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

列宁
  • 姓名:列宁
  • 别名:
  • 性别:
  • 国籍:俄罗斯
  • 出生地:辛比尔斯克
  • 出生日期:1870年4月22日
  • 逝世日期:1924年1月21日
  • 民族族群: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1870年4月22日—1924年1月21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事业和学说的继承者,无产阶级的导师和领袖。原姓乌里扬诺夫,生于俄国辛比尔斯克(今乌里扬诺夫斯克)。父亲是省国民教育视察员。1887年中学毕业后,进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不久即因积极参加学生运动而被捕、流放。1888年回喀山,开始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并加入了马克思主义小组。1889年秋迁居萨马拉(今古比雪夫),组织了当地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小组。1893年8月到彼得堡,开始为在俄国建立马克恩主义政党而进行大量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成为当地马克思主义者公认的领导者。1894年写了《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一书,批判了民粹派的理论观点和政治纲领,论证了工人阶级的作用,提出了建立工人政党的任务和工农联盟的思想。


1895年秋,列宁把彼得堡所有马克思主义工人小组统一起来,组成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在俄国第 一次实现了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结合,出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萌芽。同年12月又被捕入狱。1897年2月被流放到西伯利亚东部。在监狱和流放地,继续领导“协会”开展革命活动,同时从事写作。1899年写成《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针对民粹派的谬论,阐明了俄国革命的不可避免性,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市场、再生产和危机的理论。此外,还写了许多书信、传单、论文,总结工人阶级斗争经验,制定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策略。1900年初流放期满,7月出国侨居,12月在国外直接领导出版了马克思主义者第一张全俄政治报纸《火星报》,为在俄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作好思想上,组织上的准备。同年12月写了《中国的战争》揭露和谴责沙皇俄国侵略中国,镇压义和团运动,屠杀中国人民的血腥罪行。1901—1902年写成《从何着手?》和《怎么办?》,提出通过创办全俄政治报纸来建立马克思政党的具体计划,批判了国际主义的俄国变种一经济主义,阐明了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觉悟的伟大意义。1901年2月,在《曙光》杂志上撰文时,第一次使用“列宁”的笔名。1903年,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战胜了经济派等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份子,使大会通过了以争取无产阶级专政为基本任务的党纲。选举党的中央机构时,拥护列宁的多数派成为布尔什维克,拥护马尔托夫的少数派成为孟什维克,1904年,写了《进一步,退两步》,揭露了孟会维克在组织问题上的机会主义,制定了布尔什维克党的组织原则。12月,在日内瓦创办布尔什维克报纸《前进报》。1905年俄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写了《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创立了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论证了人民武装起义是革命的最重要的手段。同年11月,回到彼得堡领导革命斗争和准备武装起义。


在斯托雷平反动年代,列宁于1908年写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对党内知识分子同路人打着“修正”马克思主义的旗帜,配合资产阶级在思想理论战线上发起的进攻给予了有力的回击。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发展了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坚持了哲学的党性原则。


1912年1月,列宁领导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六次全国代表会议在布拉格举行,布拉格代表会议,把孟什维克取消派清除出党,坚定地巩固布尔什维克党在组织上的独立性,使布尔什维克党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的政党。


915年8月写成《论欧洲联帮口号》,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一个国家内获胜的理论。1916年写成《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主阶段》,第一次全面分析了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和矛盾,指出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已已开始。1916年1月写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自决权》等文章,指出帝国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应当全力支持殖民地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1917年4月,从瑞士回到彼得格勒,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了从资产阶级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方针,宣布了“一切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同月,领导了在彼得格勒召开的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在这次会议上指出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7月,因受临时政府迫害而转入地下。8—9月,写成《国家与革命》,指出无产阶级必须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并创造自己的国家机器。10月,秘密回到彼得格勒,直接领导了武装起义。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获得了胜利。次日,列宁在全俄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上宣布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并为造为为第一届人民委员会(即苏维埃政府)主席。之后领导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为巩固苏维埃政权而进行一系列艰巨的工作,领导苏联人民镇压了已被推翻的地主资产阶级的疯狂反抗,亲自提出和撰写了苏维埃政权的各项基本法令,领导建立了苏维埃国家的政权机构,实行银行、铁路和大工业的国有化,组织社会主义经济。1918年3月缔结了《布列斯特和约》,退也帝国主义战争。4月,发表《苏维埃政权当前的任务》,制定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纲领。7月,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开始,提出“一切为了前线!”的口号。8月,遭社会革命党的反革命分子暗算,受重伤。于1918年11月写成《无产阶级革命和判徒考茨基》,论述了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时期中的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揭露了以考茨基为代表的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背叛。1919年1月呼吁创建第三国际,3月,在共产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上作了报告。在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明了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深刻地论述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的思想。1920年春写成《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在策略问题上的一系列重要原理,着重批判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倾思潮。12月,在第八届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提出“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的著名公式。1921年3月,在党的第十次代表大会上提出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等措施,建设实行新经济政策。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一文中,强调党在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整个历史时期中都应考虑个人利益的原则,舍此就无法建成共产主义。1922年底、健康状况恶化,在病中口述了《论合作制》、《论我国革命》等重要著作,发展了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


1924年1月21日因病在莫斯科与世长辞。


列宁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劳动人民、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列宁一生坚持和捍卫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说、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无产阶级政党的学说在俄国坚定不移地进行了实践,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他同企图纂改马克思主义的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份子进行无情的斗争,同时,他一贯强调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他结合当时的实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创立了列宁主义。

猜你喜欢的书

谐铎

谐铎

文言小说集。 清沈起凤(1741—1805前后)撰,参见附录小传。全书十二卷一百二十二篇,约在乾隆四十五至五十五年(1780—1790)这十年间陆续写成。乾隆五十五年由其门生胡文水出资付刻。又有《续谐铎》,今残存不到十篇。作者痛感社会的黑暗,人世的险恶,在《谐铎》中锋芒毕露的是强烈的现实批判性、警策性,如《棺中鬼手》篇,对贪官污吏进行了嘲讽;《桃夭村》篇,揭露了当时社会贿赂公行、是非颠倒的现象;《村姬毒舌》篇,讥弄了新科状元以财势诱人的丑态。每篇故事,非神即鬼,非精即怪,作者借题发挥,对于社会病态的解剖,人情世态的揭露,寓庄于谐,言简意深,颇具功力。再加上故事短小精焊,文字简练生动,大量运用夸张、对比、不协调、故意出错、轻重倒置、谐音等俳谐手法,写出了一篇篇以谐入铎、寓庄于谐的作品,使本书在当时社会就得以广泛流传。《青灯轩快谭》评说:“《谐译》一书,《聊斋》以外,罕有匹者。”

太极左仙公说神符经

太极左仙公说神符经

太极左仙公说神符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应为唐宋时道士所造。南宋《秘目》及《通志‧艺文略》均着录此书一卷。今本收入《正统道藏》太平部。经文乃太极左仙公葛玄在华阳洞天为道士郑思远说长生神符之法。此神符即金丹(外丹),游于金木之间,合五行之理,水火之性。以炉鼎炼制,化砂为金,化金为宝,服之可以延寿增福。经文略述安炉立鼎,加水炼制之法,但文字颇隐晦。文中插入注解,亦不署注者姓名。

道书一贯真机易简录

道书一贯真机易简录

内丹学著作。清代傅金铨撰,十二卷。卷一有自序、发凡、总论,及三关、天心、玄牝、神室、大衍图五幅。卷二论法财侣地,卷三论鼎炉符火,卷四为明理习静,卷五为炼己筑基,卷六为知时采药,卷七为还丹温养,卷八为脱胎乳哺,卷九为应世立功,卷十为天元归极,卷十一、十二为女金丹。每章广征博引,阐幽抉微,将历代圣真自黄、老、钟、吕与南五祖、北七真以下数百名丹家要语,分门别类,显而出之。

审定风雅遗音

审定风雅遗音

二卷。清史荣(生卒年不详)撰,清纪昀 (1724—1805)审定。荣一名阙文,字汉桓,又字雪汀,自号雪汀老人。鄞县 (今浙江宁波市)人。诸生。工诗,善书法。喜读注疏,精于小学。治学不阿附前人之说。著有《风雅遗音》、《李长吉诗注》等书。此书据孙鉴著《诗传补遗后续》定《朱子集传》原本有音未备,其音多后人妄加,故据集传与音互相考证,细加分辨,分为十五类:集传用旧训义而无音、集传有异义而不别为之音、音与传义相背、古今未有之音、声误、韵误、音误、误音为叶、误叶为音、四声误读、泛去四声之误、邶风注与某同之误、补音、叶音缺误及叶音志略。又附有经文误字、经文疑义、京本音切考异、释文叶韵纪原、吴棫韵补考异、集传相沿之讹、俗书相沿之讹、集传偶考、俗音订误,共计二十四类。其中,音与传义背,用旧训义而无音、集传有异义而不别为之音三类,辨论精审;误音、误叶、补音、俗音订误四类,亦多可取。其他则或分目太繁,或吹毛求疵,令人颇有眼花缭乱、未为平允之感。尤其于古音知之甚少,谬误颇多。且自为考异,以为舛误处,则动辄谩骂,既不客观,亦不冷静,非为治学之道。此书经纪昀审定。有畿辅丛书本、乾隆二十五年 (1760) 刊本、光绪五年 (1879)谦德堂刊本。

行事钞中分门图录

行事钞中分门图录

《行事钞中分门图录》,唐道宣着,一卷。是道宣为其《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所作的科分。从图录的内容来看,其中的科分与道宣的《行事钞》原文某些地方略有不同。所以,本文对研究道宣、对阅读和理解道宣的《行事钞》,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献未为我国历代经录所载,亦未为历代大藏经所收。现於北图敦煌遗书中发现一号,编号为北新722号。录文时以此号为底本,无校本。但文中所引之《行事钞》原文,则依据《大正藏》本《行事钞》进行了核对。为了保持文献原貌,引文与《行事钞》不一致者,校对时一般不作校正。但文字明显错误时,则予以改正。录文中天干序号为整理者所加。

摩醯首羅天法要

摩醯首羅天法要

摩酰首罗天法要,一卷,失译,佚名题记,一二七九。