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民

- 姓名:李俊民
- 别名:字用章
- 性别:男
- 朝代:金代
- 出生地:泽州晋城(今山西晋城)人
- 出生日期:1176
- 逝世日期:1260
- 民族族群:
李俊民(1176~1260),金文学家,字用章,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山西晋城)人。唐韩王元嘉之后。少通程氏之学。承安五年(1200)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入为应奉翰林文字。未几,弃官教授乡里。金室南迁后,隐于嵩山,尝遇隐士授以邵氏先天象数之学。后徙居怀州,复隐西山。元宪宗二年(1252)世祖在藩邸,以刘秉忠盛称俊民,遂以安车召见,延访无虚日,而遽乞还山,重其节而从之。卒谥庄靖先生。世祖称:“朕求贤三十年,惟得窦汉卿及李俊民二人”(《元史·窦默传》)。其门生刘瀛《庄靖先生集序》云:“其文章典赡,华实相副,字字有源流,句句有根柢,格律清新似坡仙,句法奇杰似山谷,集句圆熟,脉络贯穿,半山老人之体也,雄篇巨章,奔腾放逸,昌黎公之亚也,小诗高古含蓄,尤有理致而极工巧。”其词代表作如《满江红》(名利场中),反映了其入元后的生活态度。其文代表作《睡鹤记》,中有“新居之侧有蹲石曰‘睡鹤’,昔人取其似而名之‘鹤鸣’,见其似而喜之”之句,当即其号“鹤鸣老人”之由来。著有《庄靖集》十卷。生平事迹见《元史》卷一五八。
李俊民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太上正一朝天三八谢罪法忏
太上正一朝天三八谢罪法忏,撰人不详。内有元成宗加封天师张陵之尊号,应成书于元明之际。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本书称正一派弟子虽专心求度,但因多有前世宿累,所以流转轮回,受诸业报。如欲使形神合道,障累顿消,法依三八谢罪之仪,志心皈命三清上圣、玉皇上帝等神灵,忏悔杀生、偷盗、邪淫等三业十恶之罪,断恶修善。勉而行之,当可渐人仙宗,升于天路。书中有向三清、玉皇等神仙表示忏悔之启词数篇。
大六壬秘本
神后属子,其数九,味咸,女虚危三宿三位。
子加日上,乘天后,为小女。子加小吉,加土,为老妇。子乘六合,为匪类。
五子加日辰为公姑。子加酉为孀妇。子加辰作虎为军妇。子加卯作常为娼妓。
亥加子为孩童。子加亥作天空为幼女。加巳日上为嫁妇。子加辰女患,亦为水沉。
帝王经世图谱
十六卷。宋唐仲友(生卒年不详)撰。唐仲友字与政。金华(今属浙江省)人,绍兴年间中进士,又中宏词科。任台州太守。因与朱熹不和,所以宋史不为立传。王象之《舆地纪胜》称赞他“博闻洽识,尤尚经制之学”。朱右《白云稿》称:宋濂所作,唐仲友作了补传。又说唐仲友在台州时“发粟赈饥、抑奸拊弱,创浮梁以济艰涉,民利赖焉”。此书原本十卷。《永乐大典》尚载有许多图谱,分为十五卷。按其篇页而分,门目割裂舛混。今本详加编次,以类排比,分为一十六卷。原体例的混淆,字句的错误,都作了考核更正。又附注案语于下方。书中分类纂言,以《周礼》为纲,而诸经史传以类相附。以帝王经世为目,其绘画、州居部分,经纬详明,具有条理。其所辨订,引据广博丰富。有瞿氏清吟阁新刊本、《四库全书》本。
读四书丛说
四卷,元许谦著。此书原本二十卷,今存《大学》一卷,《中庸》一卷,《孟子》二卷。书中以发明朱熹之说为宗,阐发义理,言简意赅;难晓之处,则为图以明之。谓“学以圣人为准的,然必得圣人之心,而后可学圣人之事。圣贤之心具在四书”。故本朱熹《四书集注》释绎义理。黄溍作许氏墓志及《元史》本传均提及此书。又于名物训诂,颇有考证,可补《四书章句集注》之未备。
佛说阿弥陀经注释会要
佛说阿弥陀经注释会要,一卷,法舫译,徐珂序。收于大藏经补编 第07册。
广福山胜觉寺密印禅师语录
清真传说,如暐等编。十二卷。卷首收序;卷一收住湖广会同县洪江回龙禅院——上堂、住湖广靖州绥宁县波罗山云栖寺——上堂、住新州白云山——上堂、住东城观音庵——上堂;卷二收再住回龙禅院——上堂、住黔阳县安江广福山胜觉寺——上堂;卷三收住会同县旗山永兴禅寺——上堂;卷四收小参;卷五卷六收开示;卷七收法语、牧牛颂古、十无语颂;卷八收机缘、勘辨、拈问代颂;卷九收颂古、续集颂古;卷十收山居、集诗、水居;卷一十一收杂偈、诸赞、自赞;卷十二收杂偈、附灵隐老人塔铭碑记、重修广福山胜觉寺疏引、重修旗山永兴禅院疏引、密印和尚塔铭碑记。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五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