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有晫

- 姓名:黎有晫
- 别名:
- 性别:男
- 国籍:越南
- 出生地:河静省香山县山广社
- 出生日期:1720年12月11日
- 逝世日期:1791年
- 民族族群:
黎有晫(又作黎有卓,1720年12月11日-1791年)号为海上懒翁,乃是18世纪越南后黎朝的名医,其著作《海上医宗心领》因内容丰富,对越南医学造成很大的影响。
1720年12月11日黎有晫出生于母亲的故乡义安城德广府香山县静燕社(今河静省香山县山广社),原名有诊,别名有薫,俗名招七。26岁前都在父亲的故乡海阳省尚香府阳豪县寮舍村(今兴安省 (越南)安美县黄有南社)居住,祖父黎有名乃黎玄宗景治8年(1670年)进士,官拜宪察使;父亲黎有谋亦为进士,而黎有晫为第七子。后来才搬回母亲的故里,以医为业。
幼年时随父亲赴京师河内市求学,20岁时因父亲逝世而中断学业,返回故里。彼时越南因郑阮纷争连年征战,加上旱灾、饑荒等灾害,黎有晫转向精通天文学及兵法、高龄80岁的武先生学习阴阳之学。后来他入伍从军,体认到战争扰民生息,复因五兄过世,遂返回母亲故乡香山县。
回乡后因烦恼袭扰而身体衰弱,放弃科举接受医者陈独之治疗,月余便痊愈。养病期间熟读冯兆张所撰之《冯氏锦囊秘录》,对医学阴阳论产生兴趣,并继承陈独之医术。景兴17年(1756年)为寻求医术高人而进京,却无法如愿。于是再返香山县,一边行医一边读书自学逾10年,终于在景兴30年(1770年)完成《海上医宗心领》一书,全书共66卷。
黎有晫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医中一得
温病类著作。1卷。清·顾仪卿撰于1863年。此书为作者诊疗瘅疟、产后房劳与蓐劳之心得记录,附载与友人商榷瘅疟证之证治。谓瘅疟乃因暑热侵犯肺、胃、脾所致,临床上每见暑热夹湿之症,缠绵难愈。此书收入《三三医书》中。
白羽黑翮灵飞玉符
《白羽黑翮灵飞玉符》,原名《白羽黑翮飞行羽经》。早期上清派经典之一,约出于东晋南朝。《真诰》卷五称:「仙道有白羽黑翮以翔八方」;《上清大洞真经目》着录:「上清白羽黑翮飞行羽经一卷」,皆指此书。《正统道藏》本一卷,收入洞真部神符类,经文称元始天尊垂降,乘白鸾之车,有黑翮之凤口衔《飞行羽经》授予太真丈人等神君,故此经名曰「白羽黑翮」,经文言「登空之道,隐化之章」内载《灵飞玉符》五枚,分别为上灵飞符、下灵飞符、左灵飞符、右灵飞符、太灵飞符。据称修行者依法书写佩带此符七年或九年,则可乘空飞行。
华盖山浮丘王郭三真君事实
卷1、2题沈庭瑞述。沈,五代至北宋初人。卷3题“道士章元枢编《华盖山事实》”。章,北宋真宗至南宋高宗时人或稍迟。卷5、6有南宋时事。南宋刘祥、王克明集黄弥坚等二本所长列为14卷。明初江碧澄较其残缺,重刊。述三君传、灵异及华盖山峰岩宫观人物传说。
日本书纪
亦称《日本纪》。是现存日本最早的官修国史,为日本神道教重要经典之一,元正天皇(715-724年在位)舍人亲王太安麻吕(安厅侣)等人编撰,成书于公元720年(养老4年)。以历代官修史书为基础,参照中国典籍和朝鲜史籍,效仿中国史书体例编纂而成,正规汉文编年体记述。全书共30卷,另有“图系”一卷,已佚。1卷和2卷为神代卷,以日本古代神话传说为蓝本,虚构出世界创成,国土神生,天孙(天皇——作者注)降临的神代史,伪造出神皇谱系,借以确立天皇统治的神威。第3卷到第30卷记叙了从神武天皇到持统天皇(645-702年)的历史,其中大化革新以后到持统天皇的历史基本上以史实为据,可算正史,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该书的哲学思想主要见于“神代卷”中有关世界创生的神话之中。其哲学自然观受中国古代文献《淮南子》、《三王历纪》、《礼记》等影响颇大,认为“古天地未剖,阴阳不分,混沌如鸡子,溟滓而含芽,及其清阳薄靡而为天,重浊者淹滞而为地”。其中包含了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和“宇宙有限论”的观点。17世纪后,日本兴起的国学学者把考据和研究该书作为论证复古神道的重要方面,尤其“神代卷”是日本神道教重要的理论依据。
东溟奏稿
四卷,姚莹撰。当清道光十八年莅台湾道任,张丙事变余波未靖;二十年,中英战起,海疆戒严。莹与台湾镇达洪阿内外兼筹,颇费经营。二十一年八月,英船犯鸡笼,经予击退;翌年正月,又侵大安港,计破其船:先后获英兵一百八十余人。迨江宁约定,英使讦控台湾镇、道妄杀遭难民兵及遭主款者与福建失守文武之忌,构陷成狱,与达洪阿同被逮京问拟。「东溟奏稿」,即在台湾道时会同达洪阿所为,几以办理「夷务」为中心(按台湾道始于乾隆五十三年福康安奏请台道加按察使衔,得专折奏事)。卷一,有「筹剿三路匪徒奏」等五件;卷二,有「会商台湾夷务奏」等十一件;卷三,有「遵旨筹备覆奏」等六件;卷四,有「谢赏恩奏」等十一件。姚氏另有「中复堂选集」,见第八三种篇。
四谛论
梵Catuh!satya -nirdes/a 。凡四卷,婆薮跋摩(梵Vasuvarman )造。陈·真谛(499~569)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如书名所示,本论系阐释苦集灭道四圣谛之作。全书共分六品:思择品、略说品、分别苦谛品、思量集谛品、分别灭谛品、分别道谛品。前二品说明四谛之总体,后四品为个别之细释。又据历代三宝纪卷十载,真谛三藏尚撰有四谛论疏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