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迈

靖迈
  • 姓名:靖迈
  • 别名:
  • 性别: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梓潼(四川梓潼)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靖迈,唐代僧。又作静迈。梓潼(四川梓潼)人。志操高洁,深核经论,气性沉厚,不妄交结。贞观年中(627~649),玄奘自印度归来,奉敕为太穆太后于京中造弘福寺,并展开翻译工作,复召十一位谙练大小乘经论而为世所尊尚者,任证义大德之职,师即居其一。乃居慈恩寺,与普光寺栖玄、弘福寺明浚、会昌寺辩机、终南山丰德寺道宣等人共同执笔缀文,译出本事经七卷。又与神昉于玉华宫、慈恩寺任笔受。后不知所终。着有古今译经图纪四卷,凡古今经目、译人名位、单译重翻、疑伪等处均分条析理诠释之。另著有般若心经疏一卷、佛地经论疏六卷、十轮经疏八卷等。


释靖迈。梓潼人也。少孺矜持长高志操。特于经论研核造微。气性沉厚不妄交结。游必择方抵于京辅。贞观中属玄奘西回。敕奉为太穆太后。于京造广福寺。就彼翻译。所须吏力悉与玄龄商量务令优给。遂召证义大德谙练大小乘经论为时所尊尚者。得一十一人迈预其精选。即居慈恩寺也。同普光寺栖玄广福寺明[泳-永+虍-七+一/八/八/目]会昌寺辩机终南山丰德寺道宣。同执笔缀文。翻译本事经七卷。迈后与神昉笔受于玉华宫及慈恩寺翻经院。皆推适变故得经心矣。后着译经图纪四卷。铨序古今经目译人名位单译重翻疑伪等科。一皆条理见编于藏。开元中智升。又续其题目焉。[《宋高僧传》卷第四]

靖迈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骆驼经

骆驼经

童华著。华字心朴, 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曾于甘肃河西走廊一带办理屯田与军运。河西郡军需官杭州人杨载揆善驯养骆驼,作者就教于杨及当地牧民,著成比书。约成书于雍正十年(1732)。其内容为相驼之法, 牧养知识和治驼之方。有清雍正刻本,又收入《童氏杂著五种》。

梓潼帝君化书

梓潼帝君化书

撰人不详。约出于元代。四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谱录类。此书为梓潼文昌帝君传记,乃文昌帝君降坛自述。卷首序文称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加封梓潼神号「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并赐庙额。帝君「裨益公道,辅治皇元」,故述此书以为报答。全书分九十七化,每化一节,每节各有一品题,并列有七言诗一首,次用散文敍事,述说文昌帝君历世显灵神化九十七化的事迹。《梓潼帝君化书》说梓潼帝君屡次化生为不同历史人物,下降人间拯救苦难。道教的梓潼神化生说,赋予梓潼神赏善罚恶、救度世难的品格,通过梓潼神化生所宣扬的尽忠、孝亲、恤孤、荐贤等伦理观念,来体现道教济世度人的教义思想。内称帝君生于周初,名张善勋,为周朝医官。周宣王时又托生为大夫张忠嗣,汉初托生为汉王如意,后又托生为清河令张勋,西晋时托生为张亚,最后于元初托生为天师张宗演。所述托形显化故事,多为编造之神话,其内容有孝亲、敦宗、尽忠、荐贤、卹孤、悯世、明经、获圣,以及饵丹、显灵等等。大旨以宣扬忠孝伦理,善恶报应为主,融合儒释道三家教义。

太上老君元道真经注解

太上老君元道真经注解

题“合明子隐芝内秀注”。经末(第16面)称此经自 “大唐元和戊戌岁 (唐宪宗,公元818年)南统大君因传孟谪仙,孟谪仙转传于世。”本经当出自唐。经与注皆述养炁复员,助气兼行气之法,并言报功。

三国志

三国志

纪传体断代史书名。“二十四史”之一。西晋陈寿撰。六十五卷,分魏志三十卷,蜀志十五卷,吴志二十卷。记载三国时代历史。全书无表、志,《魏志》有纪、传,蜀、吴二志只有传。魏、吴二志,系根据两国国史及魏鱼豢《魏略》、吴韦昭《吴书》、晋王忱《魏书》而成。蜀无国史,该志多为寿据自身见闻、收集史料,详加考证而成。三志本独立,北宋咸平六年(1003)始合印为一书,原附《吴志》之《叙录》已亡佚。其书记载较简略。南朝宋时裴松之作注,引书达二百一十种。对原书补充缺漏、订正谬误、评论得失,增加了许多完整史料。清代以来为《三国志》作补注者很多,如洪亮吉《三国疆域志》,钱大昭侯康《三国艺文志》,陶元珍《补三国食货志》,王欣夫《补三国兵志》,洪饴孙《三国职官表》,黄大华《三国三公宰辅表》,钱钟英《三国大事年表》、《三国疆域表》,赵一清《三国志补注》六十五卷,梁章钜《三国志旁证》三十卷,潘眉《三国志考证》八卷,杭世骏《三国志补注》六卷等。以近人卢弼著《三国志集解》最为详尽。索引有燕京大学引得编纂处编《三国志及裴注综合引得》,高秀芳、杨济安《三国志人名索引》。

宝行王正论

宝行王正论

梵名Ratna^vali^ (宝花环之意)。全一卷。龙树着,陈代真谛译(557~569)。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本论计分五品,即安乐解脱品、杂品、菩提资粮品、正教王品、出家正行品等。此系龙树居于大乘佛教之立场,对宝行王(梵S/a^tava^hana )所说之政道论,故甚受一般人所重视。第一品说佛教之世界观,复批判外教,并述及业及缘起之教义。第二品列举善恶之行为,以劝善诫恶。第三品说明由于善行即可成就伟大王者与佛之功德,王者必建寺塔、佛像,以奉献社会。第四品详述王者之道。第五品述菩萨之十地思想,并说佛道修行之道。

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

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

凡三卷。新罗僧璟兴撰。又称无量寿经述赞。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七册。为西晋竺法护译(今已不存)无量寿经二卷之注释书。全篇内容分为来意、释名、解本文等三门。解说简明,然现存本约有八处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