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俦

虞俦
  • 姓名:虞俦
  • 别名:字寿老
  • 性别:
  • 朝代:南宋
  • 出生地:宁国(今属安徽)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虞俦,南宋文学家。生卒年月不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为人孤介不苟,隆兴元年,人太学,举进士。初为广德、吴兴二郡教官,历绩溪令,饮食服用,悉取于家,诸司上其治状。历知湖州、婺州。淳熙十六年,为太学博士,迁监察御史,排击权贵,朝廷肃然。绍熙元年,为国子监丞。二年,出为湖南提刑,改浙东提刑,兼知庆元府。三年,移知江州,丁太夫人忧。五年,起知湖州。庆元二年,改知婺州(《嘉泰吴兴志》卷一四),除淮南东路转运副使。三年,转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兼知平江府,改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四年,改知庐州。六年,为太常少卿。嘉泰元年,除中书舍人。二年,迁兵部侍郎。生平崇敬唐白居易,于家中建尊白堂。著有《尊白堂集》二十四卷,已佚。清四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六卷,其中诗四卷。杨万里称其诗“清警”,谓其有“经济之学,丽雅之文,孤介之节”(《答湖州虞察院寿老》)。其文衍裕雅重,根柢经术,词章纯厚。今存所草制诰,辞命温润,奏札议论详明,于当时积弊,言之尤切。诗如《除日狱空》、《春蚕行》及《劝农》、《祷雨》、《喜雨》诸篇,剀切慈祥,词意恳到,“所作韵语,类皆明白显畅,不事藻饰,其真朴之处,颇近居易,而粗率流易之处,亦颇近居易”(《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九)。《全宋词》第三册录其词二首。《全宋诗》卷二四六二至二四六五录其诗四卷。《全宋文》卷五七○八至五七一三收其文六卷。事迹见杨万里《太宜人郎氏墓志铭》(《诚斋集》卷第一三一)、《吴郡志》卷七、《嘉靖宁国县志》卷三、《隆庆仪真县志》卷四。

虞俦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孤鹤医案

孤鹤医案

不著撰者,成书年代未详。本书是临床各科的医案集,以病症名为主分为41类,每类有数则至二十余则案例,合计664例病案,其中有不少是复诊病案。以内科疾病为多,另有妇科、外科、五官科疾病及时症。作者不仅临床经验丰富,各种治法娴熟,而且医学理论的根基也非常扎实,理论与临症治验相互交融,故案中每每妙语迭出,精彩纷呈。现存稿本,藏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

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

《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元代著名道士陈致虚(字观吾)注。三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卷首有至元丙子年(1276)作者自序,概述《度人经》要旨。认为灵宝度人之道即金液归真,形神俱妙之道也。但世人只知念诵祈祷,而不知有还丹久视之道。故本书作者分别以「道用」、「世法」注解经文。所谓「道用」,即金丹内修之法,学道者「依之修行而登仙」。所谓「世法」,即诵经祈祝外修之法,世人「精勤诵念而求福」。自南北朝唐宋以来,《度人经》注家或主道用,或主世法。本书作者则兼采两派之说,主张「修行人道用和世法并行,以道用而隐世法,以世法而全道用,是为性命双修」。此种主张符合元代全真道内外双修功行两全的教义。

太极真人敷灵宝斋戒威仪诸经要诀

太极真人敷灵宝斋戒威仪诸经要诀

《灵宝中盟经目》第二十二种著录《太上洞玄灵宝敷斋威仪经》,为六朝灵宝经。本诀盖与之有关。陈国符《道藏源流考》认为本经或即东晋葛巢甫所造。述威仪。

阿弥陀经略解

阿弥陀经略解

阿弥陀经略解,一卷,明大佑述并序,弘道后序。 亦称《阿弥陀经略解》。佛典注疏。明大佑撰。是后秦鸠摩罗什译《阿弥陀经》的注释书。作者自序称,因感于“经文简约,佛旨玄微,持诵虽多,研详实寡”,故于前贤之著述,如宋代孤山、灵芝等诸师之疏记,以及唐译《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并余经论,略申援引,撰成《略解》一书,以方便初学者。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无准师范禅师语录

无准师范禅师语录

凡六卷。又作佛鉴禅师语录、佛鉴录、无准和尚语录、无准禅师语录。宋代僧无准师范撰,宗会、智折等编,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一册。卷一至卷二辑录清凉寺、普济寺、资圣寺等五会之语录;卷三至卷六辑录小参、法语、普说、拈古、偈颂、自赞、小佛事、祭佛鉴禅师文、入内引对升座语录(奏对录)、行状等、其门人中之兀庵普宁、无学祖元、日僧东福圆尔等,对日本之禅宗有极大之影响。

华严法界玄镜

华严法界玄镜

凡二卷。唐代澄观撰。又称华严法界观玄镜、法界玄镜、玄镜。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为华严宗初祖杜顺所撰华严法界观门之注释书。本书作于华严大疏之后。书名玄镜,系根据‘一镜摄九镜’之譬喻而来。内容系就杜顺所说之真空观、理事无碍观、周遍含容观等法界三观,而述说四法界,以明示法界之相有三,而总具四种之理。又主张十玄门系出自周遍含容观之十门等。宗密之注华严法界观门即承本书而作之简要注释,而华严法界观门之广为流布,可谓深受此二书之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