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晔

范晔
  • 姓名:范晔
  • 别名:字蔚宗
  • 性别:
  • 朝代:南朝
  • 出生地:顺阳(今河南淅川)人
  • 出生日期:398
  • 逝世日期:445年
  • 民族族群:

范晔(398—445年)南朝刘宋史学家。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人。出身大族,出继堂伯父范弘之,袭封武兴县五等侯。他自幼好学,博涉经史,善写文章,但他“无意于文名”、“耻作文士”,热衷于政治。初期仕途颇顺利,宋初官至尚书吏部郎,后因得罪权贵遭贬,几度浮沉后,又因参与宫廷政变被杀。范晔生平著作有《汉书缵》十八卷,集十五卷,录一卷, 《百官阶次》一卷,都已亡佚。流传至今的只有《后汉书》。《后汉书》是他在不得志时开始动手写的,由于被杀,全书没有全部完成。在写作之前,他曾对纪传体和编年体史书做过比较,得出结论说:“春秋者,文既总略,好失事形,今之拟作,所以为短;纪传者史班之所变也,网罗一代,事义周悉,适之后学,此焉为优,故继而作之。”在史学史上,比较纪传、编年两种体例的得失,他是第一人。对于史书的编辑目的,他明确提出“欲因事就卷内发论,以正一代得失”,就是说要从史事中吸取经验教训,掌握规律,为政治服务。因此,他对史论格外重视,各篇中的“论”和一些类传前的“序”以及篇末由四字一句的韵语组成的“赞”用力尤深,他自称“吾杂传论,皆有精意深旨”,“《循吏》以下及《六夷》诸序论,笔势纵放,实天下之奇作。其中合者,往往不减《过秦篇》。”“赞自是吾文之杰思,殆无一字空设,奇变不穷,同合异体。”(《宋书·范晔传》)在人物列传的编纂方面,他十分注重以类相从,而不简单地以时代先后为顺序。创立《列女传》、《文苑传》,使杰出的女性在正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让文学从经学的附庸下独立出来与儒林并列,先例一开,为后世史家所沿用。此外,还创立“逸民”、 “独行”、 “党锢”、 “宦者”、“孝子”列传,以反映东汉一代的社会风尚和特有的历史现象,体现了他灵活处理史料的高超手法。他写作史书讲究文辞优美,简洁流畅,又注意“以意为主,以文传意”,故他的《后汉书》的成就,远远超过从前的诸家后汉书。

范晔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拉封丹寓言

《拉封丹寓言》与古希腊著名寓言诗人伊索的《伊索寓言》及俄国著名作家克雷洛夫著的《克雷洛夫寓言》并称为世界三大寓言。本书力图反映十七世纪下半叶的法国社会,这是“一部巨型喜剧,幕数上百,宇宙是它的舞台,人、神、兽,一切都在其中扮演某个角色”。拉封丹敢于揭露封建王朝的黑暗腐败,狮王的暴虐虚伪,大臣的迎逢拍马,官吏的贪赃枉法和强暴荒淫,小民的无辜和受宰割,都得到了生动再现。在结构上,拉封丹力求将寓言写成压缩的剧本,有开场、发展、结局。对话写得活泼自然,显示出人物的个性,韵律千变万化,诗句自由而朗朗上口。他将寓言创作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国基督教史纲

中国基督教新教学者王治心著。1940年上海青年协会书局出版。把基督教在中国的历史分为4段: 唐朝景教、元朝也里可温教、明朝天主教及道光以降的更正教和天主教。本书试图说明,基督教教义同中国固有文化是相容的,基督教在中国历史上功大于过。这是中国人写的第一部中国基督教会史,但作者承认,离“备”与“信”尚有距离。

蕉廊脞录

《蕉廊脞录》为笔记。近代吴庆坻著。八卷。作者在世时尚未定稿,卒后由其长子吴士鉴整理 分类,由刘承幹校阅作序,为其刊行。刘序谓全 书分为八类,“曰国闻,曰里乘,曰忠义,曰经 籍,曰金石,曰书画,曰嘉言,而以杂记附焉”。“国闻”记同治以后政事。“里乘”记浙江人物遗 事与名胜古迹。“忠义”记明末遗民最多。“经 籍”、“金石”、“书画”记作者收藏或寓目之书籍 版本、金石文字、书画真迹。“嘉言”记清人家 训。内记“西泠十子”中丁澎轶事,记《清诗铎》 编者张应昌身世,记杭州诸诗社,记《王荆公诗 注》版本,记郝莲所选清人诗,记三多辑《柳营诗传》,均有文学史料价值。

明医指掌

综合类著作。明皇甫中撰,明王肯堂订补、邵从皋参校。十卷。甫中字云洲,仁和 (今浙江杭州) 人。三代业医,承其家学,博采众家之长,结合体会,仿吴恕《伤寒活人指掌图》体裁,用歌赋、论述相结合形式,约于天启二年 (1622) 撰成此书。卷一载病机赋、经络总抄、药性歌三篇。卷二至卷七为内科杂病。卷八为五官、外科病证。卷九妇人科。卷十为小儿科。每病证均分歌、论、脉三项先予总述。继之审因分类论治。理、法、方、药悉备,可供临床参考。有明万历七年(1579) 刘氏重刻本,清光绪间刊本,一九二二年广益书局石印本。

中国古代史

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专著。夏曾佑撰。1933年商务印书馆初版,1955年三联书店再版。夏曾佑(1863—1924),字穗卿,号碎佛、笔名别士,中国浙江杭州人。1890年中进士,任清礼部主事,1896年后与严复等人创办《国闻报》,宣传新学,鼓吹维新变法,1905年随载泽等出国考察。辛亥革命后,先后任北洋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北京图书馆馆长。本书原名《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由商务印书馆印行,1933年改用今名重印。全书分2篇4章170节,35万余字,文言文写成。叙述了自上古至隋统一间中国古代史。第1篇为上古史,分传疑时代与成化时代2章。传疑时代包括上古三代,先写世界之初,地之各州人之各种,中国种族之原,又写上古神话、炎、黄、少吴、尧、舜、禹、夏商、周。化成时代包括春秋战国,自东周之列王写至秦统一前。第2篇中古史,分极盛时代与中衰时代2章。极盛时代叙述秦汉历史,自秦始皇写至三国社会。中衰时代叙述魏晋南北朝历史,自魏晋之际写至隋之统一。该书的编撰首次突破了封建传统史学编撰方法,于编年、纪传、纪事本末三大体裁之外,运用章节体方式是作者首创。本书也是试用西方进化论指导总结中国历史的第一部著作。本书仅写至隋朝统一,尚不是一部完整的中国古代史,而且全书叙述以政治变迁尤其是帝王世系为重,不够系统、周密,理论观点也比较粗糙。

智证传

智证传,一卷,宋慧洪撰,觉慈编,真可序。原十卷,今合为一卷,附宝镜三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