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庭筠

- 姓名:王庭筠
- 别名:字子端
- 性别:男
- 朝代:金代
- 出生地:盖州熊岳(辽宁盖县)人
- 出生日期:1151年
- 逝世日期:1202年10月27日
- 民族族群:
王庭筠(1151—1202年10月27日),金代文学家。字子端;因平生爱黄华山水,居相下10年,故自号“黄华山主”。盖州熊岳(辽宁盖县)人。幼年颖悟,6岁时听父兄诵书就能通大义,7岁学诗,11岁赋全题,每日可记诵5千余言。涿郡王翛一见以国士许之。登大定十六年(1176)进士第,调恩州军事判官,因智断郡民邹四者谋不轨一案,而有能官之誉。再调馆陶主簿。明昌三年(1192)迁翰林修撰。文采风流,映照一时。承安元年(1196)受赵秉文上书论宰相胥持国应当罢免一事的牵连,被解职。第二年,降授郑州防御判官。承安四年复为应奉翰林文字。泰和元年(1201)任翰林修撰,扈从出猎,应制赋诗30余首,为金章宗嘉许。次年,卒于官位。金章宗叹道:“玉堂,东观无复斯人矣。”
王庭筠以文学名世,才行俱备。元好问评他:“盖公门阀、人品、器识、文艺,一时名卿材大夫少有出其右者。”(《王黄华墓铭》)王庭筠为人仪观秀伟,善于谈笑。别人稍有可取之处,他就极口称道,即使他日此人有负于他,也不表示憎恨。他所举荐的赵秉文、冯璧、李纯甫等,均为一时名士,因此世人都认为他有知人之明。他作诗讲究法度,作文能道所欲言,如《重修汉昭烈庙碑文》辞理兼备。后期诗作格律深严,七言长篇尤以险韵为工。其词“间涉幽峭之笔,绵邈之音”(《蕙风词话》卷3)。书法力学二王,并能以气韵相近,与赵秉文、赵沨俱为金代书法名家。他还擅长于画山水墨竹。赵秉文曾作诗称道他:以“李白一杯人影月,郑虔三绝画诗书”相喻。王庭筠著有《丛辨》10卷,文集40卷,今均未见传本。《中州集》卷3存有他的诗28首,《全金诗》卷16据《中州集》存诗28首,又另补13首;《全金元词》存其词12首。另有少量的文,收录在《金文最》中。近人金毓黻曾辑录王庭筠佚文,重编成《黄华集》8卷,并刊入《辽海丛书》之中。
王庭筠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牙医谋杀案
“我们都是人——您偏偏忘了这一点。您说被您杀死的都是些傻瓜、罪人和废物,或者只不过是一个正派人——而且还有得是这样的正派人!这就是您跟我不一致的地方。因为在我看来,这四个人的生命正跟您的生命一样宝贵!我考虑的正是一个个有权不被人夺走生命的人。是的——这就是我的回答。”是的——这就是波洛的回答。小小牙医的诊所成为故事的焦点。牙医莫利和他的妹妹乔治娜过着简单而宽裕的生活,他的助手内维尔小姐告假,撇下了缺心眼的听差阿尔弗雷德去应对她可怜的男友卡特。这天早上,诊所生意兴隆,莫利大夫和他的同事赖利忙得不亦乐乎。他们的顾客有大人物,也有小人物:军人阿伯克隆比上校、大侦探赫克尔里·波洛、银行家斯泰尔布伦特先生、退休的公务员巴恩斯、衣着寒酸的西尔小姐、从印度归来的安伯里奥兹先生,还有未曾现身的雷克斯先生……突如其来的死亡事件中止了忙碌。谁是傻瓜?谁是罪人?谁是废物?谁是正派人?谁是死者?谁又是波洛先生同样尊重的心狠手辣的凶手?让我们和老朋友杰普探长一起欣赏波洛先生又一场精彩的表演。
江南鱼鲜品
清代陈鉴撰。陈鉴,字子明,南越人。全文600余字,记述鲥鱼、刀鰶、鲤、鳊鱼、鲟鱼、鳢鱼、鮰、鲫鱼、面条鱼、黄鱼等20多种产于江南地区的水产鱼类的性味、形体,间及一些饮食方法,是研究江南沿海居民饮食生活的重要史料。
东观余论
二卷。附录一卷。杂著。宋代黄伯思撰。伯思(1079—1118年),字长睿,别号霄宾,号云林子,邵武(今属福建)人。元符进士。政和间为秘书郎。能书,好古文奇字。对洛下公卿家商、周、秦、汉彝器款识之研究,以及字画体制,悉能辨正是非,道其本末,遂以古文名家。其篆、隶、正、行、草、章草、飞白皆至妙绝,初仿颜、柳,后规模钟、王,笔势简远,有魏、晋风气。是书首例《法帖刊误》,其余为论、序跋、辨记等,凡一百零五篇。其中以涉及书法、碑帖为最多,议论考证,俱甚精确,对米芾等人的著作颇有补益之功。是较早从科学角度研究法书的著作。论书重晋人,尚成规,反对学“阙古人之渊源”的字,体现出古典的书学倾向,在对钟、王楷法的形式,以及和字型发展变化等关系的论述上,有独到见解。《四库全书》谓:“此书精博,胜《集古录》多矣。”伯思卒后,其子诏、礽裒其平日议论题跋汇为是书,前有自序,后有楼钥及其子礽跋、毛晋识。传世主要版本有《王氏书苑》本、项氏万卷楼仿宋本、《津逮秘书》本、《学津讨原》本、《四库全书》本、《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本。
英云梦传
清代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又名《英云梦三生姻缘》、《三生姻缘》、《英云三生梦传》,八卷十六回。题“震泽九容楼主人松云氏撰”, “扫花头陀剩斋氏评”,题署说明作者为苏州人, 字松云,号九容楼主人,姓名与生平待考。卷首有剩斋氏《弁言》,《弁言》写于癸卯之秋,今存版本标明刊刻年月的最早的是嘉庆十年,此前癸卯年有康熙二年、雍正元年和乾隆四十八年,从书的内容和文笔看,不会是康熙年间的作品, 《小说字汇》又未载,可能性最大的是写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书叙唐德宗年间,苏州府秀才王云,游虎丘遇一美女,一见钟情。后去杭州进香,又见此女,拾得其所遗诗帕,知其为吴氏女梦云。寻访中误入福云庵,遇美尼慧空欲以终身相托,王云仅与之结为姐弟。乃托名云章入吴府为记室,欲与梦云通意,未遂。出赴乡试,途中遇盗。盗首曾受王云之惠,善待之。得识其义女英娘,二人私订终身。
逞风流王焕百花亭
本剧简名《百花亭》。四折一楔子,末本。情节出南宋黄可道《风流王焕贺怜怜》戏文及宋话本《洛京王焕》。剧写汴梁书生王焕多才多艺、能文能武,人称“风流王焕”。清明春游,与上厅行首贺怜怜相遇于百花亭,各有眷心。经人撮合,遂往贺家游宴,与怜怜约为夫妻。半载囊空。会西延边将高邈来洛办军需,欲娶怜怜为妾,鸨母遂逐焕,嫁怜怜于高。怜怜暗与焕私会,赠以路资,劝往西延立功。焕投经略种师道,以军功授西凉节度使。高因娶妾擅用公款致军需缺额,师道拘而询问得实,遂办高之罪,并断怜怜归焕。
台湾诗乘
近代诗话。6卷。连横著。初版本不详。1960年1月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重新编印。卷首有苏镜潭《序》、作者《自序》、陈其采题诗。卷后附刊连横《台湾诗荟杂文钞》。该书著于民国初年。评介范围仅限于明末至民初台湾籍诗人及与台湾关系密切的大陆诗人。全书6卷按时间顺序编次。卷1为明末清初卷,评介郑成功、沈斯庵等人。卷2为康熙、雍正、乾隆卷,评介蓝鹿洲等人。卷3为嘉庆、道光卷,评介姚莹等人。卷4为咸丰、同治卷,评介徐星溪等人。卷5为光绪卷,评介丘逢甲、许南英等人。卷6为清末民初卷,评介林资修、王松等人。它保留了有清一代台湾诗坛的史料,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苏镜潭《序》称该书旨在“昌明诗教于边陲僻处之区”。作者《自序》也自谓:“余撰此编,亦本斯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