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俦

虞俦
  • 姓名:虞俦
  • 别名:字寿老
  • 性别:
  • 朝代:南宋
  • 出生地:宁国(今属安徽)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虞俦,南宋文学家。生卒年月不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为人孤介不苟,隆兴元年,人太学,举进士。初为广德、吴兴二郡教官,历绩溪令,饮食服用,悉取于家,诸司上其治状。历知湖州、婺州。淳熙十六年,为太学博士,迁监察御史,排击权贵,朝廷肃然。绍熙元年,为国子监丞。二年,出为湖南提刑,改浙东提刑,兼知庆元府。三年,移知江州,丁太夫人忧。五年,起知湖州。庆元二年,改知婺州(《嘉泰吴兴志》卷一四),除淮南东路转运副使。三年,转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兼知平江府,改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四年,改知庐州。六年,为太常少卿。嘉泰元年,除中书舍人。二年,迁兵部侍郎。生平崇敬唐白居易,于家中建尊白堂。著有《尊白堂集》二十四卷,已佚。清四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六卷,其中诗四卷。杨万里称其诗“清警”,谓其有“经济之学,丽雅之文,孤介之节”(《答湖州虞察院寿老》)。其文衍裕雅重,根柢经术,词章纯厚。今存所草制诰,辞命温润,奏札议论详明,于当时积弊,言之尤切。诗如《除日狱空》、《春蚕行》及《劝农》、《祷雨》、《喜雨》诸篇,剀切慈祥,词意恳到,“所作韵语,类皆明白显畅,不事藻饰,其真朴之处,颇近居易,而粗率流易之处,亦颇近居易”(《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九)。《全宋词》第三册录其词二首。《全宋诗》卷二四六二至二四六五录其诗四卷。《全宋文》卷五七○八至五七一三收其文六卷。事迹见杨万里《太宜人郎氏墓志铭》(《诚斋集》卷第一三一)、《吴郡志》卷七、《嘉靖宁国县志》卷三、《隆庆仪真县志》卷四。

虞俦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北行日录

北行日录

游记。宋楼钥(1137—1213)撰。二卷。钥字大防,号攻媿主人,浙江鄞县人。隆兴进士,官至参知政事,撰有《攻媿集》。是书记其乾道五年(1169)十月以随员身份使金,自浙江出发,经安徽、河南、河北到达燕京(今北京)。次年正月从原路返浙之事,约一万五千字。对于路经重要山川形势考其源流;州、县、寺观、古迹、驿站、桥梁考其建置沿革。对于金统治地区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也时有记录。有《知不足斋丛书》本。

凤凰台记事

凤凰台记事

笔记。明马生龙撰。一卷。作者原署三湘(湘潭、湘阴湘乡)人,仕履不详。凤凰台故址在今南京市南,集中记洪武初年朱元璋于金陵建都筑城及其微行巡察诸传说,颇有“凤去台空江自流”之叹,故以名书。内容约可分三部分。开首诸条写金陵王气,明之建国,于六朝旧城基础上,周围百里内立十三门,外城因山控江一百八十里内建十六门及筑城用石灰秫粥锢其外,”外筑土城, 自宫中挖阴沟通土城之外,以为金汤之固,而又能预防不测之大略;其次,暴露出朱元璋的无比残暴:他微行巡察,发现修城人杂泥土于石灰黏粥中抹石墙时,“即筑筑者(修城人)于垣中”等,都充分暴露封建社会统治阶级“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反动本质,与正史所载,相去甚远。故此编可补史阙。有《稗乘》本。

三极至命筌蹄

三极至命筌蹄

三极至命筌蹄,南宋王庆升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众术类。此书系内丹杂着,内容可分为图释、论说、颂赞歌诀三部分。首列图像,有奇耦、无极、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皇极、混元三宗、九宫用中、十干纳甲等十七幅图。每图后附七律一首以为注释,大抵运用卦象易理以论述内丹性命之道。其次为〈五车三乘〉、〈三要总叙〉、〈三关总叙〉、〈九鼎总叙〉等论文。论释三乘五车、三要、三关、九鼎等内丹术语。最后为赞颂歌诀,有《述赞纯阳真人霜天晓角》、《阴符破迷赞》、《古仙真诀集句》、《修真六用》、《五空颂》、《修丹十戒》等十余篇。作者自称其丹诀得自白玉蟾门人桃源子,然所叙丹法实自成一家。

解脱纪行录

解脱纪行录

金科豫撰,一卷,志存记录,附录(行吟杂录)一卷。

孔雀经真言等梵本

孔雀经真言等梵本

孔雀经真言等梵本,三卷,梵字,汉文标题,日本本初密门题记,亮瑞题记,编号九八三B。至元作唐梵相对孔雀经。

卓峰珏禅师语录

卓峰珏禅师语录

一卷,清性珏說,宗位編(丁目作客慧錄),超原序,藍理序,有塔銘。南嶽下第三十一世,嗣衡山炳。附永絃法師語錄(三頁),依駒本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