安灾》记杭州一场大火灾带给人民的苦难;《归卒歌》写一个在战争中被俘,沦落准噶尔18年的士卒逃归的经过。这些诗作反映了一定的现实生活。更多的是应制、应酬之诗,内容空乏。在写法上,他的诗歌文辞雅正,律格严整,带有馆阁体的特点。他的文章也“典重有体”(《四库全书总目》卷173),不失法度,只是生气不足。著有《松泉诗集》26卷,文集20卷。

汪由敦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论货币和贸易

论货币和贸易

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和财政金融家约翰·罗的主要著作。约翰·罗是信用创造论的创始者。本书是根据纽约A·M·凯利出版社1966年版译出,商务印书馆于1986年出版。全书共分8章,约7万字。约翰·罗撰写《论货币和贸易》一书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解决苏格兰当时面临的财政经济问题,按照他的说法,就是想通过实行他的建议来“克服国家因极度缺乏货币所遇到的困难”。在分析和说明这些问题时,他也发表了对政治经济学具有一定影响的一些思想观点。约翰·罗认为“商品因为被使用而具有价值”。这一理论对后来的主观价值论起了一定的先驱作用。关于纸币和信用理论,约翰·罗极力强调增加货币对于国家的利益,并认为纸币比银币更适于充当货币,以土地这种不动产为担保品发行纸币的特殊银行,具有无限创造信用的能力。他的理论观点、政策主张及其罗氏制度的实践经验,受到各个方面的重视,并对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和作用。即使在现代,约翰·罗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在资产阶级经济学也还有一定的市场和影响。凯恩斯主义者在论证他们的理论和具体建议时,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了约翰·罗提出的通过信贷财政领域影响经济的思想。例如,约翰·罗的增加货币以增加就业,克服财政经济困难的思想,在一些经济学家提出的实行不同幅度的通货膨胀以摆脱经济危机、解决失业问题的各种方案中都有所反映。

兵说

兵说

兵说,一卷明沈炼撰。变化第一,兵之道神乎非圣人孰其能之一刚为龙一柔为蛇蟠屈翱翔各有其时非独旌旗之见伏而已也动静几之矣。

复斋日记

复斋日记

笔记。此书又名《两湖麈谈录》明许浩著。二卷。卷首有作者于弘治八年(1495)自序一篇,谓此书为 “随笔记录”而成,与叶盛《水东日记》“事多相 同”。唯《四库全书总目》则谓“此书皆纪叙明初 以来朝野事迹,与叶盛《水东日记》颇相出入。” “其中如杨荣料敌、于谦治兵、汪直乱政诸条, 叙述颇详。然如谓王振初时闲邪纳诲,以成英 庙盛德,不为无补,则纰缪殊甚。至于‘儿能成名妾不嫁,良人瞑目黄泉下’一诗,乃明初高启 《张节妇词》。载于本集,而以为章纶之母所作,亦失实也。”此书上卷记分宜人陈寿的故事,即 《醒世恒言》卷九《陈多寿生死夫妻》所本,此外尚有范仲淹、王冕、高启文学活动的记叙和作品品评,以及一些不经见的诗文纪事,可补文学史料之阙。有《涵芬楼秘笈》本,《历代小史》 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则为一卷。

法苑义镜

法苑义镜

《法苑义镜》六卷,日本 善珠述。是对窥基《大乘法苑义林章》的注释,这些书中引用诸如《论语》《左氏传》等汉籍释读文义,除具有佛学义理研读之价值外,同样具有文本校勘的意义。收入《大正藏》第71卷。

西方愿文解

西方愿文解

西方愿文解,一卷,明袾宏著并解,广亶跋并赞,有科文。以上三种出云栖法彙,见新编续藏。

法受尘经

法受尘经

一卷,后汉安世高译。诫男勿染女,女勿染男。以法性受尘染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