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之问

- 姓名:沈之问
- 别名:无为道人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沈之问(十六世纪),明代医家。自号无为道人,履贯不详。以撰述《解围元薮》一书闻名于世。该书乃沈氏集其祖父沈怡梅、父沈艾轩和他本人三代相传之搜研所获,总结其数十年亲自验证之临床心得,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撰成,是我国古代关于麻风病的名著之一。其中,对“风癞”的病因、病理、证治和方药等,作了相当详尽而系统的论述。在其所列的三十六风、十四癞中,虽然包含了应予鉴别的其它若干种皮肤病,但在有关麻风病的论述方面,他提出了不少相当精确的见解,认为“大麻风”是传染性疾患,患者“皆有恶虫于脏腑”,发病“源流”乃“传染所袭”,因而“滋蔓于世,相感而生”;还特别列举了吴中患者等数则案例,强调说明家庭内传染的重要意义。他还注意到“血气虚,脾胃弱”以致“气秽蛊疰”和“保养失度”,“飞蠹传尸”等对致病的影响,但是,他对于“风水阴阳所损,不可救治”之说,及所谓“妖怪之脉”等论点持批判态度,斥之为“谬之甚”,指出此“皆虚妄之谈”。他主张“未曾发病之先,预常服药”,进行积极防治。对于麻风病的症状体征,诸如不知痛痒,眉须脱落,肢体秽烂,瘸瘪肿痠,手足痿痹,趾指堕折,直到器官残毁等,在今天看来,他对于皮肤和神经组织受损的各种表现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并作出了相当准确描述。在该书中汇集的249首方剂,他主张因时、因地、因人而异,辨证用之。尤足称道的是,他积累了应用大风子治疗麻风病的丰富经验,对过去认为服大风子可致瞽目的说法提出异议,指出“后人不可泥于纸上之语”,要尊古而不泥古。书中所列方药,乃沈氏“随集随证”,“旁搜考试,验而奇异者,始录”,其治学态度严谨,为麻风病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继承和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
沈之问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
本书是杜尔凯姆晚期代表作,内容涉及社会学、法学和政治学,对现代政制的建构颇多启发。作者系统考察了职业伦理的社会起源从而揭示了职业伦理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所起的奠基性作用。同时,还从国家和个人关系的角度探讨了政治形式与公共道德的特殊关系。后,追溯了财产权和契约权的历史演变,进而批驳了天赋人权的观点。作者主张以社会事实作为社会研究的对象,因此本书不仅仅局限于纯粹伦理理论的探讨,而是结合法学、政治学、人类学实践,从而反映了其深厚的历史社会学视角。
半崧集简编
本书(一册八八面五二、八○○字)不分卷;章甫撰。甫字申友,号半嵩;台湾(今台南)人。征于清乾隆二十年;以岁贡征,设教甲里中。所著「半嵩集」凡六卷:卷一「五、七言古诗」,卷二「五言律」,卷三、卷四「七言律」(上下),卷五「五言绝」与「七言绝」,卷六「骈文」与「杂文」;以诗为主,以文为附。当乾隆五十二年及嘉庆年间台湾发生林爽文、蔡牵两大事件,作者均适逢其会。「林案」初起,并曾「募义堵御」;「蔡变」平后,亦有诗章「志庆」。同时与各方人士相还往,所作不乏传记资料;至咏物纪胜,犹属余事。本书删存原书之强半,称为「简编」;并略其卷次,仍就诗文体裁依序编辑。原书刊于嘉庆二十一年;今据台湾省立台北图书馆所藏原版誊录本辑编,并取原集目录作为「附录」。
论学绳尺
文章总集。宋魏天应编。十卷。 专为当时科举应试写作论说文而编写。所选之 文分为十卷,甲集十二篇,乙至癸集俱十六篇, 每两篇立为一格,如“立说贯题格”、“贯二为一 格”等,共七十八格。每题先标出处,次举立说 大意,而缀以评语。全书选文前另置《论诀》一 卷,先引吕祖谦、陈亮诸人论文之语,然后就文 章写作之“认题”、“立意”、“造语”、“破题”、“原 题”、“讲题”、“使证”、“结尾”等分别加以说明, 对宋代文章评点之学的发展,对明代八股文的 形成均有一定的影响。有《四库全书》本。
雍正深泽县志
《雍正深泽县志》是清朝雍正年间编纂的一部地方志,由赵宪修、王植纂修,清雍正十三年刻本,各家所藏间有乾隆间增刻本,全书共十二卷,分舆地、建置、赋役、职官、人物、艺文等门类,系统记载了深泽县的地理沿革、城池建设、赋税徭役、职官名录、乡贤事迹及诗文著述等内容。
养生四要
养生类著作。明万全撰。五卷。全有《万密斋医学丛书》已著录。认为养生须屏嗜好,适寒温,顺翕张,调滋渗,故名。成书于嘉靖二十八年(1549)。卷一,寡欲。论养生莫过于寡欲,倡坚忍之法,列叙七损八益、肾阴、食伤、酒伤等证治。卷二,慎动。以静坐、调息、气功等法保定其气,列叙五志所伤、五劳所伤等证治。卷三,法时。论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并论四时衣、食、行之宜忌,以和于阴阳,使外邪不干。卷四,祛疾。倡治未病、初病,须慎于医药,附部分医案和数十方剂,多为补气养血之剂。卷五养生总论。论心无烦恼,形无劳倦,兼以导引,助以服饵,即可长生,后附五劳七伤诸证治。与医学理论相结合,介绍摄生基本理论与方法、方药,论理清晰明辨,叙述简要流畅。方药详明,随证而附,切于实用。有 《万密斋医书十种》本,《万密斋医学全书》 本。
道门通教必用集
南宋西蜀道士吕太古编撰。凡九卷,分为八篇。选辑经训,宗师传略, 常用之道教赞、颂、咒、偈、宝章、真文、步虚词等,还有平时持斋行道时应用之启奏、仪文、诀法等,编为一集。书中附有吕氏议论及注说,于各书有分歧处,并加考证说明。其宗师传略,从张天师、葛仙公下至北宋张无梦、刘从善选列十六人,取自贾善翔之《高道传》。《高道传》已亡,本书存其佚文,尤为可贵。收入《道藏》第984、985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