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宾虹

黄宾虹
  • 姓名:黄宾虹
  • 别名:名质,字朴存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浙江省金华县
  • 出生日期:1865年1月27日
  • 逝世日期:1955年3月25日
  • 民族族群:

黄宾虹(1865年1月27日—1955年3月25日),杰出国画艺术大师,书法家,美术教育家,美术史家,国画理论家,教授,名质,字朴存,亦作朴人、朴丞、朴岑、劈琴,又字予向,自题滨虹散人、虹若、虹庐、虹叟、黄山山人,中年更号宾虹。原籍安徽省歙县西乡潭渡村,生于浙江省金华县。父好吟咏,善书画。五岁延师读书,老师亦能弹琴绘画,受师长影响,热爱丹青,六岁临摹名画。十一岁仿《飞鸿堂印谱》等学篆刻。十三岁回原籍应童子试,名列前茅。并于歙县临摹董其昌、查士标诸家真迹。十六岁肄业于金华丽正书院。一八八六年补廪贡生,去扬州,在两淮盐运使署任录事,饱览古代书画,并从郑珊学山水,从陈崇光学花鸟。同时受康、梁变法维新思想影响,关心国事。后因不满官界黑暗,毅然辞职还乡。一八九五年夏在上海结识谭嗣同,订文字交。谭被杀后,一八九九年春为人控告,秘密由沪出走河南开封。同年冬潜回歙县。一九○六年在歙县新安中学堂教国文。与人共同组织黄社(纪念黄宗羲),立意反清。一九○七年再度为人告密,受清政府通缉,遂化装逃亡上海。在沪居住三十年。曾在神州国光社、商务印书馆、有正书局、《上海时报》等处工作,有机会观赏了不少古今名画。参加编印了《神州国光集》、《神州大观》、《历代名家书画集》、《中国名画集》等。主编过《艺观》双月刊,兼任过《国画月刊》编辑。曾任暨南大学中国画研究会导师,昌明艺术专科学校、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教授,中国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后又任教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一九三七年全家迁北平。不久七·七事变爆发,急欲南返而不得。一九四○年伪文物研究会荐举他为美术馆馆长,拒绝不受。哀伤祖国河山沦丧,曾作《禾离图》、《黄河冰封图》抒怀。一九四六年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教授。一九四八年应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之聘南下。一九四九年解放后,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教授,出席了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当选为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华东分会副主席。九十寿辰时,华东行政委员会颁发荣誉奖状,称之为“中国人民优秀的画家”。一生周游中国名山大川,重视写生,画稿万余幅,有《黄山纪游册》、《浙东纪游诗画册》、《浙赣纪游册》、《蜀游画册》、《黄海松涛十二图》、《桂林山水册》、《武夷山水稿》等。五十岁前着意研习传统,临摹前人。五十岁后,取精用宏,陶冶宋、元人的画法,变挺劲秀丽而为浑朴苍劲。七十岁左右,山水画作品已达外师造化,神领意会,变异合理而来去自然的境界。有《北碚纪游》、《秋云堆里出云岗》、《霜容点碧岚》等。七十岁后形成独特风格,作品兴会淋漓,浑厚华兹。尤精墨法,有时于浓、焦墨中兼施重彩,并以“明一而现千万”的表现手法,再现山川神貌。作品有《阳朔初雾》、《黄山松谷图》、《富春江上游图》、《夏山图》、《西泠晓烟》等。亦善花卉鱼虫,遗貌取神,奇倔有致,有画《荷花草虫》等。善作诗,有《黄宾虹诗草》印行。论画诗更具特色。精于篆书、行楷,书法沉着、圆浑、质朴而秀逸。篆刻亦佳,广搜秦汉古印,对古印奇字,多作考证释难,编有《滨虹草堂藏印》(四集)行世。又精于鉴赏,于画论画史多有研究,见解精辟。著作有《古画微》、《黄山画家源流考》、《画学通论》、《滨虹羼抹》、《匋钵合证》、《画史编年表》、《虹庐画谈》以及辑本《黄宾虹画语录》等书,并与邓实合编有《美术丛书》。论文随笔要者有《中国山水画今昔之变迁》、《宾虹论画》、《鉴古名画论》、《画法要旨》、《黄山画苑略》、《虹庐杂记》、《庚辰降生之书画家》、《梁元帝松石格诠解》、《龙凤印谈》、《画学篇》、《古文奇字考》、《中国画学史大纲》、《九十杂述》等。

黄宾虹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黑夜天使

黑夜天使

黑色悬念小说代表作。一名男子因谋杀情妇被判处死刑,然而,妻子却相信他是无辜的。随着死刑期渐渐临近,她开始了为丈夫洗净嫌疑的行动。凭着手头掌握的一些微不足道的证据,她闯进了应招女郎和流氓地痞的黑暗世界,经历了一个个生死考验,最后成功地找出了真正的杀人凶手。

见素集

见素集

诗文别集。明林俊(号见素)著。 四十七卷。其集原为诗集十四卷、文集三十五 卷,版毁于嘉靖四十一年(1562),其孙林及祖 于万历时重刊,统成本集,有文集二十八卷,续 集十二卷,奏议七卷。文集卷首有正德元年 (1506)张翊等序,二十八卷均为各体文。续集 前有嘉靖十五年王凤灵等序,卷一至卷五为 诗,卷六至卷一二为文。后有附录二卷,收录生 平家世文献。并有万历十三年(1585)林及祖 跋。文集与续集中之文正好三十五卷,而诗只 五卷,已不符十四卷之数。其诗集十四卷,今存 有明正德十四年原刊本。有万历十三年林及祖 南京刊本,《四库全书》即据以收入。

金匮要略浅注补正

金匮要略浅注补正

金匮类著作。清陈念祖集注,唐宗海补正。九卷。宗海有 《中西医汇通·医经精义》 已著录。此书为五种之一。唐氏认为,陈修园 《金匮要略浅注》一书,虽能集众之长,但尚有缺误,遂加以补充订正,于光绪十九年(1893) 辑成是书。卷一为脏腑经络先后病、痉湿暍病脉证,卷二为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疟疾、中风历节病脉证,卷三血痹虚劳证治、肺痿、肺痈、咳嗽上气脉证,卷四奔豚气、胸痹、心痛短气脉证及腹满寒疝宿食脉证,卷五为五脏风寒积聚、痰饮咳嗽、消渴小便不利淋,卷六为水气病脉证,卷七为黄疸证治、惊悸吐血胸满瘀血脉证,卷八为呕吐哕下利、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及趺蹶手指臂肿转筋狐疝蚘虫脉证,卷九为妇人妊娠、妇人产后、妇人杂病脉证。试图以 《内经》等中医理论结合西医学说诠释《金匮要略》。有光绪二十年上海顺成书店石印本、光绪三十四年(1908) 千顷堂书局石印本,一九五五年锦章书局铅印本。

太上说青玄雷令法行因地妙经

太上说青玄雷令法行因地妙经

太上说青玄雷令法行因地妙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宋元。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经言雷神温元帅之功德与神威。经文称:温元帅为上天丙丁之精、火帝之神。汉代化身降世,为翊灵将军。该神赤发青面,金甲红袍,掌握风雷,助法救民。唐天宝元年,温元帅奉太上老君之命,持符率领雷兵岳卒平定灾疫,剪除邪妖,保境安民。又称温元帅秘传「号令灵符五岳总印」于世,名曰「青玄地雷」诵奉此经,即可消灾祛病,使生民安泰。经中有颂、咒各一首。

养生导引法

养生导引法

撰者不详,校刊者胡文焕。明万历壬辰年(1592)钱塘虎林胡氏文会堂刻本。胡文焕,字德文,号全庵, 自号抱琴居士,明钱塘(今杭州)人。其对医学、养生颇有研究,著有《素问灵枢心得》、《类修要诀》、《香奁润色》、 《养生食忌》、《应急良方》等。《养生导引法》为导引专著,采用医家导引法体例编辑,全书列病症二十七门。其中二十五门导引法主要选录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养生导引方,另二门选自道家著作《云笈七签》等。全书精选了简易、有效的各种防病治病、强身养老的导引方法近120种,按因人、因病而选用的辨证施功传统,对同一病症,列出多种导引方法。由于它较全面、系统地辑收和整理了明以前各家有代表性的导引方法,保存了一些珍贵的导引法文献,因此具有较高的学术和实用价值。1986年,此书由中医古籍出版社串解出版。

庄子内篇注

庄子内篇注

解析《庄子·内篇》的著作。清光绪十四年(1888)金陵刻经处刻本,4卷。明释德清注。各篇篇首有题解,然后分段释义,句下出注。题解及各段释义均深入细致,时有新意。《逍遥游》题解云:“此便是立言之宗本也。逍遥者,广大自在之意,即如佛经无碍解脱。”释德清是明末四大名僧之一,学通内外,主张三教一理,三圣同体,调和儒、佛、道思想,故往往以佛理注《庄子》。《序言》称:“全书三十三篇,只内七篇已尽其意。”将《内篇》视为《庄子》一书的主体,故注解限于七篇而已。《序言》又云:“《庄子》一书,乃《老子》之注疏。”虽间有援《庄》入佛处,但大体本于《老子》。大旨继承林希逸之说,且有进一步发明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